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軍
(山東省膠州市第一中學 山東青島 266300)
近年來,微課教學模式深受廣大師生喜愛,使用微課教學不僅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從根本上提高化學教學效率。但是,部分教師在使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如依賴微課教學,導致課堂教學與實際脫軌;微課制作偷工減料,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制作具有針對性的微課視頻等。所以,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運用微課進行教學,充分發(fā)揮微課教學的最大優(yōu)勢,在幫助學生學習更多化學知識的同時,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很多高中生長期處于高壓之下,他們的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很難有閑暇的時間,而微課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微課視頻大多是教師通過精心查找而制作的內容,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有趣的講解,能夠學生理解得更加透徹,學生也可以在課后反復觀看視頻以便查漏補缺[1]。學生可根據(jù)自己實際的學習情況來觀看視頻,通過以課堂教學為主、微課視頻為輔的方式,大大節(jié)約時間成本,然后通過節(jié)約下來的時間進行更系統(tǒng)的模塊學習。
微課教學的特點之一就是內容明確且精簡,有很強的靈活性,這些特點無一不會給高中生枯燥、無味的學習生活帶來些許樂趣。高中化學知識龐雜且不系統(tǒng),微課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在無形中對化學知識進行梳理、分塊,便于學生后續(xù)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化學知識,形成化學知識體系[2]。微課的運用能使復雜抽象的知識點簡單化,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為化學教學增添一筆色彩,通過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輸送更多化學知識,進而有效提升化學教學效率。
生本課堂的實質是將課堂的主體回歸到學生本身,所以,教師在實際微課教學過程中,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其善于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找到契合自身的學習方法,進而借助微課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提升自身能力,提升學生效率。
例如,學習“化學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質的量”這一內容時,由于該章節(jié)是化學入門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識點,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強調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等名詞,教師應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學習習慣,在學生遇到難題時鼓勵他們勇于發(fā)言提問,然后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學習情況制作相應的微課,為學生答疑,充分利用微課視頻精簡的特點,極大程度上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便利。
小組學習模式是很多教師都會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通過設置一系列的問題后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學生之間通過探討、交流,進而營造出更加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在此氛圍下不僅能緩解平常學習過程中的壓力,還能通過與其他同學的交流取長補短,學習其他同學的好習慣,改掉自身的“壞毛病”。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為學生合理分組,盡量保障每組學生之間的各種差異偏小,通過正確引導學生進行交流、研究,進而讓學生通過適合自身的方式提高自身能力。
例如,在“電解質”這一節(jié)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做一些電解質的相關實驗時,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實驗,讓每個小組里的每位同學都能感受到課堂上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在課前將微課教學視頻發(fā)給學生,通過小組探究,讓學生思考學習這一內容時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探究合作能力。
生本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本身,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是不容忽視的存在,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需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之間互動,因為微課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學生自學為主,所以,教師要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課堂互動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聚精會神,而且可以鞏固課堂知識、夯實學生的基礎[3]。例如,學習“認識有機化合物”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問,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師生共同探討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有機化合物,然后通過課前精心制作的微課視頻,全面講解學生疏忽的知識點,通過有效的師生交流,形成更加融洽的教學氛圍。
總之,基于微課的高中化學課堂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更多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貫徹落實“生本教育”理念,秉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正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