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明娣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內心世界比較單純,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相當重要,這能夠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后的發(fā)展。
隨著人們思想水平的提高,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教育,學校改進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素質教育,在文化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得到能力上的提高、思想上的進化。小學班主任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發(fā)展特性,在德育課堂中以人為本,將學生設定為課堂的主體[1],讓學生感受到在德育課堂中存在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意識,讓學生懂得尊重他人是基本的禮貌,在核心素養(yǎng)教學背景下,小學班主任應帶領學生進行德育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小學班主任可以利用和學生對話的過程進行德育教育,在對話過程中,小學班主任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在談話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尊重和被尊重的關系,進而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的質量。比如小學班主任在為學生開班會的時候,可以提前為學生營造交流環(huán)境,帶領學生觀看一些小視頻,視頻應該是偏向于德育領域的視頻,比如讓學生觀看“媽媽洗腳”的小視頻,學生看到這個視頻之后產(chǎn)生想要和同學及班主任交流的欲望,這個時候小學班主任應當將課堂歸還于學生,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開啟討論交流之后學生會產(chǎn)生感激之情,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德育觀念,一段時間過后,小學班主任應該讓學生停止交談,但學生難以從討論中走出來,會出現(xiàn)講臺下竊竊私語的現(xiàn)象,這時小學班主任就要告知學生這是不尊重他人的行為,讓學生意識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在小學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幫助學生健全人格相當重要。班主任對小學生展開德育教育的時候,應該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讓學生愿意主動接受、學習一些德育知識,進而改變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樹立健康的人格。多開展一些思想方面的交流活動,找到引入點,然后帶動全班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構建學生的德育思想。
例如,小學班主任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思想方向的交流活動,增加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機會,便于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格??梢赃x擇一節(jié)課帶領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大會,在大會進行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主動和學生交流,活躍氣氛,進而帶動學生發(fā)言、展現(xiàn)自我。在大會進行過程中,班主任可以為學生講述自己曾經(jīng)做過有意義的事情,如自己曾經(jīng)扶老人過馬路,學生聽了之后就會加深班主任的認知,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班主任和學生的距離,然后班主任可以將大會的發(fā)言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講述自己曾經(jīng)做過的最有意義的事情,受到啟發(fā)后,學生就會積極講述自己曾經(jīng)做過的最有意義的事情,學生講述之后,班主任要對學生的發(fā)言作出總結,積極鼓勵和表揚學生做的事情,然后明確告訴學生這些有意義的事情的價值,讓學生明白做好事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提高小學德育教學質量。
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時候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知道集體的重要性,學會維護集體利益,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集體榮譽感的內涵之后,就會意識到他們所在的班級就像是一個大家庭,班主任是大家庭的管家,這樣學生就會清楚地意識到班主任在班級里面發(fā)揮的作用,從而聽從班主任的意見并尊重班主任,這時班主任再與學生進行交流就會非常順利了,學生素質文化水平也會因此得到提高[2]。
班主任可以與其他班級的班主任協(xié)商,共同組織一場拔河比賽等集體活動,學生在比賽時會意識到一個班集體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榮譽感,學生心中逐漸會重視班集體的榮譽,能夠加深學生之間的感情,班主任還可以以此在班會上進行“暢談會”,活動內容是班主任講述對班級內部的期望和意見,學生可以為班主任提出意見,這樣能有效促進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還能使班集體變得更加和諧。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在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立德樹人理念融入其中,豐富學生的小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