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和
(江西省會昌中學 江西 342600)
高中化學難度較高,對于學生來說,探究實驗類的題目是頻繁的出錯點,無論是實驗儀器、過程還是物質,總有學生出現(xiàn)一步錯步步錯的現(xiàn)象,長期下去便挫敗了學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務必要在日常的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從而使得學生在應對此類題目時不再膽怯,這也有利于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1]。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采取多樣的手段,不要讓學生感到枯燥,可以先向學生灌輸積極的學習思想,再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最后注意檢驗教學成果,以更好地改進教學過程。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體系已經(jīng)越來越成熟,這不禁給當前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嶄新的視角,給學生帶來了煥然一新的感覺。由于高中化學理論知識較多,難度也較高,學生理解起來有些許的困難,再加上高中時期學習任務較為繁重,學生在應對較高難度的學習時便會產(chǎn)生一定的抵觸心理,而探究實驗又是需要很多花費很多精力的,所以教師首先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化學知識,樂于上化學課。因此,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潮流,應用信息技術,開展多媒體課堂,給原本沉悶的課堂增加一些生機與活力,也給學生增添一些學習的動力[2]。
例如,在教學《氧化還原反應》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找一些視頻資料,讓學生觀看大致的實驗過程,面對視頻中展示的神奇現(xiàn)象,學生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然后產(chǎn)生想法。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實驗視頻,并且做好隨堂記錄,作為回答問題的依據(jù)。緊接著,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陳述自己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并且做出設想,以此來考查學生的聽課效果。這樣一來,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設備,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習興趣。
上文中提到,部分學生缺乏學習化學的信心,對于探究實驗也抱著一種厭倦的心態(tài),他們會覺得只學習好理論知識就足夠應付考試了,不明白為何還要費盡周折、耗費時間和精力去做實驗。很明顯,這種心態(tài)不利于學生接受探究實驗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礙了教師的正常教學。因此,教師首先要擺正學生的心態(tài)和認知,讓學生明確探究實驗的重要性,然后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實驗的過程當中,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實驗的奧妙所在,感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繼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例如,在教學《粗鹽的提純和驗純》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一下實驗的主要內(nèi)容,給學生分享一些實用的技巧,告訴學生本此實驗難度并不高,先給學生一定的自信心。在正式的實驗開始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告奮勇上前進行實驗,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經(jīng)過溶解、過濾、蒸發(fā),粗鹽的初步提純過程便已經(jīng)完成。在學生的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一旁進行指導,以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在實驗結束以后,教師可以對大膽上臺操作的學生提出表揚,鼓勵其他學生向其學習。這樣一來,通過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當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
探究實驗一定要是學生親身參與以后才能取得實際效果,只有學生動手操作以后,腦筋才能夠跟著開動起來,對奇妙的化學世界展開想象。在完成探究實驗的教學以后,教師要注意檢驗教學的成果,避免學習的無效性,通過學生的反饋,教師能夠找出自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對教學方案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在探究實驗教學當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驗前準備情況、實驗過程中操作情況以及實驗過后的反思情況,從各個方面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并且讓學生寫出實驗總結和心得。
例如,在教學《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驗完成以后進行分析總結,得出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比如溫度、溶液濃度和催化劑等等。實驗過后的總結環(huán)節(jié)與實驗過程同樣重要,是將實踐轉化為理論的過程,為知識應用于實踐奠定了基礎。除此之外,通過讓學生自我總結,教師也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足之處,找到教學需要改進的地方,然后有的放矢地進行完善。這樣一來,通過特定的方式檢驗教學成果,有利于完善教學計劃,改進教學過程,從而使得探究實驗教學更加貼合教學實際以及學生的需求。
綜合上文可以看出,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實驗的應用策略可謂多種多樣,教師要本著為學生負責的原則,選擇適合學生的方法,要讓學生真正從中受益,畢竟在高考的壓力之下,高中生的學習任務也是非常繁重的。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應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提高他們的學習信心。另一方面,教師要注意檢驗教學成果,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查漏補缺,繼而改進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