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 荷
記得奧克塔維奧·帕斯說過這樣一段話:“瘋子劈開宇宙,向他自己的體內(nèi)跳去。他頃刻間失去了蹤影,被自我吞咽?!菒凼且粔K磁鐵,整個世界吊掛在他身上。萬物蘇醒,沖破硬殼,展開雙翅,自由飛翔?!痹姼柙谖铱磥硎窃娙祟I悟生活的一種本領。如果生活中缺少了詩歌,那必將是暗淡無光的。詩歌又是宗教,召喚著一個人的靈魂。由此,詩歌寫作是一種精神昭示。
讀安徽桐城詩人王妃的詩歌,我想到了帕斯。一看這本詩集的書名,就有強烈的中年意識。很自然地勾起讀者閱讀下去,在柴米油鹽中,詩人如何找到詩意。
春天的午后,窗外鳥聲玲瓏,陽光明媚,我認真地讀這本詩集。并沉浸在王妃營造的詩意里,同為中年女性,有很多感同身受。人到中年的矛盾、困惑,在詩歌中觸動著我。
詩集《我們不說愛已經(jīng)很久了》是現(xiàn)實主義題材的作品。詩的原點系于愛情和婚姻。似有碎冰摩擦發(fā)出的聲音,把我們帶到現(xiàn)實婚姻中,瑣碎的俗世,是不是沒有了詩意,在詩人眼里,好像一切的美好盡在詩外。詩歌里更多涉及的是婚姻中的一些不和諧,不甘心的聲音。
王妃善于觀察生活,從私人生活或者司空見慣的大眾現(xiàn)狀中,尋找書寫的題材,彰顯自己藝術的靈感,把獨特的感受和領悟用詩句表達出來。王妃的詩多是關于日常生活和愛情,她的詩正如她本人一樣,有著學者的雋永內(nèi)秀。詩歌是清醒曲,而非催眠術,有明顯的個人意識。敘述明白曉暢,語言干凈剔透,對白與質(zhì)疑是來自生活,不荒謬不夸張,真實可信。王妃從日常事物入手,不動聲色地觀察,態(tài)度孤決而冷傲。落筆用力,筆鋒犀利,完全具備成熟詩人的腕力與氣魄。
愛情
我確信她曾經(jīng)來過。
像閃電,照亮我,
也毀滅我——
風一吹,一堆灰燼就散了
我無法用時長來計算她的美
那瞬間的恍惚
那凌空高蹈的虛無和激蕩……
在萬物榮枯的縫隙里
獨自綻放的,那妖冶的花啊
而她最終還是死了。她的凋謝
仿佛也是一場表演——我親眼目睹
她血跡斑斑
倒在我必經(jīng)的路上
但有時,我感覺她似乎還在
那未流完的最后一滴血
還在我的血管里狂奔
如米沃什一樣,寫作里面有一種世俗性和及物性。我稱王妃為新批判現(xiàn)實主義詩人。“而她最終還是死了”“她血跡斑斑”,詩句是尖銳的,刺痛你,刺痛現(xiàn)實的神經(jīng)。直搗病灶,真實地描摹出赤裸裸的愛情婚姻生活。女性內(nèi)心的失望和孤獨長期困擾著中年。但好在這首《愛情》的落腳點,有最后一句,我讀到時,似乎內(nèi)心也被點燃了。那種不甘心不罷休,如石縫里探出身子的小草,倔強韌性。
尼采說:“只有不斷引起疼痛的東西,才能留在記憶中?!蓖蹂鸟娉峙c莊重,反倒讓其詩歌展現(xiàn)出極大的爆破性與感染力。王妃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生命情感融入詩行,使詩在噴薄而出的過程中,擁有了飽滿的生命力。
