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秋艷
我家小孩今年七歲,馬上讀二年級了。他是一個頑皮好動的小男孩。
今年暑假,語文老師在微信群開展了“喜閱說寫21天訓練營”活動,推薦孩子們用“訊飛語記”說作文,還說這是《新孩子》系列叢書的作者童喜喜帶領專家研發(fā)的新課程,很受孩子們喜歡。訓練營結束后,老師還會把孩子們的說寫作品集帶給童喜喜老師看,兒子一聽可高興了。
對于說寫作文,我們沒接觸過,都不知道如何幫他。老師一開始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每天記錄生活中遇到的有趣事情,或是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情。一開始兒子記錄的時候,老是抓不住重點,我們看著挺著急,恨不得自己幫他說。他每次說完,我拿來一看,就發(fā)現是前言不搭后語,簡直亂說一通。有時候一著急,自己就幫他改。我看到別人家的小朋友都說得挺好的,心想:是不是自己家的小孩沒有人家聰明,所以說得不好。老師跟我們說,小孩剛接觸這個東西,就是要讓他大膽說,大膽想,讓他自己主動開口去講,哪怕他說得再不通順,我們都要鼓勵他說,適當地引導他說,家長不要著急。
有了幾天的說寫經驗,聽了老師這番話,我讓他自己先認真構思,然后再說。即便這樣,他說出來的還是會有不少漏洞,但是我們做家長的不會過多干涉他,我會讓他自己檢查一遍,看看哪些地方不通順,再引導他修改。
記得有一次說寫主題是“做水果拼盤”,我問他想做什么樣的水果拼盤,他說想做一個火山爆發(fā)式的水果拼盤。我們準備了兩樣水果,紅色火龍果和黃桃。他把紅色火龍果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擺成高山,說那是噴發(fā)中的火山,然后他把黃桃切成一個圓形,做成太陽。事后我問他是怎么想到這個主題的,他說噴發(fā)中的火山熱氣可以形成雨云,讓天氣變得更涼快,夏天就不會那么熱了。
平時,我管他比較嚴,不讓看電視。記得有一次說寫主題是“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他講了一個小馬寶莉的故事,是一部關于友情的動畫片。他說得挺好,我沒想到他的觀察力那么強,把每一只小馬的性格都說得清清楚楚。這件事讓我知道,知識來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隨著說寫的不斷累積,他變得更自信了,說寫得越來越好。而我也了解了自己的孩子,他想象力挺豐富的,觀察身邊的事物很用心,也細心,只是有時我們大人過多地干涉,束縛了他的想象和行動,束縛了他的語言表達。這讓我反省,希望以后能好好跟他溝通,好好引導他,也希望他能夠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
(作者系全職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