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羽
(淮陽縣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河南 淮陽 466700)
細菌性腦膜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嘔吐、煩躁或抽搐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引發(fā)腦缺血、腦梗死等并發(fā)癥,甚至死亡,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2]。臨床上細菌性腦膜炎主要以抗生素治療為主,頭孢曲松鈉是治療細菌性腦膜炎的常用藥,但單一用藥效果不佳[3-4]。為此,本研究探討頭孢曲松鈉聯(lián)合地塞米松治療細菌性腦膜炎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淮陽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細菌性腦膜炎患者60例,腦脊液檢查示細菌感染,腦脊液可見渾濁,腦脊液白細胞計數(shù)>10×106L-1。排除曾接受過腦脊液分流術并有抗生素治療史及對本研究藥物過敏的患者和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颊呒捌浼覍倬鶎Ρ狙芯恐?,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將60例患者按隨機雙盲法分為2組:對照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18~64(49.55±1.17)歲,病程1~8(2.54±1.36)d。觀察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18~65(49.25±1.25)歲,病程1~8(2.87±1.25)d。2組性別、年齡及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保持呼吸道通暢、降顱壓、使用抗生素、營養(yǎng)支持及維持水和電解質(zhì)平衡等治療,同時給予注射用頭孢曲松鈉(華北制藥河北華民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號:20150803)50 mg·kg-1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2 次·d-1,連續(xù)治療5 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河北天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51117)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 次·d-1,連續(xù)治療5 d。
觀察2組治療5 d后腦脊液檢測指標(包括白細胞計數(shù)、蛋白質(zhì)、氧化物、葡萄糖等),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包括發(fā)熱、頸項強直及意識障礙的消失時間等)及臨床療效、治療3個月后并發(fā)癥(包括腦積水、感染性休克等)發(fā)生率。
療效評定標準:采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解讀》[5]評估。治愈為腦脊液檢測指標及白細胞計數(shù)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顯效為病情有明顯好轉(zhuǎn)治愈中有3項恢復正常;有效為治愈中有2項恢復正常;無效為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及腦脊液檢查無任何好轉(zhuǎn)或加重。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療效的比較 例
*P<0.05(χ2=4.706)與對照組比較。
觀察組治療5 d后腦脊液中白細胞計數(shù)、蛋白質(zhì)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5 d后腦脊液中氧化物、葡萄糖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觀察組發(fā)熱、頸項強直、意識障礙的消失時間均較對照組縮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組別n白細胞計數(shù)/×106 L-1蛋白質(zhì) ρ/(g·L-1)氧化物 c/(mmol·L-1)葡萄糖 c/(mmol·L-1)對照組3046.21±2.150.67±0.0896.55±10.252.09±0.86觀察組3015.64±2.010.17±0.03156.24±12.243.58±1.04t56.89032.05320.4786.047P<0.05<0.05<0.05<0.05
組別n發(fā)熱消失時間頸項強直消失時間意識障礙消失時間對照組3051.22±10.544.98±1.683.25±1.55觀察組3023.54±10.544.21±1.052.11±1.21t10.1712.1853.175P<0.05<0.05<0.05
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發(fā)生腦積水、感染性休克2例(6.67%),對照組治療3個月后發(fā)生腦積水、感染性休克8例(26.67%)。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腦積水、感染性休克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20,P<0.05)。
細菌性腦膜炎是由于細菌感染軟腦膜而引發(fā)的炎癥,是一種顱內(nèi)嚴重的感染性疾病,潛伏期為1~7 d。該病治療的關鍵在于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6]。目前對細菌性腦膜炎的治療主要是抗生素療法,其可將腦脊液中的致病菌殺滅。但早期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則容易導致患者遺留后遺癥,甚至死亡[7]:因此,對細菌性腦膜炎治療時藥物的選擇至關重要。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5 d后腦脊液中白細胞計數(shù)、蛋白質(zhì)水平和腦積水、感染性休克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腦脊液中氧化物、葡萄糖水平和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發(fā)熱、頸項強直、意識障礙的消失時間均較對照組縮短,表明頭孢曲松鈉聯(lián)合地塞米松治療細菌性腦膜炎效果顯著,可盡早緩解臨床癥狀,分析其原因在于頭孢曲松鈉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可有效殺滅腦膜炎球菌、嗜血桿菌等,并可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從而使細菌溶菌死亡,是治療細菌性腦膜炎的首選藥物,但頭孢曲松鈉的顯效較慢,抗菌力度較小,且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單一用藥效果不佳[8-9]。地塞米松是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具有很強的抗炎、抗過敏、抗毒素等作用,用于治療細菌性腦膜炎可有效減輕炎癥反應[10]。兩種藥物具有相互協(xié)同及互補的作用,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