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錫
作為班主任,只有了解和尊重學生,學會聆聽,在說話時注意場合,換位思考,并且講究說話的技巧,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更好地教書育人。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教育的藝術首先是說話的藝術?!笨梢娬Z言是教育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身為一班之“主”,尤其不能忽視說話的重要性。俗話說:“一句話讓人笑,一句話讓人跳。” 說話是一門學問,一種藝術?!皶f話”的班主任,就像一把金鑰匙,一下子就能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鎖;“不會說話”的班主任,則像一把錘子,只能在門上砸下累累傷痕,卻不得入內。班主任的一句話既可以拒學生于千里之外,使學生永遠關閉心門,又可以似一顆啟明星,溫暖學生心靈的港灣,照亮學生前行的路程。因此,作為班主任,說話時要注意技巧,要講究說話的藝術性,要運用自己的口才,才能獲取學生更多的合作與支持,才能使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那么,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會說話”的班主任呢?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要想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必須建立在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找到溝通的目標,使溝通更有效。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同,使他們愿意敞開心扉。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 “每一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擴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識到的那樣,連我不曾教過課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彼裕瑦蹖W生就要從學生的“心”出發(fā),把他們當作自己的朋友,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就像朋友間相處需要學會聆聽一樣,班主任在和學生的溝通過程中,也需要傾聽學生的想法。一方面,學生在傾訴的過程中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另一方面,班主任在聆聽的過程中也了解了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但是,只有真誠的聆聽才能得到學生的回應。一旦學生發(fā)現(xiàn)你沒有用心在聽,那么傾訴就會中斷、心門也會關閉。因此,班主任需要在聆聽的過程中,用關懷的目光注視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關注,并且給予學生肯定的眼神,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甚至可以通過自己的表情變化來表達與學生的共情,使溝通順利進行下去。
記得我剛工作那幾年,特別在意自己作為教師的威嚴,對于課堂上違反紀律的情況絕對是零容忍的態(tài)度。有一次,我在講課,第一排角落里有個學生在講話。我用眼神提醒了她好幾次,她還是我行我素。我就請她起來回答問題,她站在那一句話也不說。我跟她說課堂上不要講話要認真聽講,然后讓她坐下。結果她也倔脾氣起來了,還是站在那一動不動。我們倆就這樣僵持著,整個教室的空氣瞬間就凝固了。課后,我把她請到了辦公室,問她到底怎么了,如果對我有意見可以直說。她也直言快語地告訴我,我當眾點她起來回答問題很明顯就是想讓她出丑,所以她很生氣。這時我才意識到剛才我的舉動傷害了她的自尊心。以后再碰到類似的情況,我都會走到學生的身旁,小聲地提醒他要認真聽講,不要影響到其他同學,然后課后再找他聊天進一步了解情況并引導教育。每個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和好學生一樣,所謂的差生也有自尊心,甚至更強烈。他們會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們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肯定,害怕當眾丟臉。 如果班主任當著其他老師或同學的面,批評犯錯的學生,就會使挨批的學生覺得沒面子,很容易激發(fā)他的逆反心理,把他逼向自己的對立面,導致問題復雜化。相反,如果換位思考,在心理上置于學生的位置,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驗他們的感受,從中領悟怎樣說話才能達到最佳教育效果,學生大多會樂意接受班主任的批評教育。 例如回憶一下自己的學生時代,如果犯錯誤了會是怎樣的心情?班主任用什么方式批評教育自己,自己最容易接受,甚至會被感動?班主任說哪些話,自己最反感、最容易產生對立情緒?當然,換位思考之后,還要選擇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來推心置腹。心理學家認為,人與人在不同場合交談,結果會有較大的差別。我的經驗是最好選擇相對安靜、溫馨的地方與學生進行談話,比如校園的一隅、小花園的亭子、操場的林蔭道等等。千萬要避開喧鬧的教室、人來人往的走廊、公開的辦公室等場所。
