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男
(安徽省肥西縣肥光小學 安徽肥西 231200)
智慧課堂基于電子教室而開展教學,讓學生和老師共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集合每個人的智慧于課堂的一種教學模式。整本書閱讀交流課中的智慧課堂是讓學生和教師利用課堂中的電子器材,調(diào)動學生和教師的智慧,讓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通過有效的互動,對閱讀中存在的一些疑惑和感悟,進行交流和分享,以加深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閱讀。對此在智慧課堂下,對閱讀交流課的策略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回顧書本當中,首先教師可以將依據(jù)書中制作的思維導圖利用電子設備與學生進行分享,讓學生有效把握整本書中所論述內(nèi)容的脈絡。其次引導學生對書本中所描述人物的形象和特點進行分析,并就各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梳理。如在智慧課堂下進行《夏洛的網(wǎng)》這本書的閱讀交流課中,筆者設計教學內(nèi)容,將書中涉及的人物姓名通過電子設備共享給學生,讓學生從書中挑選一名人物角色,對該人物角色的性格進行簡單的介紹和描述,并讓其他同學猜測是哪一個人物?引導學生回顧書中描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另外在同學猜測出是哪個人物后,教師將此人物的圖片通過電子設備共享給學生,加深學生對角色的印象[1]。
在學生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自己對書中內(nèi)容的一些理解,并且產(chǎn)生一些困惑,如對書中的寫作手法存在困惑,對文章的寫作背景產(chǎn)生困惑,對書中一些人物的行為產(chǎn)生困惑等,在智慧課堂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智慧課堂電子系統(tǒng)提出自己的疑惑,引導學生通過電子系統(tǒng)提出自己的看法,學生根據(jù)學生的看法進行匯總,在保證學生有效互動基礎上提高學習效率。如在進行《城南舊事》這本書的閱讀交流課中,有的同學提出書中小英子遇到的“小偷”其是一個好人還是一名壞人,在學生提出這個問題后,教師利用智慧課堂中的電子器材,將與此相關(guān)的書本內(nèi)容共享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討論,并讓學生將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通過電子設備與其他學生分享。對學生的觀點進行分享后,部分學生認為“小偷”是一個壞人,他們的觀點是不管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做偷竊的行為,偷竊會影響其他人的正常生活,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另一部分學生認為“小偷”是一個好人,該“小偷”偷東西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讓自己的弟弟能夠獲得讀書的機會,是為了生存,從“小偷”對其弟弟的愛護和對小英子的態(tài)度來看,“小偷”是一個好人。通過發(fā)揮各自的意見后,教師對學生的意見進行匯總,并通過電子設備分享給學生,學生對其中疑惑有更好的理解,從而對書中的內(nèi)容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并且可以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信息進行保存,便于后續(xù)的消化。此過程當中針對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教師應做好引導工作,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另外也要求教師和學生需要在課前對書本中的內(nèi)容充分了解,進行詳細、深入的閱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所相應的疑惑提升更加深入的解答,才能更好的理解閱讀的內(nèi)容[2]。
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存在相應的疑惑,而且也具有一些感悟和收獲,在進行閱讀交流課中教師也要積極引導學生相互分享閱讀的感悟和收獲,從而加深學生的閱讀體驗。在閱讀交流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由淺入深、從形式至內(nèi)容,再至思想內(nèi)涵,進行相互的討論,從而逐漸加深對書本內(nèi)容和意蘊的掌握。通常一本書中會包含多個主題,這些主題都是隱藏的,需要學生進行通過討論和交流進行體會。教師可以利用智慧課堂中的平板電腦隨機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利用通信器材討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并開展討論。如在《草房子》這本書的閱讀交流課中很多同學對有關(guān)陸鶴(禿鶴)的一段內(nèi)容具有很好的興趣,內(nèi)容為“禿鶴用嘴咬住指頭,想不讓自己哭出聲來,但哭聲還是抑制不住地從喉嚨里奔涌而出,幾乎變成了號啕大哭。紙月哭了,許多孩子也都哭了。”在閱讀這部分內(nèi)容時,學生對此內(nèi)容都有很深的感悟,在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后,有的小組指出陸鶴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獲得大家的認可和尊重,有的小組指出只要真心實意的為了集體努力就一定能夠獲得大家的認可,有的小組指出陸鶴雖然沒有頭發(fā),但是其卻有一個美麗的心靈。這段內(nèi)容是《草房子》“成長”主題的有效體現(xiàn),陸鶴在成長中,其越來越“英俊”,其“英俊”是出于他對夢想的執(zhí)著和對機體的熱愛。在學生利用智慧課堂進行相互的交流和討論中,學生對這個主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智慧課堂模式下,讓學生的分組交流更加的便利,學生在相互的交流過程中能夠有效的進行多元的思考,有效分享自己閱讀中的理解和感悟,讓學生不斷深化對書本內(nèi)容的理解,并且充分體會閱讀的樂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3]。
通過對書本內(nèi)容進行回顧,暢談閱讀后的收獲;提出困惑,并進行解惑;分享閱讀的感悟和收獲等環(huán)節(jié)的互動交流后,會讓學生對書籍的內(nèi)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都產(chǎn)生了共鳴,閱讀興趣有了進一步的提升。這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一步進行一些同類的書籍,從而讓學生真正把書讀厚。如在完成《狼王夢》的閱讀后,教師可以利用智慧課堂中的電子設備將《黑炎》《斑羚飛渡》《西頓野生動物集》《第七條獵狗》和《最后一頭戰(zhàn)象》等書籍的目錄和內(nèi)容簡介分享給學生,讓學生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籍進行更加深入的閱讀。
智慧課堂模式能夠便于學生信息的共享,便于學生的相互交流,便于信息的匯總和總結(jié),從而為整本書的閱讀交流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閱讀交流課中的重點內(nèi)容包含對書本內(nèi)容進行回顧,暢談閱讀后的收獲;提出困惑,并進行解惑;分享閱讀的感悟和收獲;激勵學生再讀等環(huán)節(jié)。智慧課堂模式下,就需要教師充分利用智慧課堂中的硬件和軟件設施,有效地對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進行設計,切實提高閱讀交流課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