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凡,孟凡楊
(河南省婦女干部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3)
在河南省婦女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省委書記王國生強調:“全省廣大婦女要自強不息,適應社會進步和時代要求,與時俱進,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各級婦聯組織要更好地發(fā)揮黨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引導全省廣大婦女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中國夢和中原建設上來?!毙碌臅r期、新的形勢對婦女干部隊伍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客觀要求。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以及中國婦女十二大精神,掌握新時期婦女工作重點,提高婦女干部整體素質和履職能力,各地市也都開展了相應的基層婦女干部培訓[1]。那么婦女干部對培訓的看法如何?培訓的內容是否符合當下需求?面對這些問題,研究婦女干部培訓的現狀,發(fā)現其存在的難點,對當下的婦女干部培訓進行反思,是非常有意義的。
河南省婦女干部學校是河南省婦聯直屬的婦女教育及培訓機構,先后培訓了婦女干部、婦女工作者和女性專業(yè)技術人才共30多萬人次,年均開展村級婦女主任、科處級婦女干部培訓3000人次,為我省各級各類婦女干部、女職工及女性專業(yè)人才培訓作出了突出貢獻。學校于2011年成立了河南省婦女培訓中心,在提升我省城鄉(xiāng)婦女的素質和能力方面繼續(xù)發(fā)揮引領作用。目前,河南省婦女干部學校已經發(fā)展成為我省唯一一所集婦女干部培訓、幼師培訓、繼續(xù)教育、中專學歷教育和全日制高中教育于一體的女性人才培養(yǎng)基地。2016年學校成立婦女理論研究中心,3年來一直致力于婦女研究、婦女發(fā)展等工作。中心人員多次利用外出授課的機會,對參加培訓的基層婦聯干部進行問卷調查,以期發(fā)現婦女干部培訓的熱點、難點及問題,為不斷改進課程作貢獻[2]。學校有著長期培訓的經驗與課程體系,一方面,學校實行“雙元制”招生,組織了一系列婦女培訓與技能項目培訓,涵蓋家政、養(yǎng)老、西式面點等相關專業(yè);另一方面,學校組建相應的教師團隊,在河南省各地市舉辦干部培訓班,進行授課及專題報告等,課程涵蓋婦女工作、婦女維權、婦女素質、婦女發(fā)展、領導科學、陽光心態(tài)、婚姻家庭、女性形象等方面。
為了更好地改進培訓課程,我們對婦女干部培訓的現狀、熱點以及難點進行了調查分析。學校教師團隊經常利用赴各地市講學的契機進行系列問卷調查和訪談活動。今年上半年,學校在平頂山、新鄉(xiāng)、三門峽等市縣進行了問卷調查,最后得到有效調查問卷共計450份。總體數據構成如表1所示:(1)年齡構成。基層婦女干部主要以中年為主。其中,41-50歲的基層婦女干部占比最大,為54%;31-40歲的基層婦女干部,占比為32.2%。(2)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本科、大專學歷,有效占比為83.9%,婦女干部的整體文化水平和素質較高。(3)政治面貌。占比最多的為中共黨員,有效占比為81.3%。
表1 樣本基本情況
針對所得問卷數據進行分析,得到如下結論:
數據顯示,基層婦女干部參加培訓的積極性非常高,對于參加培訓的態(tài)度,選擇積極主動參加的人數占85.5%。婦聯基層干部對參加培訓的認可度非常高,在問題“通過參加培訓,對您提高個人素質和能力方面的作用”中,選擇“非常大”的占比為62.9%(如表2所示)。從事婦女工作時間較短的干部對培訓需求最大,從事婦女工作年限1—2年的有效百分比為35%;其次是從事婦女工作3—5年的,有效占比為23.6%。從事16年以上婦女工作的人數較少,占比為11.4%(如表2所示)。由此可以看出,參加培訓的主力軍基本都是從事婦女工作時間較短的干部,10年以上的婦女干部較少,工作時間較短的婦聯基層干部對于培訓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
表2 培訓的作用
