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群
(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境內余杭塘河橋跨越余杭塘河,長155.10 m,寬42.5 m,橫斷面包含人行道、非機動車道、機非分隔帶、機動車道、中央分隔帶。本橋梁工程中,橋面縱坡的實際情況為東側3.450%、西側2.426%,豎曲線半徑1 200 m。
景觀拱橋不同于常規(guī)形式的橋梁工程,除了滿足實用性要求外,還要兼顧景區(qū)現(xiàn)狀、規(guī)劃等,要在科學設計理念的引導下組織施工作業(yè),遵循各項設計原則,設計難度相對較大。
1)設計理念。景觀拱橋的定位必須要與所在區(qū)域的景觀功能相協(xié)調,從城市建設工作來看,景觀拱橋主要應該遵循人文、自然的理念,不可過度追求橋梁的現(xiàn)代化特點,應彰顯出古典、精致的特質。
2)設計原則。景觀拱橋的設計應兼顧多方面原則,包含結構穩(wěn)定性、技術可行性、經濟效益性、可觀賞性,兼顧各項原則,從而提高景觀拱橋與所在城市的協(xié)調性,彰顯出景觀拱橋應有的功能。
余杭塘橋工程中,橋梁結構建設在圓曲線和緩和曲線上,線路中心與河道形成的是斜交的關系,具體呈右偏129.7°,為了兼顧正常通航、景觀等多重要求,主橋選擇的是92 m下承式系桿拱橋,并且選用30 m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將其作為引橋結構,跨徑組合為(30+92+30)m。
3.2.1 主 梁
主梁是橋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選擇的是全焊鋼箱梁,道路中心線梁高2.5 m、寬42.5 m。頂板厚度14 mm,底板根據(jù)不同的位置選擇合適厚度的鋼板,其中兩側為12 mm、中間為20 mm。所有橫隔板均采取徑向布置的方式,不同區(qū)域的厚度存在差異,其中梁端處和吊桿處均為16 mm,支座中心線處的厚度相對較大,設為30 mm。配置U型加勁肋,此構件在頂板處的設置標準為高280 mm、厚8 mm、間距600 mm;對于底板處的設置,控制標準為高260 mm、厚6 mm、間距視實際情況靈活調整,需在800~850 mm區(qū)間內。按照二次拋物線的形態(tài)布設鋼箱梁,考慮到主橋在圓曲線(半徑600 mm)的特點,為使鋼箱梁達到受力均衡的狀態(tài),需要對邊腹板處的預制混凝土塊采取處理措施,即對其執(zhí)行壓重處理,控制標準為50 kN/m。
3.2.2 拱 肋
主橋為重要結構,使用三片鋼管拱,拱軸線均呈二次拋物線的形態(tài),注重對主拱斷面的控制,宜將其設置為φ1600 mm的圓形鋼管,并根據(jù)安裝位置的不同調整主拱拱肋的壁厚,具體為中間段25 mm、拱腳段30 mm。在形成主拱結構后,在其兩側分別安裝邊拱,拱軸線呈二次拋物線,調整好邊拱與主拱的位置,兩者形成的豎向夾角需達到27.270°,形成拱肋結構后,在其中增設橫隔板和加勁肋,兩者厚度分別為16、20 mm。在設置主拱、邊拱時,需要在拱腳處通過焊接的方式使各自的拱肋與鋼箱梁形成穩(wěn)定連接的關系,挑選厚度為80 mm的鋼板并將其置于拱腳處,以發(fā)揮出承壓板的作用。確定拱腳范圍,在該處布設4道腹板,具體采取的是厚30 mm、間距0.9 m的方式。
3.2.3 吊 桿
本景觀拱橋工程中,所有的鋼絞線均選擇的是擠壓叉耳式吊桿,在工廠制作成型,轉移至現(xiàn)場高效安裝。根據(jù)實際安裝區(qū)域配置相應型號的吊桿,其中主拱1號~3號、13號~15號吊桿選擇的是OVM.GJ15-22型,主拱2號~12號、邊拱1號、9號兩處使用的吊桿型號保持一致,均為OVM.GJ15-15型,對于邊拱2號~8號吊桿則使用的是OVM.GJ15-9型。在安裝吊桿時,需在其下端利用叉耳實現(xiàn)與耳板(設置在鋼箱梁上)的穩(wěn)定連接,不可發(fā)生偏位現(xiàn)象,使用的耳板厚度應達到40 mm,所有的吊桿張拉端都要安裝在拱頂處??紤]到雨水等因素易損壞吊桿的特點,需外包不銹鋼管[2]。
3.2.4 橫撐、斜撐
