龍元麗 王 娟 楊宇明 黃啟貴 孫茂盛
(1 西南林業(yè)大學 昆明 650224;2 云南省林業(yè)和草原科學院 昆明 650000;3 昭通市林業(yè)和草原局 云南昭通 657000 )
竹子是植物界中的一個特殊類群,種類多,分布廣,生長快,產量高,更新能力強,用途十分廣泛,是竹產區(qū)重要的生活和生產的原材料,在世界森林資源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全世界有竹類植物88余屬,1 642種,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少數竹類分布在溫帶和山地寒溫帶。放眼全球,中國竹類資源最為豐富,有竹類植物39屬,837種,據最新森林資源調查數據,我國現有竹林面積641.16萬hm2,并且逐年仍以較快速度增長。
云南竹子種類有39屬,380余種,其生態(tài)類型與生活型極為多樣化,從熱帶的大型叢生竹、亞熱帶散生竹到中小型的高山寒溫性混生竹均有分布,是世界上竹類植物種類最多、類型最齊全、地理成分最復雜、多樣性最豐富、天然竹林分布最廣的地區(qū)[1]。2003年世界首例竹類化石在云南龍陵發(fā)現,證實了云南是世界竹類植物的起源地和現代分布中心之一。
昭通市地處云、貴、川三省結合部,由于地處四川盆地邊緣,是四川盆地向云貴高原的抬升部位的過渡地帶,受“三江四河”(金沙江、牛欄江、白水江、關河、洛澤河、赤水河、南廣河)的切割,境內形成山高谷深的“V”形地貌,區(qū)內海拔267~4 041.4 m[2]。昭通境內四季差異較小,但在不同的海拔上氣候有著較大的差異,海拔從高到低有高原氣候、溫帶氣候、亞熱帶氣候之分;在同一海拔上,昭通南部溫度比北部高,濕度比北部低。由于受昆明準靜止峰的影響,在昭通形成了以永善縣黃華至彝良縣龍街,途經昭陽區(qū)靖安鄉(xiāng)凌子口的一條南北氣候干濕線,干濕潤線以南氣候干燥少雨,干濕季明顯;干濕線以北空氣潮濕,秋冬陰濕多雨;該地區(qū)年平均氣溫12.6 ℃,極端最低氣溫-13.3 ℃,極端最高氣溫33.5 ℃,年平均降雨量660~1 230 mm。由于該地區(qū)地形復雜,立體氣候明顯,形成了復雜的生物多樣性,竹類資源在昭通分布較廣,竹種資源最為豐富[3]。本文對昭通地區(qū)迄今為止發(fā)現及引種的竹類植物資源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記述,在此基礎上對其開發(fā)利用提出建設性意見,以期為昭通市竹產業(yè)發(fā)展提供理論支撐與參考。
竹類植物是昭通北部比較優(yōu)勢突出的生物資源。昭通市位于中國竹子分布的混合竹林帶區(qū),復雜的地形地貌、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及多樣的土壤類型,孕育了豐富的竹類資源。昭通市自然分布的竹類15屬78種,竹屬數占世界的17%,占全國和云南的38.5%;竹種數分別占世界的4.4%、全國的8.6%和云南的19%,是我國西南地區(qū)竹類植物富集區(qū)之一。截至2018年底,全市竹林總面積17.19萬hm2,占全國竹林面積的0.28%,占云南省竹林面積的21.4%,是全國竹資源富集區(qū)和云南竹資源最富集地區(qū)之一[1]。
在昭通市竹林資源中,人工竹林6.41萬hm2,占總竹林面積的37.28%;天然竹林9.48萬hm2,占55.16%;四旁竹1.30萬hm2,占7.57%。昭通北部8縣的竹林面積大小依次為:鹽津縣、彝良縣、大關縣、綏江縣、永善縣、鎮(zhèn)雄縣、威信縣、水富市。各縣(市)的竹林面積見表1。
