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百玲
流行數(shù)據(jù)調查指出,乙型肝炎患病率一直呈遞增趨勢,具有反復發(fā)作、進展性特點。其中,中老年人占比較高,且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重,老年患者占比持續(xù)升高。失代償期肝硬化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終末期表現(xiàn),患者有門脈高壓以及肝性腦病等表現(xiàn),且TNF-α、TGF-β1發(fā)揮重要作用。為了促進患者病情控制,延長患者生存時間,需積極治療。既往治療中,多采取保肝、利尿等綜合治療手段,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癥狀體征,但是整體效果并未達到預期。為了提高老年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療預后,本院在保肝等綜合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前列地爾治療,預后效果良好,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2019年本院收治的82例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②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診斷標準;③>60歲;④無前列地爾等藥物禁忌;⑤患者意識清楚,知情配合。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②酒精性肝炎等其他類型肝炎疾??;③傳染性疾病患者;④精神方面疾病患者;⑤拒絕配合參與、中途退出患者。將患者根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男25例,女16例;年齡最小61歲,最大72歲,平均年齡(68.5±3.0)歲;病程最短2年,最長9年,平均病程(6.0±2.3)年。觀察組男27例,女14例;年齡最小61歲,最大71歲,平均年齡(68.3±3.3)歲;病程最短3年,最長8年,平均病程(6.0±2.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基礎治療,包括保肝、利尿、對癥支持等,持續(xù)治療4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前列地爾(10 μg)+葡萄糖注射液(5%、100 ml)靜滴1次/d,持續(xù)治療4周。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腹腔積液深度、腹圍、24 h尿量、TNF-α、TGF-β1水平及Child-Pugh積分、肝腎功能指標(ALT、ALB、SCr、BUN、PTA)水平。參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級標準評分,包括肝性腦病、腹腔積液5個項目,總分5~15分,分數(shù)與病情呈正比關系[1]。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前后腹腔積液深度、腹圍、24 h尿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腹腔積液深度、腹圍、24 h尿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腹腔積液深度、腹圍、24 h尿量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TNF-α、TGF-β1水平及Child-Pugh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TNF-α、TGF-β1水平及Child-Pugh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TNF-α、TGF-β1水平及Child-Pugh積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肝腎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ALT、ALB、SCr、BUN、PT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ALT、ALB、SCr、BUN、PTA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腹腔積液深度、腹圍、24 h尿量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腹腔積液深度、腹圍、24 h尿量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TNF-α、TGF-β1水平及Child-Pugh積分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TNF-α、TGF-β1水平及Child-Pugh積分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表3 兩組肝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肝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腹腔積液情況明顯,需積極治療,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質量[2]。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失代償期肝硬化發(fā)病與肝功能障礙、門靜脈壓力升高等因素密切相關,所以治療上需積極改善門靜脈高壓狀態(tài)、腎臟灌注血流,保護肝細胞膜完整性,預防腹腔積液臨床癥狀,從而延緩疾病進展[3]。前列地爾是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劑,有降低腎血管阻力、提升循環(huán)血容量、促進蛋白質合成、擴張肝腎微血管以及改善肝、腎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從而促進損傷后肝功能恢復,改善腎功能狀態(tài)。所以,在常規(guī)保肝等綜合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前列地爾可以進一步提升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療預后,促進患者病情轉歸[4]。韋志平[5]研究指出,前列地爾治療老年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可促進患者臨床癥狀以及肝腎功能改善,治療效果顯著,且具有安全性。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腹腔積液深度、腹圍、24 h尿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腹腔積液深度、腹圍、24 h尿量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TNF-α、TGF-β1水平及Child-Pugh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TNF-α、TGF-β1水平及Child-Pugh積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ALT、ALB、SCr、BUN、PT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ALT、ALB、SCr、BUN、PTA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配合前列地爾治療合理,進一步促進了老年患者病情控制、改善,預后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前列地爾治療可有效改善肝腎功能、血清TNF-α、TGF-β1水平,符合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老年患者疾病治療需求,輔助基礎綜合治療,可以促進患者癥狀體征改善,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