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怡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小學北校區(qū)依托少先隊活動,聯動家、校、社會,同時整合學科、網絡、社會等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開展能讓學生心中產生共鳴的“紅色教育”課程,引導學生在知行合一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
少先隊活動課是國家規(guī)定的必修課。《少先隊活動課程基本綱要》指出:少先隊活動課程的目標主要由組織意識、道德養(yǎng)成、政治啟蒙、成長取向組成。為了更好地開設具有針對性的“紅色教育”課程,學校以年級組為備課單位分年級開設系列活動課程,這樣,既符合兒童成長發(fā)展的認知水平及規(guī)律,同時又不會給教師增加工作負擔,設計出的活動課程保質保量。比如,在主題為“集結在星星火炬旗幟下,爭做新時代好隊員”的紅色主題活動中,學校各年級都開展了具有設計感的活動,分別是“隊前教育”第一課、“我心目中的大英雄”主題故事分享會、“我和隊旗有約”照片展、“我和我的中國夢”主題演講、“尋訪新時代”雛鷹匯報活動(五、六年級開展的主題活動相同)。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主題設有不一樣的目標與難點,旨在讓每個學生既能有所收獲,又能針對不足有所反思。
“紅色教育”的開展形式須立足實際。比如,在黨的十九大期間,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各校引導學生了解與黨的十九大相關的內容。學校少先隊基于學生視角,以小見大,從實際活動出發(fā),通過校園電視臺采訪,借助現場連線、VCR、沙龍等方式,幫助學生進一步知曉原來黨的十九大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用好學科教材,可以使得政治主題教育顯得更加生動。《歌唱祖國》《時刻準備著》《少年中國說》《歌唱二小放牛郎》等是音樂、語文等學科上的經典篇目。教師可以結合這些篇目,設計“紅色教育”主題活動,這樣既易于學生接受,又能讓他們在活動中產生新的感想。
每年寒暑假期間,家庭輔導員都會結合少先隊“誦讀學傳”“紅領巾尋訪”等活動,組織學生組建雛鷹假日小隊,制訂活動方案,走進社區(qū)、走上街頭開展主題活動。隊員們親身參與以“紅色教育”為主題的雛鷹假日小隊活動,不僅感受到活動的快樂,還學習了許多革命歷史知識,開闊了視野?;顒雍?,學校動員隊員在家庭輔導員的幫助下,將活動的經過、感受、體驗進行整合?;顒佑?,實踐內化,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 年—2020 年)》明確提出,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在“紅色教育”課程中,如何真正引導隊員從紅色基因中汲取道德滋養(yǎng)和文化精髓,成為合格的小公民,是“紅色教育”課程積極探索的命題。在每年學校少先隊員代表大會“紅領巾小提案”征集活動中,很多隊員會結合學校周邊的交通環(huán)境提出相關提案。結合學生意見,學校在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指導下成立了建鄴區(qū)首支少年交警隊。經過學習與訓練后,學校的小交警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有的走入他校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有的走上街頭志愿指揮服務,還有的前往電臺錄制語音提示。
在匯報展示環(huán)節(jié),學校更加注重儀式教育,主要體現在少先隊儀式之中,如“向著太陽·追夢路上——四年級聯合中隊‘紅領巾相約中國夢’系列”主題活動、“集結在星星火炬旗幟下,爭做新時代好隊員”少先隊員代表大會、“踐行八個學會,傳承紅色基因”啟動儀式、“小橙豆成長新紀錄”之一年級集體入隊儀式、“小小少年初長成”之少年交警隊、“追思懷遠祭英烈,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南京市清明主題展示活動、“童聲里的中國節(jié)”南京市端午主題詩會誦讀展示等。一次次主題儀式的洗禮,讓“紅色精神”深深印刻在隊員們的身心之中。
豐富多彩的展示既促使學生內化“紅色精神”,又讓學生心中美好的品德不斷生長。在少先隊員代表大會中,隊員們履行職權成長為學校的主人;在少年交警隊里,隊員們不畏辛苦成長為社會的志愿者;在外出研學中,隊員們認真學習成長為革命先輩的接班人。
為把學生培養(yǎng)成心懷美好品格的新時代好少年,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協同努力助推“紅色教育”課程實施,讓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觸動學生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