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如芬
(貴州省貴定縣云霧中學 貴州黔南 551300)
語文閱讀像一把鑰匙,他可以打開學生們心靈的窗戶,通過閱讀,使學生感知外面的大千世界,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引導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價值觀,對學生未來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是非常有幫助的。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好奇,想要探索與眾不同的世界,語文閱讀可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堂效率[1-2]。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如何把握好學生的興趣點是教師研究的一大難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內(nèi)容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小說開始,慢慢過渡到散文論文,一步步加大難度,使學生在閱讀中有所啟發(fā)??梢栽鲈O閱讀討論會,把課堂交給學生,沒有老師和學生之分,使學生享受沉浸在閱讀討論課的氛圍當中,盡情享受閱讀討論課的快樂,我相信這對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效果顯著。
當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了興趣,具有一定的閱讀積極性之后,教師也要適當?shù)貙W生提高要求。鼓勵學生閱讀的最初目的是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使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因此要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能力,給學生設置符合學生能力的關卡,使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思考,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充分發(fā)揮語文閱讀的作用。
當下互聯(lián)網(wǎng)迅速發(fā)展,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采用人機結合的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讓學生了解文章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理解文章內(nèi)容。在學生閱讀之前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可以使學生對整篇文章充滿了想象,引發(fā)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對閱讀文章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課文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
例如,教師在講解朱自清的《背影》時,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背影》的朗誦和寫作背景,使學生對《背影》這篇文章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那一個背影是爸爸買橘子的時候留下的。文中還提到,作者與爸爸已經(jīng)兩年未相見,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文章情境,使學生感受到作者對父親的思念之情,順著作者的情感路線,解析整篇文章。教師通過研究各種各樣的課堂形式,將不同的形式互相結合,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閱讀氛圍。
初中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段,容易被身邊一些細小的事物所吸引。教師要在課堂上進行適當?shù)奶釂?,引發(fā)學生思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的效率。課堂提問還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見解,學生都喜歡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展示自己,這為學生在閱讀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深入探索提供了動力,巧妙地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作者的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秋天的思念》這篇文章時,可以通過提問,直接引入主題??梢詥枌W生他們最想念的人是誰開題,學生們肯定踴躍地回答問題,因為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最想念的人可能是父母,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他們暗戀卻不敢說出的人,這個問題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初中生的心理尚未成熟,愛玩是他們的天性,突然讓他們在一個教室里安靜下來,開始枯燥乏味的閱讀課堂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的教學觀念不能太死板,強制學生閱讀,這樣會使學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不能使課堂閱讀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可以多開展一些閱讀類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的魅力,并把語文閱讀當作一種享受,在玩樂中學習知識。
例如,開展“讀書交流會”“中國成語大會”“著名影片觀后感交流會”等與閱讀相關的活動,使學生與學生之間針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互動,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閱讀內(nèi)容,感受語文閱讀的魅力,讓閱讀在學生之間流行,成為忙碌學習生活中的一種享受。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任何知識,最終都要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帶動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學生可以更加自信地與大家溝通交流。
想要迅速地了解一篇文章的大體內(nèi)容,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般忽略了對閱讀技巧的講解,現(xiàn)階段,為了快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需要拿出一定的時間為學生講解閱讀技巧,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當學生對自己的閱讀水平感到自信的時候,那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不斷地被推向高潮。
綜上所述,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對學生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們不容忽視,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為學生選用適合他們的閱讀題材,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是教師的事情,也是家長的事情。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