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盛基
文學(xué)戲劇大家汪曾祺大名鼎鼎,然而在“沒大沒小”的家人眼里,他沒什么“地位”,就是一個會做飯的老頭兒。每當做好飯,他就會扎著圍裙跑到陽臺,扯著嗓子沖在樓下玩耍的孩子們大喊:“吃飯嘍!”
他寫作也像做飯一樣,寫出的每一篇文章都先招呼家人“品嘗”,提出修改意見。比如小說《寂寞和溫暖》,寫了一個人雖然被打成右派,卻得到了很多人幫助的故事,字里行間充滿了人間的溫暖,結(jié)局也很美好。
寫好后,他照例先讓家人過目。家人看后,給他提出了意見:“現(xiàn)在人家都在寫傷痕文學(xué),寫苦難,寫傷痛,你卻寫得這么溫暖,太另類了!跟不上潮流,得改?!?/p>
按照家人的意見,他進行修改后又拿給家人看。家人看了仍然不滿意:“怎么還是這個調(diào)調(diào)啊!不行,再改!”
結(jié)果,他一連改了六次,都沒得到家人的認可。不過,家人太了解他了,他就是個暖色調(diào)的樂天派,雖然經(jīng)歷過灰暗時期,但從沒覺得黯淡,再逼他也不可能寫出那些傷痕累累的文字,所以只好隨他了。不久,《寂寞和溫暖》問世。
汪曾祺就是這樣豁達的一個人。他常說:“人應(yīng)該多看美好的東西。一棵樹有枯枝,有敗葉,有凋零的花。如果以此便認定生活殘酷,也很難享受生活的樂趣。別忘了,它們都曾美好過?!?/p>
(張小飛? 摘自《濱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