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婦女干部目前迫切需要增強的能力前三名分別是:協(xié)調溝通能力、心理輔導能力以及應對突發(fā)事件能力。而這三種能力也是互相聯系的,提升心理輔導能力可以幫助婦女干部在與女性群眾溝通時更好地把握女性群眾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可以幫助婦女干部在應對突發(fā)事件時,更好地處理事件以及穩(wěn)定群眾的情緒。同時,心理輔導能力和應對突發(fā)事件能力也都離不開協(xié)調溝通。人與人的交往,說到底就是一個反復溝通的過程,雙方溝通順暢了,就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關鍵的時候甚至可以“化干戈為玉帛”。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感情的紐帶,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身為領導干部要號召人、發(fā)動人、說服人、鼓舞人[3]。和婦女群眾打交道,跟她們說貼心的話而不是官話,善用語言,可以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從而達到預期的領導效果。綜上,我們不難看出,對于基層婦女干部來說,提高協(xié)調溝通能力和和溝通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而且實用的。
對于基層婦女干部來說,最受歡迎的培訓方法是:集中講授法和現場參觀法。其中最喜歡參加的培訓方式是外出參加培訓和當地組織的專題講座報告。而兩者相較,外出參加培訓是更受大家歡迎的培訓方式。究其原因是參訓者可以暫時遠離原來工作崗位,擁有較為連續(xù)完整的學習時間,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課程內容的學習當中。對于培訓時采用的教學方法,最受歡迎的依然是比較傳統(tǒng)的兩種,一種是偏向理論型的集中講授法,一種是偏向實踐的現場參觀法。調查得到的數據大部分都是同時選擇兩項的,所以更多的參訓者希望接受的培訓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類型,如果無法兩全其美,那么集中講授法是更受歡迎的(如表3)。
表3 受歡迎的培訓方法及方式
調查問卷的數據顯示,影響婦女干部參加培訓積極性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工作忙沒時間和組織沒有安排(如表4)。組織上沒有相應的制度化、系統(tǒng)性、周期性的安排,會導致很多婦女干部在有學習需求時,得不到及時的、精準的滿足,致使她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很難自如地應對;另外一種情況是當有培訓課程可以參加時,許多基層婦女干部由于工作繁忙,培訓時間與工作時間相沖突而不得不放棄參訓機會,這樣就會對婦女干部的能力提升帶來一定的阻礙。這也直接印證了我們前面的分析——之所以目前較受歡迎的培訓方式是外出參加培訓,就是因為這種方式滿足了她們心無旁騖參加培訓的需求。當然,這也說明了婦女干部對有規(guī)劃且學習時間完整的培訓的需求是很大的。
表4 影響培訓積極性的原因
婦女思想政治引領是為黨爭取婦女人心、匯聚婦女力量的一項要求很高的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作為社會的“半邊天”,女性的思想政治狀況、群體心理動態(tài)、價值取向等情況對家庭和社會都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因此勢必要加強新時代下對婦女的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在表5中,“您認為婦聯在引領婦女聽黨話跟黨走方面存在什么問題”的選項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為“活動沒有吸引力”,其次是“婦女參與熱情不高”。
表5 婦女思想引領方面存在的問題
由此可知,一方面,為提高婦女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的針對性,應及時開發(fā)相應的培訓課程,加強婦女干部在思想政治引領工作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另一方面,新時代婦女思想的深刻變化和利益訴求的多元化使得長期以來傳統(tǒng)的婦女干部培訓課程相對單一的問題越來越凸顯。如何豐富課程設置,開發(fā)符合婦女干部社會需求、能為促進婦女發(fā)展助力的課程,是我們當下面臨的一項迫切而艱巨的任務。
所以,在新形勢下,我們要在守正中實現新發(fā)展,在創(chuàng)新中實現新突破,想方設法把婦女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到婦女心坎兒里。要讓引領者成為她們的親密朋友,讓引領目標成為她們的價值追求,讓引領內容成為她們的精神食糧,讓引領途徑成為她們的生活方式。
