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殘荷滿塘的日子,我來到白蓮河。
這不是出游的理想季節(jié),卻能在沉甸甸的秋后盼望下一個春天。
出門前,我上網(wǎng)搜索,蹦出“我們十幾個在50多年前參加過白蓮河水庫建設的老人,想去那里看看。從武漢出發(fā),行、食、宿怎么安排好?希望白蓮的朋友詳細說說。謝謝了”,留言樸實卻扣人心弦,我能想象這些老人重回當年建設工地的愿望,那是縈繞心頭多年的情結。
“黃河之水天上來”,白蓮河源頭在大別山。山脈南麓黃梅尖與云峰頂對峙,溪水自此飛流直下,分東、西兩支穿山越畈,在英山縣境內匯成兩河口,一路奔騰,至“白蓮”處,水庫大壩如彩虹橫空出世,攔河為湖,水天浩渺。庫水擦過水輪機組葉輪,又一分為二暢泄,在浠水縣蘭溪鎮(zhèn)匯合后奔入萬里長江,不長也不短的148公里流程,留下寫不盡的傳說故事。相傳一對戀人被河隔在兩岸,姑娘思念心切,越河相會,葬身滔天洪水,水面浮起潔白蓮花,為紀念這位“白蓮仙子”,人們便以白蓮河名之。大壩下游一座跨河石橋,一頭連著浠水縣白蓮鎮(zhèn),一頭連著羅田縣白蓮鄉(xiāng)。兩相望,情難卻,彼此相擁白蓮河,日夜傾聽水唱歌。
白蓮河泛濫極兇悍,史載“洪水橫溢,民多溺斃”“赤地如焚,餓殍載道”。白蓮河水庫建在河谷狹窄、水流湍急的“石險灘”,1960年大壩崛起,庫區(qū)180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水流變得溫順起來,撲向她的懷抱,12.28億立方米的庫容,位居鄂東首庫,從此“水來成災,水去就旱”成為歷史。顧不上歇腳,我登壩入庫,一石一土壘起來的大壩,像歷史臺階,印刻當年建設者的足跡。乘船入庫,大壩漸遠。青山如黛,煙波浩渺;湖光瀲滟,碧水清澈;島嶼點綴,漁舟蕩槳,庫邊灘涂濕地不時有白鷺或翔或立,陽光把山、水、岸映耀得層林盡染,好一派旖旎風光、魚米之鄉(xiāng)。水庫管理人員說,幾年前可看不見這般景象。那時一味追求開發(fā),靈秀的白蓮河被污染,庫汊遭侵占,湖面被分隔,網(wǎng)箱密如蛛網(wǎng),水葫蘆瘋長,白天庫區(qū)飄蕩著魚藥怪味兒,夜晚靜聽水葫蘆噼里啪啦地裂響,航運功能癱瘓,劣五類水質令人望而卻步,庫區(qū)像癌癥病人有氣無力地呻吟,一度是全國最亂、最臟、最差的水庫之一,水庫管理局負債運行,艱難度日。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綠色決定生命,治理白蓮河迫在眉睫,必須改變現(xiàn)狀,讓水清岸綠,飛鳥有巢,魚蝦有灘,恢復原生態(tài)?!蛾P于綜合治理白蓮河》的人大代表建議案成為“一號建議案”。庫區(qū)涉及3個縣9個鄉(xiāng)(鎮(zhèn))87個村,弊病積累30多年,積重難返,令人憂心。壯士斷腕,背水一戰(zhàn),湖北省黃岡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上級水利、林業(yè)等有關部門頂層設計,水生態(tài)綜合治理全面展開,25個頑疾列出清單,現(xiàn)場分解,責任到人。岸上確權劃界,明確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非法小水電全部拆除,污染企業(yè)關停,家畜禽養(yǎng)殖場搬遷;水上全面清理,打撈水葫蘆,拆除網(wǎng)箱,還原庫汊,執(zhí)法隊伍和水庫閘口統(tǒng)一管理,嚴禁非法捕撈,實行禁漁期制度。水庫大壩發(fā)電灌溉,副壩釋放生態(tài)流量,溢洪道排泄洪峰,上岸漁民轉產(chǎn)就業(yè)……不久,白蓮河生態(tài)系統(tǒng)修復,庫區(qū)水位抬高,水庫水質達標,白蓮河被列為綠色發(fā)展生態(tài)保護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國家濕地公園。有筆前后對比的賬:水庫東、西干渠10座小電站取締前,年總耗水4億多立方米,浪費驚人,水庫近30年基本都在90米左右的死水位運行,小電站取締后,庫水位長期保持在100米上下,經(jīng)濟效益提高,水庫濕地系統(tǒng)恢復,上游庫區(qū)10萬人生態(tài)利益得到保護,下游灌區(qū)50萬畝農(nóng)田及50萬人民生命財產(chǎn)和京九鐵路、大廣高速等交通大動脈有了安全保障,浠水縣80萬人吃上干凈衛(wèi)生的白蓮河水。
壩端“一庫兩站”獨特設計令人嘆為觀止。老電站依舊默默奉獻,新建的抽水能電站仿佛一座巨大的地下宮殿,4臺可逆式抽水蓄能機組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年發(fā)電量近10億千瓦時,在系統(tǒng)中擔負著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和事故備用等任務,對于消納風電等間歇性可再生能源,保障電網(wǎng)安全、經(jīng)濟、穩(wěn)定運行具有非凡意義,不愧“綠色工程、美麗電站”之譽!
水庫還建立了庫長制,市長任市級庫長,白蓮河工程管理局局長及涉庫三縣政府縣長任縣級庫長。白蓮河國家水利風景區(qū)被評為“湖北秀美水利風景區(qū)”,全國水利風景區(qū)建設管理會議推介白蓮河庫區(qū)綜合整治經(jīng)驗做法。湖北蓮水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應時而生,新購回的6條畫舫游船今年“五一”投入運營,游客乘船飽覽白蓮河秀美風光,庫區(qū)群眾共享白蓮河生態(tài)保護綠色發(fā)展成果。尤令人欣喜的是,白蓮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項目展開后,如今水庫水面、庫岸灘涂濕地及周邊的生態(tài)公益林總面積已達6653.75公頃,其中濕地面積5544.19公頃,濕地率達83.32%。濕地公園內魚類、鳥類、陸生脊椎動物繁育興旺,各種植物生長茂盛,好一座人水和諧的人工庫塘濕地。漫步其間,蕩舟其上,水面碧波萬頃,波光粼粼;兩岸草木蔥郁,青翠欲滴;田野牛兒安然吃草,庫邊垂釣者悠閑揮竿,水面時有水鴨拍翅,游人恍入仙境,流連忘返。
庫區(qū)浠水有“記者縣”之稱,上千浠水籍記者散布全國各地,除歷史文化淵源外,鼓舞著一代又一代浠水人奮發(fā)進取的是聞一多追求理想義無反顧的精神風骨,還有白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氣節(jié)。離水庫不遠有座“十里荷塘”生態(tài)休閑觀光園,夏日一望無際的荷花競相開放,爭奇斗艷。白蓮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項目2019年春通過省級初評,不久將迎接國家驗收,我想,那時白蓮河這束盛開在鄂東大地的蓮花,一定宛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鮮艷,以寬闊的胸懷和嬌美的姿態(tài)迎接每一位客人,而那些從武漢歸來的當年參加水庫建設者,在回味修庫建壩的激情歲月時,也會為今天這般美麗景象所陶醉,衷心贊美白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