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揚
(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學勉中學 浙江紹興 311800)
所謂項目教學法,就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制定教學計劃,通過某個項目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項目中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和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相比,項目教學法拋棄了傳統(tǒng)課堂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手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水平和促進學生的實踐鍛煉為主,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進行有效的學習和探究,增加學生的學習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感受樂趣的教學理念,滿足高中生的具體需求。其次,項目教學法在滿足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過程中,還順應了新課改的發(fā)展要求,為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進步提供了有效幫助。在項目教學過程中發(fā)揮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實質性創(chuàng)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1]。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將信息技術和項目教學法充分結合起來,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實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課本知識大致分成三大模塊,其中包括: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設計,但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并不是全部適用于這三大模塊。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容和實際教學情況,合理應用項目教學,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果。其中,理論知識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分析、理解和記憶掌握知識,在這一模塊的教學中不需要特意應用項目教學法;操作技術的教學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探究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滿足學生實踐操作的鍛煉,才能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術;而設計模塊的教學對學生的綜合實力要求嚴格,從分析、設計、制作到完善和評價等方面進行培養(yǎng)。所以,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應用項目教學法,教師要挖掘教材內容,靈活運用項目教學法并將項目教學法的作用和價值發(fā)揮到極致。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保證項目教學法的高效應用,在深度解析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項目合計,在設計過程中要滿足以下三個要求:第一,項目教學設計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實際教學情況,要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設計難度適宜、內容豐富的教學項目。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觀察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項目設計,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進行分層教學,一切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項目,讓每個學生個體都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充分的學習,然后一步一步提高難度,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所有學生的共同進步。第二,在項目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加強生活化教學,提高項目教學的實用性,進而增加學生的參與感,讓信息技術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和生活聯(lián)系到一起,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第三,在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進行項目設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的習慣。在自主設計項目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突出項目教學法的優(yōu)勢[2]。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應用項目教學法,項目設計非常重要,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理清項目進行中所有的具體事項,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熟悉項目要點,提高項目教學法的實效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幫助學生理解項目難點并高效完成整個項目。例如,學習音頻信息的采集與加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以下教學目標:讓學生學會用音頻軟件對聲音進行處理,還要掌握添加回聲、淡出淡入等加工方法,在這個項目的教學非常復雜,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增加項目的趣味性,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項目難點[3]。
綜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應用項目教學法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明白項目教學法的具體意義,滿足高中生的發(fā)展需求,積極探索教學策略,基于課本教材,選擇項目教學;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教學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快速突破項目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