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辛琛臣
楊斯盛(1851—1908),號錦春,上海浦東蔡路青墩人。楊斯盛父母早亡、勤奮好學,后承建外灘江海關北樓一舉成名,時稱工界偉人、營造泰斗,被人稱為“近代建筑營造業(yè)的一代宗師”。楊斯盛幼年遭失學之痛,壯年以朗朗誦讀為樂,晚年則立捐產興學之志。為了興學,楊斯盛在宗祠設義塾,將上海一所別墅改為廣明小學,翌年,增設廣明師范講習所。并在浦東六里橋購地40余畝,興建浦東中學。著名學者胡適,對楊斯盛的人格和“毀家興學”之舉,十分贊賞。他在《四十自述》文集中,開卷第一篇就是《中國第一偉人楊斯盛傳》。胡適先生曾應邀為浦東中學題詞:“楊公發(fā)愿為國家造人材,諸位同學應該發(fā)愿把自己鑄造成器?!?/p>
咸豐元年1851年,出生于上海浦東的楊斯盛,因為父母早逝,家境貧窮,不得不在13歲時出來謀生。楊斯盛雖然年紀小,干起活來手腳麻利而且樂于助人。雖然沒讀過書,但楊斯盛很聰明,不放過任何學習機會,而且總跟洋人打交道,竟然還學會了英文。學習讓楊斯盛的眼界放寬,隨后,他用打工積蓄開了一家楊瑞泰營造廠,因為努力肯干,公司運營良好。
光緒十六年,清政府重建上海海關,因為建筑難度大,同行竟然沒有敢來投標的,反而有幾家外國公司前來投標,這件事對楊斯盛觸動很大,知識匱乏太可怕。此后,楊斯盛通過努力終于中標,并親自督工建造,海關終于建成,是當時上海最顯赫的西式建筑。1893年海關順利完工,成為當時外灘標志性建筑。為此楊斯盛成為上海建筑業(yè)的領袖,他開了華人和外商爭奪大型建筑承包權的先河。
楊斯盛躋身于上海灘富豪之列,而且在建筑業(yè)口碑極佳,許多業(yè)務紛至沓來,但楊斯盛并沒有馬上接手其他業(yè)務,反而投資辦起了學校。其實楊斯盛早已心懷愛國救國之志,他在自家宗祠里設立私塾,招收貧窮子弟入學,不收任何學雜費。楊斯盛深有感觸地說:“小時候條件不好,沒有機會讀書,好在自己有機會彌補,才得以將生意做大,沒有知識寸步難行。我現(xiàn)在有能力,讓失學的孩子們有書讀,而讀書就得建學校,這樣才能將知識傳播出去。”雖然不被理解,楊斯盛依然堅持。
1904年,在上海公共租界梅白克路,楊斯盛出資興建了廣明小學和廣明師范講習所。為了讓學校越辦越好,楊斯盛特意請來當時知名學者黃炎培助教。1905年,楊斯盛又在上海浦東購地建校,前后出資共計16萬兩白銀。
楊斯盛如此大手筆建校,引來社會各界諸多猜疑。有好事者紛紛傳言,楊斯盛如此下血本,是沽名釣譽,為以后進入政界鋪路。于是,有位學政官員在視察學校之后,準備將楊斯盛捐資辦學之事奏請朝廷獎勵。楊斯盛卻笑著說:“我辦學難道是為了獲得高官厚祿嗎?”學政官員不解地問:“不圖當官那為了什么呀?”楊斯盛意味深長地說:“我就是喜歡聽讀書的聲音?!?/p>
1907年,上海私立浦東中學終于建成,黃炎培被聘為首任校長。隨后,楊斯盛又出資12萬兩,為學校添置諸多設備。為建浦東中學,楊斯盛前后捐資達30多萬兩,占其家產總值三分之二,而楊斯盛的家庭生活卻極其簡樸,家人為此取笑他是“毀家興 學”。
楊斯盛“毀家興學”終有成就,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浦東中學與上海中學、蘇州中學、揚州中學并稱“江南四大名?!?。上海浦東中學迅速躋身于名校行列,享有“北南開,南浦東”的盛譽。楊斯盛以“勤誠”兩字為校訓告誡并勉勵師生們,他說:“第一是勤,學生是中國的主人翁,擔當中國未來的一切事業(yè),要有精神和體魄上的擔當,全看我們能不能勤,不勤就永遠沒有希望。第二是樸,繁華奢侈,是樸的反面,凡是貪享受、愛繁華的人,永遠沒有希望。人心不能兩用,自古成就事業(yè)者,不管做學問,還是從事實業(yè)的,無不專心致志。”
許多優(yōu)秀學生如歷史學家范文瀾、羅爾綱,中國會計之父潘序倫,物理學家、中國兩彈一星元勛王淦昌,電子學家、空間系統(tǒng)工程專家陳芳允,翻譯家、文學家葉君健,文學家馬識途,著名導演謝晉,海內外院士級科學家20余位等都是從浦東中學畢業(yè)或結業(yè),從而成為國家棟梁。學校也培養(yǎng)了一大批赤心報國、勇赴國難的革命志士,何挺穎、胡也頻、殷夫、鄧拔奇、王長庚等14位烈士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美麗整潔的校園里,朗朗的讀書聲清脆悅耳,傳得很遠很遠,曾經對楊斯盛捐資辦學而極盡誹謗的人,終于明白了楊斯盛的“喜聽書聲”并不是戲言,世上唯有讀書聲才是最美妙悅耳的。
楊斯盛終其一生捐資辦學,自己卻從不插手學校事務,而且對家人也立下規(guī)矩:“楊氏子孫不得干涉校產校務。”真正做到只喜聽書聲,決不沽名釣譽,在所有捐資興建的學校里,沒有一所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生命不息,辦學不止。1908年,楊斯盛病重,卻還牽掛學校發(fā)展以及學生費用問題,他對黃炎培說:“余于校務無所憾,未能悉免諸生學費,茍?zhí)旒儆嗄?,以余在工商業(yè)上之信譽,歲入且巨萬,誓必悉以付吾校及其余公益?!秉S炎培為此感慨地說:“楊先生毀家興學,一切為了教育,沒有一絲一毫為個人立名。”1908年4月30日楊斯盛積勞成疾,不幸辭世,享年57歲。黃炎培為他題寫墓碑“靜聽書聲”,希望楊斯盛在另一個世界里,能繼續(xù)聽到讀書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