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宏妮
驅車沿著太原市濱河西路往西,一路到桃杏二中橋,全程9.9公里的路上,沿途盡是高低錯落的樹木,秋季的河道里淺水清澈、芳草萋萋,成群的水鳥在其間棲息和盤旋。這是如今在汾河支流九院沙河沿岸能見到的場景。
時間回到3年前,沿岸還是另外一種景象。“2017年之前,九院沙河是一條臭水溝,沿岸住著居民,居民打開窗戶,垃圾就直接丟進河道里了?!痹谔盍私?0年的張志偉回憶道。
閑暇的時候,張志偉會帶著家人去汾河西岸的長風文化商務區(qū)逛逛,那里有新修的圖書館、科技館、劇院、博物館等文化類場館,還能欣賞汾河及沿岸風景。
汾河的變化,讓人看得到、聞得到,更感受得到。變清變活的汾河水猶如為城市更換了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讓“一水中分,九河環(huán)繞”的太原城舊貌換新顏。
這個城市的風貌和居民的幸福感,由此而改變。
張志偉還有另一個身份——太原市政設施綜合管理處九院沙河治理項目負責人。2017年10月,張志偉接到了任務,負責虎峪河和九院沙河的綜合治理。十幾年前,張志偉是太原理工大學的學生,穿過兩個校區(qū)要經(jīng)過虎峪河,他還記得當時蚊蠅叢生、黑水橫流的樣子,女同學通常都拿著書本擋住口鼻穿過河道。
太原城區(qū)段內,像九院沙河和虎峪河這樣的汾河支流一共有9條,2017年底,太原市決定在此前南沙河治理的基礎上,同步啟動其余八河的綜合治理工程:總投資約258億元,控污、增濕、清淤、綠岸、調水“五策并舉”。
汾河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被山西人稱為母親河,全長713公里,流經(jīng)太原境內188公里,太原城區(qū)43公里。歷史畫卷里的汾河,美麗、壯闊,和太原城2500多年的歷史融為一體。上世紀50年代,一曲《人說山西好風光》更是生動描繪了“汾河水嘩啦啦地流過我的小村旁”的景象。
然而,由于污水直排、過度開發(fā)等歷史原因,汾河曾一度斷流,渾濁不堪。南沙河、北沙河、北澗河、玉門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風峪河、小東流河等汾河在太原城區(qū)段的九條支流也遭遇生態(tài)破壞,河道垃圾遍布、污水橫流,導致防洪功能弱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劣等一系列問題。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強調:“一定要高度重視汾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讓這條山西的母親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
為了豐富水量,太原市一方面做好生態(tài)補水。來自太原市水務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調水12.3億立方米,每天基本實現(xiàn)水長流,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調水3.1億立方米,同時對汾河干流上的取水和用水進行管控。另一方面啟動東西山供水工程,實現(xiàn)全域化水資源配置:東西山供水工程建成后,可提高城區(qū)供水保障能力,基本解決城區(qū)南端及城區(qū)外圍供水短缺問題。同時可置換地下水1.5億立方米,逐步恢復地下水采補平衡,明顯改善水生態(tài)環(huán)境。萬家寨引黃南干線太原段目前供水能力3.2億立方米,2022年二期工程建成運營后,供水能力將達到6.4億立方米。
親水 水清了,河凈了,汾河兩岸的景色越來越美,環(huán)境越來越好,這樣的親水之處也越來越多。
為了提升汾河水質、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太原市開展了“九河”綜合治理工程,遵循“源頭治理、蓄水調洪,雨污分流、河水復清,快速交通、綠色長廊,連片改造、全面提升”的總體思路,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了河道綜合治理、水系雨污分流、道路交通立體改造、綠化提質升級以及地下管線建設等工作。除了已經(jīng)完成治理的南沙河外,其他8條河僅用一年時間就治理完畢。
汾河太原城區(qū)段的生態(tài)修復和美化工程,則始于1998年,截至2011年9月,完成了汾河城區(qū)段一二期20.5公里的治理任務。2016年,太原啟動了汾河三期的治理工作,并在2019年6月完成了汾河三期治理。目前,汾河景區(qū)全長33公里,已經(jīng)成為貫穿太原城區(qū)的一條靚麗的綠色生態(tài)長廊。
縱貫太原市南北的汾河上,眾多橋梁飛架兩岸,串連起人們的出行與生活。
躋汾橋是太原市首座大跨度景觀步行橋。站在橋上看水域寬廣的汾河,會有一種身處黃浦江畔或海河邊的錯覺,但又覺得這個城市的面貌跟上海、天津不一樣:河里的殘荷在夕陽籠罩下顯得安靜柔美,蘆葦叢中,野鴨、白骨頂雞、灰頭麥雞、白鷺等水鳥悠然自得地覓食。河兩岸草木茂密,三五行人閑庭信步,不時有孩童騎著滑板車從橋上穿過——跨過躋汾橋,從東岸到西岸,正是太原一處新晉遛娃勝地長風文化商務區(qū)所在地。
長風文化商務區(qū)主要由山西大劇院、山西圖書館、太原市博物館、山西科技館和太原美術館等五大場館構成,集合了文化、購物、餐飲、休閑等多種功能。在太原市汾河景區(qū)管委會科員白麗娟眼中,這里除了是一處文化聚集地,還為市民提供一個舒適的、放松的、休閑的城市空間。