主拱和邊拱必須具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可在兩者間布設橫撐和斜撐,在其作用下增強主拱和邊拱的穩(wěn)定性。其中,橫撐選擇的是熱軋無縫鋼管,所用材料的規(guī)格為φ245×16 mm;對于斜撐材料的使用,要求呈工字型截面,其中以1號、2號、12號和13號斜撐處的頂、底板厚度較為特殊,設定30 mm,除此之外的其他部分均設為20 mm;對于腹板材料,統(tǒng)一按照20 mm控制;斜撐高度根據(jù)安裝結構的不同而調整,一般400~600 mm。
引橋結構設計工作中,上部選擇的是30 m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高1.80 m、寬42.5 m,并在鋼箱梁的頂板兩側分別施作規(guī)格為1.5%的橫坡,但所有的底板均設置為平坡形式。端橫梁設計中,其在橋臺、橋墩處的高度分別為1.8、2.5 m,寬度均設置為1.6 m。
對于鋼箱梁預應力體系的建設,選擇的是縱向預應力體系的方式,包含腹板束和底板束兩部分,各自所用的鋼絞線規(guī)格分別為15φs15.2和7φs15.2,配置相適應的錨具、螺旋筋和鋼筋網(wǎng)。張拉端置于橋臺側,結束縱向預應力張拉作業(yè)后再組織澆筑施工。
鋼筋混凝土實心墩是重要的結構,將其作為本橋的主墩,中墩承臺尺寸為10.3 m(橫橋向)×6.4 m(順橋向)×3.5 m(高)。承臺中間的連接通過設置系梁的方式而實現(xiàn),承臺頂標高設為4.26 m?;A部分選擇的是鉆孔灌注樁,以中間部分居多,共設置6根,兩側分別為2根,規(guī)格均為直徑150 cm。關于橋臺結構選擇的是重力式橋臺形式。
1)橋面鋪裝。形成主橋結構后,在其上方鋪環(huán)氧瀝青,形成7.0 cm厚的結構層。做好鋼橋面板的處理工作,首先清理雜物,再刷涂防銹層,最后均勻涂抹環(huán)氧瀝青,從而形成完整的粘結層,通過此方式可保證鋪裝層的施工效果,實現(xiàn)與鋼橋面板的穩(wěn)定連接,在車輪作用下依然可維持穩(wěn)定狀態(tài)。選擇的瀝青混凝土要具有良好的溫度適應性,即在60℃條件下不發(fā)生泛油現(xiàn)象,在-15℃條件下不出現(xiàn)脆裂??紤]到橋面鋪裝施工包含較多工序的特點,由施工單位等工程主體共同召開專題探討會,確定與本橋施工要求相符的橋面鋪裝方案,最終選擇的是2 mm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層+10 cm SMA16瀝青混凝土的方式。
2)過橋管線設計。過橋管線的類型較多。對于電力管的設計,選擇從南側人行道板與橋梁結構頂面的空間過橋,但考慮到此處人行道較窄的特點,只具備設置12孔150 mm+4孔100 mm的條件,因此,其余的電力管均采取自行過橋的方式。還包含自來水管和燃氣管,兩部分的過橋不可對整體觀感造成影響,較合適的是從機非分隔帶內通過。
大氣因素易對鋼結構造成影響,使拱肋、橫撐、斜撐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銹蝕現(xiàn)象,因此防腐等級相對較高,必須選擇合適的方式做好金屬防腐工作[3],根據(jù)橋梁建設要求,耐久性應達到30年。此外,箱梁及拱肋內表面兩處都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內,并不具有較高的濕度。在防腐涂裝作業(yè)時所采取的標準可低于鋼結構外表面所提出的防腐要求。
壓重區(qū)段內設置了鋼箱梁,該裝置的底板以及U型加勁肋所在的空間都存在較為明顯的密封性,即空氣的流動性不強,在相對濕度無法控制在50%以內時,所用的防腐材料必須與外表面的防護用漆保持一致。對于鋼箱梁橋面的涂裝,則要充分考慮到橋面環(huán)氧瀝青鋪裝施工所提出的要求,即必須具有耐久性達30年的能力。
城市景觀橋梁設計具有系統(tǒng)性,設計工作中包含的要素較多,以保證結構合理性與穩(wěn)定性為基本前提,兼顧管線過橋、美學等多方面要求,形成科學的設計方案。本文圍繞城市景觀拱橋的設計工作展開探討,以期給類似工程設計提供參考,提高橋梁建設水平。
[ID:0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