中年的生活,柴米油鹽,悲歡離合,誰不是嘗到了百般滋味,瑣碎的日常生活有無奈,有沉痛,也更具隱忍。人到中年,愛在我們體內(nèi)千轉(zhuǎn)百回,悲喜交集。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關于愛情和婚姻,王妃詩歌寫出了大部分中年女性的心聲。既有個性,又有共性。她的詩歌里有隱形的他,在遠方可望而不可及,如每個女子心中的英雄。這英雄是我們在塵世的信念,或者是寬袍大袖的書生,或者是一棵樹,一只水鳥,給人以力量和信心。
略薩說過,愛可以豐富一個人的人生,愛是非常私人化的,雖然愛情被人們津津樂道,但是很難對愛有準確的描述。簡而言之,愛最好是去體驗。里爾克也曾說:“詩不是情感,詩是經(jīng)驗。促使我由抒情的表現(xiàn),轉(zhuǎn)向經(jīng)驗的開掘和感悟。”現(xiàn)實場景在我們面前展開,情感隨詩歌的脈搏跳動,我們王妃的《暖》《流浪漢》等詩,把人物形象刻畫得細致入微,詩句呈現(xiàn)出攝像頭的影像畫面,借助的不是抒情,而是敘述一層層推進:“想打電話給某個人,罵一罵他”,一種痛感躍然紙上。
這就是王妃寫愛情婚姻的態(tài)度,毫不含糊,那種精準,似庖丁解牛,一刀下去,有張愛玲式的捉筆姿勢。我最欣賞的是她的真誠,不遮掩。對人性的剖析,對親情的記錄,保持著清醒和冷靜,閃爍著智性,又有爆發(fā),又有隱忍。
我們從哪里理解和釋放愛。王妃的詩歌中我注意到了,從內(nèi)心出發(fā),在日常的語境中完善自我和內(nèi)心的修煉。這些詩歌看似是個人的內(nèi)心獨白,帶有個人意識,但卻又切合了中年女性的感情意識和生命意識。有在場感,在困惑中又尋找突圍。常常把針扎下來,一針見血。
我能給你看的,是我臃腫的白天
臃腫的中年:一個臃腫的身軀,拖著
一張倦怠的臉、沉重的四肢,和堆積的脂肪
晃動在文件、會議、菜蔬、清水里
笨拙地晃動。
最后,癱倒在床上……
——《飛行記》
中年的臃腫、倦怠、沉重、笨拙、晃動,癱倒。王妃把女性沉重的生活和盤拋出。但接下去的部分,詩人決絕地拋棄了自己的肉身,著黑衣,做一只輕盈的不死鳥。飛行,飛行。詩人不甘心被有形或無形的東西拖著,渴望心靈的游弋和飛揚,將生命引向高處。
好的語言是會撞擊靈魂的。王妃的詩歌中那種疼痛感,閃爍著自己的刀鋒,可以說是咄咄逼人的。王妃的詩歌里常常出現(xiàn)悖論,她喜歡將反義詞成對使用,如禁錮與自由,激情與空虛,生產(chǎn)與損耗,遇合與分野等等。詞語對比排列。這是不是一種心理暗示,讀者自有論斷。語言是詩歌的外衣,又隱含著內(nèi)在,常給人驚奇驚艷之感。王妃常把主體經(jīng)驗放進詩句里,把生活經(jīng)驗活生生地搬到紙上,“一邊是絕望,一邊是希望”,在時間的河流上,欲罷不能。但也寫得內(nèi)斂含蓄,王妃懂得如何審視和表達。
王妃的詩歌遵循自己的美學,形成一種積極的詩藝,在婚姻的對立面、生活的困頓中尋求和解。那些信仰與狂歡,上升與下墜,現(xiàn)實的迷亂和夢中的向往交織在一起。她把她個人意識里的東西或聲音,通過詩句強有力地傳遞給我們,詩人有恰切的表達,讀者有多重認領。提供一種新的解讀意味,對詩歌賦予生活煙火,讀者有深刻的精神回聲。王妃在詩中停留的時間不多,更多的是帶給讀者的震撼,讓讀者的腦海里開出不同的花,結(jié)出不同的果實,也許這是一首詩直抵讀者內(nèi)心的媒介。
我在夢中寫詩,送給我愛的人/我給詩取名為:蜜蜂。/我不寫它的勤勞、它的翅膀,它的刺,/我只想寫到深入——/“只有深入,它才能探知/花的真味”;/“也只有深入,這朵花才會決定/如何給予”。