長風文化商務區(qū)周邊高樓林立,住宅眾多。太原市汾河景區(qū)管委會綜合科科長郭凡介紹,汾河生態(tài)改善后,沿河樓盤的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河景房”成為太原樓盤的新賣點,兩岸的商業(yè)也發(fā)展起來了。
太原這座曾經(jīng)的“煤都”,透著一種現(xiàn)代商業(yè)和生態(tài)野趣相映的獨特氣質。而城市面貌變化的背后,是前所未有的生態(tài)治理決心和行動力。
汾河景區(qū)被太原人稱為“城市會客廳”,全長33公里,總占地面積16平方公里,水面寬300米左右,兩岸各寬100米的綠化帶,蓄水量2450萬立方米,相當于在太原市的城市中心安置了一個中型的水庫。
汾河景區(qū)的建成,改變了汾河太原城區(qū)段原來黃土裸露、污水橫流、季節(jié)性斷流的狀況,提高了河道防護能力和水質凈化能力,改變了太原市的城市人居環(huán)境。
“九河”治理工程一舉多得,統(tǒng)籌實現(xiàn)了道路改造、沿線整治、蓄水調洪、雨污分流、河水復清、中水回用的全方位綜合治理效果。特別是通過在河道兩側鋪設大口徑雨污水管道,增設智能截污設備,實現(xiàn)河道沿線污水的全收集、全處理,從源頭上消除黑臭水體。通過清淤疏浚,進一步提升河道的防洪能力,使河道的防洪標準達到50年甚至100年一遇。在除南沙河之外的八河沿線道路敷設中水管線,實現(xiàn)中水回用于河道的水體補給,不僅可為兩岸的綠化美化提供水源,同時也為清水復流奠定了基礎。
張志偉還記得2004年去西山的情景,坐一個半小時的公交車,遙遠得像是跨城旅行。從2004年到2017年之間,他再也沒去過西山,因為參與九院沙河的綜合治理,張志偉再去西山時,發(fā)現(xiàn)十多年過去了,這里竟沒有什么變化。但最近這3年間,一切都變了。太原在啟動九院沙河治理的同時,還在沿河修通了快速路,全程無燈控,限速50公里,從市區(qū)到西山車程只要十幾分鐘?!安湃陼r間,一下就不一樣了,就這么快?!睆堉緜ジ锌谶@樣的變化。
來自太原市城鄉(xiāng)管理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九河”治理工程同時對河道兩岸進行了快速化和立體化的交通改造,沿線新增快速路184公里、雨污水管線326公里、高架橋25座、下穿通道151處、跨河橋98座,形成兩岸300萬平方米的綠色景觀帶。伴隨河道治理和道路建設的完工,同步實施的水、電、氣、暖、通信等基礎服務設施,也一并建設到位,提升了城市綜合承載力和競爭力,也為城市居民帶來了便利。
九院沙河兩岸設有寬度達15米的綠化帶,在人行道兩側,栽種了茂密的樹木,行人夏天可以在林蔭道舒適穿行?!跋喈斢谛蘖艘粋€10公里的公園,老百姓一出門就走到樹林中間?!睆堉緜フf道。曾經(jīng)住在河兩岸、開窗即將垃圾丟進河道里的居民,如今住進了樓房,享受家門口好環(huán)境的同時也更加愛護這片土地。
九院沙河東北方向,汾河的另一條支流小東流河也在治理之列。全長6公里的小東流河是人工開挖的一條排洪渠。太原市小街巷綜合整治改造中心書記、主任費翔介紹,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河的兩側由于缺乏管理,最高的垃圾山高度達到二三十米。老百姓形容此處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雨水污水混流進同一根管子,最后流入汾河。2017年6月份,小東流河開工治理,2018年6月份正式完工。費翔說,治理完成后,沿河樓盤的價格從一平方米4000多元漲到了8000多元。
64歲的退休工人李志剛是生活在小東流河沿岸的居民,他在這一帶已經(jīng)住了8年。最近每天清晨,他會下樓到河道附近轉轉,兩岸有林蔭道,也有小公園。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斑@兒以前就是一個灰渣地?!崩钪緞偦貞洝O奶鞎r,李志剛還會去汾河濕地公園,他發(fā)現(xiàn),汾河治理后,鳥類也多了,很多攝影愛好者會專門去拍鳥。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汾河沿岸保留了綠洲和鳥島,給鳥類一個棲息的地方,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鳥類有150種,其中包括大鴇鳥、白尾海雕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退休前李志剛就加入了自行車隊,和車友們相伴騎行,是他退休生活中最愜意自在的時候。最近讓李志剛期待的一件事,是9月初啟動的汾河自行車專用車道修建項目,建成后,汾河自行車專用車道將成為騎行愛好者們的一個好去處。
太原市住建局宣傳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李玉蓉告訴《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wǎng)記者,汾河自行車專用車道沿濱河東西兩側設計,東西全長66公里,自行車道寬近5米,兩側各設兩米綠化帶,項目建成對構建汾河廊道多元交通體系、完善城市騎行網(wǎng)絡、創(chuàng)建綠色交通示范城市將起到積極推進作用。該項目預計今年12月底完工。
不論是汾河生態(tài)景觀的修復,還是九條支流的綜合治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治水”工程,而能在其中切身收獲幸福感的,是生活在這里的太原市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后,太原市政府黨組第一時間傳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會議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