從教學、科研實踐情況來考察,當下婦女干部培訓的師資隊伍整體結構與水平和婦女干部培訓實際需求之間的矛盾還是較為突出的。首先,目前活躍在一線又能獨當一面的培訓教師大多是60后,教師隊伍年齡斷層問題嚴重。未來五年左右,隨著這批經驗豐富的教師的退休,教師數量將會出現嚴重不足,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制約婦女干部培訓的一個障礙。其次,婦干培訓和學歷班的常規(guī)教學不同,要求培訓教師有較為豐富的經驗、較為廣博的學識和很強的控場能力,授課既要有思想性、知識性,又要有趣味性,如果培訓“不抓人”,這些參訓的學員就會玩手機、說閑話,甚至抬腳走人。也正是因為培訓授課難度大,使得很多青年教師有畏難情緒,不敢輕易涉足這個領域[4]。
因此,在新的師資力量還未能滿足培訓要求的情況下,學校師資隊伍的建設依然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當然,婦女干部培訓人才隊伍的建設是一項長期、艱巨、持續(xù)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校雖然歷史悠久,從事婦女干部培訓的時間較長,但面對不同時代、形勢以及不同的培訓需求,我們的人才培訓隊伍尚存較大的可提升空間,這也是我們今后工作中應持續(xù)面對并重點解決的問題。
如果培訓不結合婦女干部的實際需求,只是為了培訓而培訓,那么培訓的意義和價值就會大打折扣,也很容易造成培訓內容與實際工作脫節(jié)。對于基層婦女干部來說,培訓內容必須是符合需求的、接地氣的、實用的,否則就是紙上談兵。因此,提高婦女干部培訓質量,應該加強需求調研,結合組織需求、崗位需求和干部需求,以期達到培訓的精準定位??梢岳妹看瓮獬雠嘤柕臋C會,發(fā)放調查問卷讓參加培訓的學員進行填寫,用得到的數據來分析了解參訓人員對課程的反饋,同時為學校課程設置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不同地市以及不同年份的數據,也可以實現橫向和縱向的對比,形成系統(tǒng)的資料。
問卷調查顯示,婦女干部參加培訓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工作能力以及更新知識。而在問題“您目前迫切需要增強的知識”中,出現頻率比較靠前的有:婦女素質能力提升、婦女兒童維權、婦女思想政治引領。同時,這也是《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章程》當中對婦女干部所提出任務的第四條和第五條。在問題“您認為婦女地位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提高”中,排在首位的是“經濟”。2015年9月27日,習近平主持全球婦女“促進婦女全面發(fā)展,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主題峰會時,就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fā)展提出四點主張,其中第一條就是:推動婦女和經濟社會同步發(fā)展。制定科學合理發(fā)展戰(zhàn)略,確保婦女平等分享發(fā)展成果,推動廣大婦女參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因此,在后續(xù)階段的培訓當中,應根據婦女干部的現實需求,著重加強關于婦女素質能力提升、婦女兒童維權、婦女與經濟等相關課程的開發(fā)和普及[5]。
一是要加強教研建設,完善學校的培訓團隊。針對培訓教師年齡斷層的問題,提前謀劃,合理規(guī)劃培養(yǎng)年輕教師,優(yōu)化年齡結構,為學校婦干培訓教師隊伍補充新鮮血液。教研方面應以婦女干部的培訓需求為中心,提升學校的培訓實力,推動課程研究和精品課程建設,帶動校內培訓教師的成長與進步。同時也要多開發(fā)參與式培訓課程,從學校教師多年從事培訓的教學經驗來看,參與式培訓課堂反饋效果最好,深受學員歡迎,在目前現場參觀培訓法還無法較為廣泛開展的情況下,參與式教學是可以讓學員體驗感好的教學方法之一。當然,參與式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這更需要加強教師團隊的建設。
二是要加強信息化教學手段。雖然對于基層婦女干部來說,最喜歡的培訓方法仍是較為傳統(tǒng)的集中講授法,但是過于傳統(tǒng)的培訓方法難以保證對學員的吸引力。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人們須臾不離的隨身物品,因此多在培訓課堂中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運用新媒體和智能設備增強對參訓者的吸引力,是今后需要不斷開發(fā)和嘗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