3.1 通情達理,觸動人心。
現(xiàn)在的學生往往自我意識很強,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不理解古人的師命難違,也不接受師生間“你講我聽,你說我做,你管我服”的關系。因此,作為當代班主任,要想自己的話學生愛聽,就要把話說到學生心坎里。一方面,你要讓學生明白事情的利害關系,擺事實講道理來說服他;另一方面又要以“感染”取代“灌輸”,大打感情牌來打動他。在處理問題時,只要有情有理,就會得到學生的認同,從而順利開展工作。無論在什么場合,一定要充分尊重和相信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與他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保持心靈上的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以激發(fā)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及自覺性。就拿我的班級為例,新生入學的時候,大家剛從中考的緊張氛圍中解脫出來,進入要求自主學習的高職,節(jié)奏變緩了,課余時間變多了,很多人都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安排時間。這時,如果我老生常談地去講學習的重要性,苦口婆心地去勸學生抓緊時間,那么等于是紙上談兵,收效甚微。于是,我請來了以前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給新生作講座。一方面介紹一下現(xiàn)在醫(yī)院對護士的要求,讓大家可以樹立職業(yè)目標并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另一方面分享一下當初的學習經驗,讓大家可以借鑒并指導自己的學習。這些學姐們所說的事實和道理可比班主任的話更有說服力,也更有影響力。學生們有了目標,掌握了方法,也就不再彷徨,學習效率也提高了。
3.2 恰到好處,點到即止。
話多不如話巧。長篇大論的說教,只能是揚湯止沸。說話要能切中要點,簡明精到,有的放矢,有醍醐灌頂之效,才能讓學生心悅誠服,引以為戒?!叭藷o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何況是學校里這些還自稱“寶寶”的學生們。如果班主任一味地采取長篇大論式的批評教育,或者用簡單粗暴的手段,以勢壓人,那么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滋生對抗情緒,以后班主任的工作就更難開展了。但是,如果能用巧妙的方式來提醒他,就比直接說出口要溫和的多,而且不會引起他的反感,往往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在說話時一定要注意措詞。我與學生說話,不喜歡用“你、你們、他、他們”,而喜歡用“我們、大家、咱們”。很明顯,前者人為地把老師和學生分開了,后者則把老師和學生融為一體,更有助于拉近心靈上的距離。英語里常說“Dont judge.(不輕易評判)”,千萬不要給學生定標簽,不要隨意評價學生。有時候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傷害,而且這種傷害是直擊心靈的,一旦造成,再想彌補就難了。同樣的,一句簡單的鼓勵的話語,也可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3.3 談吐幽默,如沐春風。
生活中,人們往往喜歡與幽默的人相處;教育中,幽默的班主任往往更受學生歡迎。
前蘇聯(lián)著名詩人米哈依爾·斯維特洛夫曾說:“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币驗樗兄诶鼛熒g的距離,調節(jié)師生之間的氣氛,使師生溝通更輕松。在工作中,班主任時常會遇到一些難題,如“早戀”、“宿舍矛盾”……如果火冒三丈,一板一眼地說教,要求學生言聽計從,那么他們往往充耳不聞,無動于衷,而聰明的辦法就是用幽默來化解。幽默的語言用于正面教育,勝過空洞直白的說教;幽默的語言用于批評教育,勝過粗暴的訓斥。幽默是吹開學生心扉的一縷春風。
最后,想起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另一句話:“語言是一種最精細、最銳利的工具,我們的教師們應當利用它去啟迪學生的心扉。教師的語言,是感化學生心靈不可取代的手段。” 每一個成功的班主任,都是說話的高手。都說醫(yī)者父母心,我覺得師者朋友心。只有尊重學生,試著走進他們的內心,創(chuàng)造和諧輕松的氛圍進行交流,運用說話的藝術讓他們愿意和我們分享成長中的喜怒哀樂,才能和他們成為朋友,更有效地傳道授業(yè)解惑。
(作者單位:無錫衛(wèi)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