——《夢》
寫作有感而發(fā),但這首詩與其他的詩歌不同,王妃有意捉住“夢”這個場景,在詩中放入了思想和呼吸。一層一層深入,有場景感,更有哲思。讀來,遐想聯(lián)翩。但《夢》里的隱秘表達,讀者自有各自的解讀。王妃有時大刀闊斧,有時又筆觸細膩。把靈魂深處的孤寂,美的不可抵達,愛情的秩序史,格局的力量,隱忍地表達,自有另一番味道,體現(xiàn)了一種中年女性自省、自信的一面。
中年女性精神上的饑渴,使詩句有難以名狀的引力。詩行簡潔坦率,絕望與希望隨時翻轉(zhuǎn)。王妃說,“詩歌沒有根治的功效,它只是提供了一種自救的方式和緩解的可能。原來學著愛自己,猶如遭遇愛情,為了那瞬間的覺醒,卻要付出一生永無休止的體內(nèi)斗爭?!笔堑?,與婚姻愛情的博弈,更是與自己的博弈。照顧好內(nèi)心里那深藏的火焰,那永遠不熄的光。
用一束情詩,來對抗衰老。王妃給自己,也給中年女性提供了自救的方式。她的節(jié)制內(nèi)斂、沉靜優(yōu)雅,體現(xiàn)了詩人在處理情感書寫上的適度,很好地貫徹了自己的美學主張。她認為:“詩歌是一面魔鏡,在它的面前我愿意現(xiàn)出原形;詩歌是從現(xiàn)實圈囿突圍的出口,只有靜心的人,才會在黑暗中看到那一線光明。如果沒有詩,我就安靜地坐著?!?/p>
修心,與自己和解。作為中年女性,王妃自己常以步行來沖淡生活給予的重壓,也在書寫中獲得一種平衡。蹲下身子看紫花地丁在陽光下盛開。自然的美會消解工作帶給她的困擾,因而使身心獲得一種自足,一種平衡。詩歌亦具有排毒養(yǎng)顏的功效。專注一項活動讓你可以忘記一切,冥想可以清空心念中的雜碎,讓自我回來安居,最后找到內(nèi)心的恒定。
是的,中年階段有諸多困惑,工作辛苦,家事繁瑣,愛情已不再保鮮,令女性朋友疲憊。王妃始終認為愛的意義在于喚醒。她正是用詩歌這種藝術,喚醒愛。她用文字點燈,為中年女性輸送光芒和溫暖。
當愛你的人還沒出現(xiàn),就好好愛自己?!叭绻銢]有哭過,你的眼睛就不會迷人?!?/p>
附:王妃的詩(二首)
中年賦
我盡量保持端正的坐姿,任夜色
爬上眉梢,掛上厚厚的霜
將墨色窗簾輕輕合上,我好想睡
文件夾、水池里的碗筷、兒子的作業(yè)本
還在耳邊,發(fā)出窸窣的響聲
像家鼠鳴出的警報
有時,我真的想:不管了
我這就倒下去了,你們別想用什么詞語
來撐開我的眼皮!我真的
真的想睡,卻越來越不敢睡。盡量保持
端正的坐姿。即使順應人間的意志
躺下來,也是睜著眼睛做夢、囈語
偶爾,在凌晨
三兩點鐘,從記憶里驚出、盜汗、潮熱
“虛胖的中年”,在枕邊人起伏的鼾聲里
既得安慰,又得恐懼
我們不說愛已經(jīng)很久了
省略姓氏。有時也會省略名字
直接說噯或者嗯
爭吵,或者不理不睬,但不影響在餐桌邊
圍坐、就餐、叮囑孩子
在擰滅臺燈之前,把明天再次認真地算計一遍
最后,用呵欠的尾氣拖出一個長音——
“睡吧”
省略“晚安”,省略所有的肌膚相親。
若是寒夜,就在各自的被窩里想念
空調(diào)、電熱毯、暖手寶、熱水袋……
這些能散發(fā)熱氣的名詞,會讓冰涼的被窩和身體
慢慢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