竹類植物在昭通市的垂直分布范圍為海拔267~3 500 m,水平分布遍及全區(qū)11個縣(市、區(qū)),但主要以北部的8縣(市)為主,構成了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昭通市大面積分布著天然筇竹、毛竹、方竹、箭竹、玉山竹、水竹林等天然竹林,以及人工栽培的料慈竹、慈竹、硬頭黃竹、撐綠竹等。昭通不僅擁有硬頭黃竹、撐綠竹、慈竹、料慈竹、大葉慈、毛竹、水竹等優(yōu)質材用竹;還分布著被譽為“筍中之冠”“筍中珍品”的筇竹資源,該地區(qū)是世界筇竹天然分布面積最大、最集中的地區(qū);同時還是“竹類之冠”“筍中之王”的筍用竹金佛山方竹自然分布的中心地帶。彝良海子坪毛竹林是我國現存面積最大的天然毛竹林;水竹是著名的“舒城貢席”的原料、優(yōu)良的筍材兩用竹種。
從竹種結構和形態(tài)上看,昭通市常見的散生竹有毛竹、水竹、斑竹、金竹等;大中型叢生竹有慈竹、梁山慈竹、料慈竹、硬頭黃竹、麻竹和撐綠竹等;混生竹有筇竹、方竹、箭竹、玉山竹、箬竹和苦竹。混生竹主要分布于北部中山地帶與河谷兩側,分布海拔高度為:水竹為1 100~1 700 m,筇竹為1 250~2 600 m,方竹為1100~3 100 m;叢生竹一般分布與海拔1 600 m以下的河谷地帶。
散生竹中的毛竹和大中型叢生竹中的慈竹、硬頭黃和撐綠竹為昭通市的主要用材竹種,面積為1.89萬hm2,占昭通市竹林總面積的13.72%,蓄積量為199.80萬t,占主要竹種蓄積量的51.68%;筍用竹筇竹、方竹林面積為11.87萬hm2,占主要竹種總面積的86.28%,蓄積量為186.85萬t,占主要竹種蓄積量的48.04%。在主要竹種中,筇竹林面積最大,為6.24萬hm2,占45.39%;其次為方竹林,面積為5.62萬hm2,占40.89%(表2)。因此,在昭通市發(fā)展以筇竹、方竹等混生竹為主的筍用竹和慈竹、硬頭黃等大中型叢生竹的材用竹有良好的資源優(yōu)勢和基礎。
表2 主要竹種及其資源量
昭通市主要竹種竹林面積13.75萬hm2,蓄積量386.65萬t。昭通北部8縣的主要竹種竹林面積和蓄積量大小依次為:鹽津縣、彝良縣、永善縣、大關縣、鎮(zhèn)雄縣、威信縣、綏江縣(表3)。
表3 北部8縣主要竹種竹林面積及蓄積量
全市共有竹類植物l5屬78種,是我國西南地區(qū)竹類植物富集區(qū)之一。該地區(qū)大面積分布著筇竹、毛竹、方竹、箭竹、玉山竹、水竹等天然竹林,以及人工栽培的料慈竹、慈竹、大葉慈、硬頭黃竹、撐緑竹等。昭通市竹種名錄[4-7]見表4。
表4 昭通市竹種名錄
表4(續(xù))
表4(續(xù))
在綜合分析昭通市竹類植物資源優(yōu)勢與特點的基礎上,對竹資源開發(fā)利用提出如下建議[8]。
依據全市竹類資源分布情況,以筍竹產品結構為基礎,區(qū)域經濟特征、交通運輸條件為導向,將昭通市竹資源開發(fā)分為竹筍主產區(qū)、竹材主產區(qū)與綜合利用區(qū)。竹筍產區(qū)主要以大關縣、彝良縣與永善縣為中心,這一區(qū)域筇竹、方竹、水竹等筍用竹資源十分豐富,筇竹筍、方竹筍產量居全市首位。綏江縣、鹽津縣與水富市因其江邊河谷特殊的地理位置,海拔較低,熱量資源豐富,適于麻竹、毛竹、硬頭黃竹、撐綠竹等大、中型用材竹生長,因此將這一區(qū)域規(guī)劃為竹材主產區(qū)。威信與鎮(zhèn)雄兩縣現有竹林面積3.19萬hm2,但因地理與交通條件限制,規(guī)劃為綜合利用區(qū),可綜合利用優(yōu)質筍、材資源向精深加工方向發(fā)展。
與時俱進,深度開發(fā)筍竹系列產品,轉變生產模式,延伸產業(yè)鏈條,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實現產品轉型升級。
1)完善竹林基地布局,加強竹類資源定向培育,從源頭上保證全產業(yè)鏈轉型升級。
2)加速推進筍竹加工設施與設備科學化、標準化建設,提升加工工藝,為全產業(yè)鏈轉型升級提供硬件保障。
3)建立竹類資源培育標準化示范區(qū),不斷摸索與總結筍材用竹培育技術,完善地方標準,為全產業(yè)鏈轉型升級提供軟件保障。
4)建議整合全市力量,建立筍竹產品品牌聯盟,形成統(tǒng)一對外標識系統(tǒng),加強綠色認證,規(guī)范有機認證,以信息化帶動產業(yè)化,打通從筍竹原材料生產到品牌包裝上市的全產業(yè)鏈條,完善市場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