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霞浦縣實驗幼兒園 湯穎華
前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尖上?!奔艏埐粌H可以使幼兒安靜下來專心致志地干一件事,還可以使他們練出一雙靈巧的手。手巧與心靈常常聯(lián)系在一起,剪紙正是幼兒手、眼并用的過程,能有效地促進幼兒小肌肉群的鍛煉及腦神經的發(fā)展。
1.良好的環(huán)境能誘發(fā)幼兒的積極行為。由于小班幼兒平時能接觸到剪紙活動的機會不是很多,于是我將收集來的各類剪紙作品:如照片、實物、圖片,分別布置到活動室的各個角落。餐前活動的動畫片欣賞時間里我也有目的地選擇了一些皮影戲,如《小鯉魚跳龍門》《魚寶盆》等,因為這些動畫形象類似于一張張絕妙的剪紙作品。還專為幼兒設置一個“巧手”投入鍛煉小肌肉的材料,如:夾珠、舀米、釘蘑菇、扣組扣等,從而提高幼兒小手肌肉的協(xié)調性、穩(wěn)定性、靈活性,為學拿剪刀奠定基礎。另外,還發(fā)動家長收集有關的剪紙片,供幼兒欣賞。當幼兒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一張彩紙、一把剪刀,就可以表現(xiàn)千變萬化的自然形態(tài),都對剪紙充滿好奇與向往,紛紛欲試。
2.學習握剪刀、掌握剪紙的正確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書面講解動作要領,更會讓他們覺得無從下手,更加不愿意使用剪刀。我通過游戲的形式將使用剪刀的動作要領編成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的兒歌,幫助幼兒直觀形象地理解方法。例如,在第一次學習剪紙時,我以兒歌“小手變成小手槍,插進剪刀的把手里,張開剪刀的大嘴巴,放進要剪的小紙條,咔嚓咔嚓,閉攏剪刀的大嘴巴”引導幼兒學習剪紙的正確方法,因為是以游戲的形式,幼兒不會害怕剪刀,敢于使用剪刀,比較容易接受剪紙,可以說是在游戲中學技能,趣味之中有提高。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應該有剪紙的機會?!奔艏埢顒有枰康摹⒂媱澕皩嵤┎襟E,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尤其是小班幼兒,如果一開始就讓他剪圓,非但浪費了材料資源,且幼兒無法明確剪紙的要領,繼而延誤學習剪紙的好時機。
第一步:隨意剪。提供舊報紙、剪刀,讓幼兒隨意剪,想怎么剪就怎么剪,只要肯動手剪,就要給予鼓勵。教師利用變魔術的形式,讓幼兒輕松、隨意地去剪,不論剪的大小、形狀,引導幼兒加以想象,說一說自己變了什么。就如幼兒隨意剪了長條形,有的說像面條、有的說像頭發(fā)、有的說像蛇、有的說像皮帶、有的說是一支筆。幼兒的想象力真是天馬行空、五花八門。
第二步:剪直線。直線剪作為目測剪的第一步,是最基本的技能訓練。對于小班幼兒來說,讓他按直線剪,會讓他們覺得枯燥無味。而自主性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愛的一種游戲活動,在游戲中幼兒不僅能充分體驗到自由和愉悅,還是幼兒學習交往、認識自己、鞏固知識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就將剪紙活動貫穿在自主性游戲活動中,該活動形式大大提高了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同時促進了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于是,我就設計了“餐廳”這一情景,讓幼兒當小廚師,請他們用剪刀制作出“各種各樣的食物”。例如:面條和薯條都是廚師用直線剪的方法“烹制”的。最初廚師們烹制的面條有的粗、有的細、有的長、有的短,慢慢地他們的手藝越來越好了。“爸爸”“媽媽”還可以根據游戲需要在家中自己做面條來招待客人。
第三步:剪弧線?;【€對于幼兒來說,難度加大。對于手、眼協(xié)調能力的要求更高。剪紙是一門熟能生巧的技能,需要幼兒花時間反復練習,如果采取枯燥乏味的練習形式,幼兒很快便會對剪紙失去興趣。為此,教師要采用幼兒所喜愛的活動形式幫助幼兒達到練習的目的。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是他們感興趣的,他們就會主動運用感官去看、去聽、去想,主動操作。于是我先設計“小剪刀爬山坡”的情景,先讓幼兒爬一個山坡就是練習剪一段弧線,繼而到連續(xù)“翻幾座小山”。到幼兒能力加強時,結合園本鄉(xiāng)土課程用剪水草、剪海帶的方式讓幼兒練習連續(xù)剪弧線,幼兒進步得很快。
第四步:剪幾何圖形與圖案。當幼兒能較熟悉地使用剪刀后,剪幾何圖形為剪圖案奠定基礎。幼兒在先練習剪幾何圖形時,復習了剪直線、圓形、拐彎的各種剪紙。之后學習剪單個圖案:如蘋果、太陽、梨、蘿卜等,訓練幼兒按輪廓線剪。課改強調學科間的有機整合,我嘗試將剪紙活動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機整合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活動效果。例如結合小班幼兒最喜歡的《拔蘿卜》的故事增加內容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引導幼兒在欣賞故事、表演故事后以“煲蘿卜湯”的游戲鼓勵幼兒動手剪蘿卜圖案等。使他們在獲得經驗的同時,更加喜歡剪紙活動,更富創(chuàng)造的勇氣和自信,使原來單一的剪紙活動成為既有趣又能有機融合其他學科的綜合性活動。
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xiàn)形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所以每當幼兒動手動腦完成一件剪紙作品時,不管他完成得怎樣,剪得像不像,教師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此增強幼兒的自信心。用環(huán)境影響幼兒。我們把幼兒的剪紙作品用來裝飾教室、樓道、櫥窗、展板,并設計版面,為幼兒開辟了欣賞展示的天地,使幼兒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將每個幼兒的剪紙作品通過不同的形式逐一展示。例如:設置剪紙展示墻,專門展示幼兒的剪紙作品,教師要常常鼓勵幼兒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其次,結合主題墻“果園里”,教師可創(chuàng)設各種樹的背景,讓幼兒將剪好的各種水果貼到樹上。當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能美化環(huán)境時,他們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再如:組織幼兒將自己完成的剪紙作品生生互相贈送,還可以師生之間互相交換,并且還可以送給其他班的小朋友,在這種行為下幼兒互相交往的能力得到提高,每當他人投來羨慕的目光時,更加激發(fā)幼兒更自信更努力地完成更多更好的作品。另外,鼓勵家長與幼兒在家一同完成難度較大的剪紙作品,親子間的互動,既加深了親子間的感情,又可以幫助幼兒掌握一些細致的剪紙技能,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剪紙水平。經過一年的學習,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剪紙活動在培養(yǎng)幼兒耐心及細心結合、動手與動腦結合的同時,也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小班幼兒正處于人生求知欲望最旺盛的啟蒙階段,在小班時期開展剪紙活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應把握這一時期,充分挖掘幼兒的潛能,進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使剪紙活動真正發(fā)揮作用,讓幼兒智慧的火花在指尖上跳躍,做指尖上的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