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楊
摘 要:繪本,外來語,稱圖畫書,又名畫出來的書,是以繪畫為主,配有少量文字的書籍。繪本內(nèi)容大多淺顯,用簡練大方的插畫、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孩子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從而激活孩子的想象。繪本內(nèi)容的最好發(fā)揮就是繪本活動。
關鍵詞:繪本美術;課堂;教育
但是,繪本活動并沒有正式納入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只是美術課程其中一種形式。所以,在課外活動,尤其是公共場館的活動中,添加繪本活動會為兒童的成長提供新形式,繪本活動會讓兒童熱愛藝術,增廣見識,提升視角和想象力。
一、公共社會資源支撐的課外化繪本活動對德育教育的影響。
我喜歡稱繪本為“幼兒的電視機”。研究表明,兒童的觀察力在3歲左右就發(fā)展區(qū)域成熟,繪本活動的趣味性和新鮮感極大程度彌補了兒童的童年缺陷。兒童容易通過跳躍性強的繪本中學會觀察與模仿、感知與行動。優(yōu)秀的老師就需要挖掘出藝術背后的意義,而不是單純的傳授技巧。公共文化場館的工作人員對藝術的認識是源自于生活和實踐,他們更容易找到一些課本外的知識來傳播。
1、文化場館支持繪本活動。利用少兒圖書館平臺,打造幼兒身邊的“藝術館”。按照年齡段、繪本主題、繪本形式、藝術家創(chuàng)作手法對藝術館進行布置,提供“多感官體驗”的幼兒活動場所。在少兒圖書館內(nèi)設置課外活動主題可以更豐富,設計室內(nèi)外活動,例如繪本故事大講堂,藝術家走進圖書館,小小藝術家校外拓展等系列活動。讓兒童在圖書館內(nèi)聽繪本、學繪本、畫繪本,在圖書館外看繪本,想繪本,演繪本。
2、與學校配合,開展繪本活動。繪本活動并沒有正式納入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但是由于它繪畫為主、故事為輔的特性,能很好地融入到學校的語文、英語、美術等課程當中。金華市區(qū)的站前小學,已經(jīng)率先結(jié)合課程,開展繪本活動,老師都被學生們上交的繪本所折服。
3、利用文化公共服務平臺。良好的公共服務平臺是面對市民開放,給市民朋友提供文化便利的。例如我市的婺劇院、文化館、青少年宮、城市展覽館、文化宮等,文化場館的目的就是把文化傳遞出去,讓文化普及。文化場館的普及工作都是針對青少年或者是成人的居多,但是場館工作人員也盡量的將普及年限低齡化。
二、繪本活動的延伸以及對未來活動策劃的設想。
1、繪本活動的形式應該多樣化,一般幼兒園會利用輔助材料幫助繪本活動的順利完成。老師會觀察幼兒活動區(qū)域,滲入幼兒游戲思想,用色塊、色感、色差等去刺激孩子的藝術細胞。
雖然繪本活動課并沒有作為一門專業(yè)課程在課堂上呈現(xiàn),但是繪本已經(jīng)通過社會各組織機構匯聚到各年齡層中。那么,繪本用自己獨特的觸角去感染孩子,讓孩子們在自己的“電視劇”中找出合適的人物形象。通過擬人化的“演繹方式”,讓兒童在細節(jié)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劇本。而繪本中的多語言、多學科,讓他們在記憶力最好的年齡,對知識點進行拓印,在今后的素質(zhì)教育中,會顯得更容易接納?,F(xiàn)階段的繪本活動局限性比較大,在繪本活動中,不停地有新鮮的知識點刺激到孩子的思維,孩子們才能真正對繪本的內(nèi)容進行剖析,從而衍生出了新的火花。
2、幼兒繪本活動的目的是建立在繪本設計者的原畫中所體現(xiàn)的,繪本設計者會用一個通俗易懂的目標來繪制內(nèi)容。而美術老師的目的就是通過課程設計來挖掘繪本背后的故事,讓繪本更豐富,更富有想象空間。為此,我小組成員依托本單位的公共文化場館,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讓公共文化場館的繪本活動全面拓展開。
3.繪本教育的推行也在實行多樣化,繪本作為公認的親子共讀的最佳讀物,在繪本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上,幼兒繪本活動除了傳統(tǒng)的繪本美術和繪本歌舞劇外,繪本戲劇也逐漸登上了教育的舞臺。而在幼兒園推行繪本戲劇教育充滿了豐富的價值。一是在固定場所推行繪本戲劇能刺激幼兒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繪本戲劇的實施過程中,兒童的天性能得到全部的釋放,這種釋放是基于孩子的原生家庭帶出的教育成果。在想象力的空間世界中,他們可以自行創(chuàng)造人物性格,演繹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角色形象。二是在戲劇創(chuàng)作的過程是肢體和思想的聯(lián)動過程。幼兒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教師會給兒童加以肢體上的引導,而這種引導是在戲劇原型的基礎上進行衍生和創(chuàng)造,通過肢體和思想的“對話”,啟發(fā)他們對于戲劇教育的認知,激發(fā)他們成為舞臺上具有表演魅力的“小明星”。三是戲劇活動的成果展示可增強兒童的成就感,從而增強兒童的思想教育的提升。通俗易懂的來說,只有多動腦才能提高腦活力,在創(chuàng)造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可以表演,按照兒童的性格分出不同的角色,建立起不同的自信。在整個戲劇演出的參與過程中,團隊意識也在增強,品德和學習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三、總結(jié)
美國教育科學院做過一個有5萬多畢業(yè)生參與的問卷調(diào)查。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什么知識最有用”,結(jié)果頗感意外。畢業(yè)1-5年的學生答案是“基本技能”,畢業(yè)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畢業(yè)11-15年的結(jié)論是“人際關系”,而畢業(yè)16年以上的則提出:藝術最有用。那么藝術的作用體現(xiàn)在哪里?英國教育部有這樣一個說法:他們培養(yǎng)的孩子的標準,要有優(yōu)異的學術成績,有出色的體力技能,有杰出的藝術修養(yǎng),還要有良好的公民意識。這里的“藝術修養(yǎng)”可不是學生畫得多好,這不是他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而運用美術這一工具發(fā)現(xiàn)自我、表達自我,這才是他們想要傳承給孩子的樂趣。
中國兒童原創(chuàng)繪本多為學習秉持"寓教于樂"這一宗旨,針對0~8歲兒童,以應用程序和紙質(zhì)圖書為主要載體,從人格教育和智力開發(fā)兩大方面著手。而文化公共場館作為事業(yè)單位服務群眾,應該增加服務的活動來支撐課外教育。以少兒圖書館為例,圖書館為繪本活動提供校外課堂,少兒館圖書資源廣,繪本數(shù)量多,更新快,適合為繪本活動搭建平臺和媒介。
研究表明,藝術是需要以圖像為主要媒介來喚醒的,繪本作為兒童自主閱讀書籍之一,以童話學的藝術和智慧,極大刺激了幼兒的想象力。正是因為繪本中的邏輯思維能力,它們給兒童提供了想象力的媒介,兒童通過美術游戲、美術活動幻想出全新的故事,當兒童積累了足夠的想象力,就會激發(fā)出全新的故事,這時候他們對繪本故事本身的故事和背景就會有全新的認知,在提高智力的同時,也提升了情商。
所以,繪本教育投射出去的實際意義也不言而喻了,對于家長來說,藝術造詣并不再是花錢買的,而是通過不斷地實踐,讓孩子們自主創(chuàng)造的。這區(qū)別于傳統(tǒng),但更優(yōu)勝于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