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娟
(馬鞍山宏海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安徽 馬鞍山 243000)
西方藝術起源的問題就像《俄狄浦斯王》中的“斯芬克斯之謎”,讓諸多學者深陷其中,對于西方藝術起源的爭論也從未停止過。當前已經(jīng)有十多種有關西方藝術起源的研究成果,但是西方藝術起源究竟是出于人類本性的模仿還是出于宗教信仰的刻畫,受原始社會史料記載量不足的限制,無人得到確切的答案。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對于西方藝術起源的思考就是毫無意義的,其是引導藝術教育深入發(fā)展的關鍵,也是揭露人類發(fā)展歷史的重要依托。本文重點分析四類主流西方藝術起源的研究成果,結合原始社會的生活以及勞動背景,進一步探究西方藝術起源。
關于西方藝術起源的研究,最早始于古希臘雅典城邦時期,亞里士多德是“西方藝術起源于模仿”這一理論的提出者。他從哲學角度出發(fā),認為模仿能力是人們孩提時就有的天性和本能。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并沒有形成完善的審美,加之原始時期的藝術表現(xiàn)載體大多是刻在巖石上的壁畫,壁畫內容多是對現(xiàn)實的反映,有的是牲畜,有的則是女性的身體,具有一種質樸的美,是對母系社會的模仿和記錄?!澳7抡f”在后期的發(fā)展中也得到了達·芬奇、狄德羅以及車爾尼雪夫斯基的認可和繼承,影響了整個文藝復興時期,也對啟蒙主義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影響[1]。
西方藝術起源的“模仿說”具有很高可信度,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的“意識是物質的反映”這一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藝術是意識的客觀表現(xiàn)形式,是意識的載體,也是對物質的反映。在原始社會,人們還沒有形成對物質“加工”的觀念和意識,所以其藝術形式更像是對現(xiàn)實社會的模仿。藝術起源的模仿說在當今依然有著極大的藝術價值,藝術教育和教學也是讓學生從模仿開始,無論是達·芬奇畫雞蛋,還是文學藝術中的寫實主義,歸根結底都是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一種模仿,這與西方藝術起源相契合。
西方藝術源于勞動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與恩格斯的“勞動是一切人類活動的第一個基本條件”的理論不謀而合。西方早期藝術形式有詩歌、舞蹈、音樂等,這與人類勞動場景相契合。想象一下,原始社會人們在勞動過程中因為敲擊石頭或者其他材料而發(fā)出了悅耳的聲音,然后進一步開發(fā)了他們在勞動過程中的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這便是西方音樂的起源;詩歌則是出于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在勞動過程中的交流需要,所以詩歌都相對簡單,用詞簡潔;舞蹈則是原始人在勞動過程中將勞動動作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在勞動間隙娛樂身心的活動。無論是詩歌、音樂還是舞蹈,都起源于原始社會人類勞動中出現(xiàn)的萌芽。從馬克思主義理論角度來看,“勞動說”具有很高的可信度[2]。
英國人類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藝術起源于巫術”的理論,認為原始藝術文化的發(fā)展與原始宗教巫術活動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lián)系。泰勒基于對原始社會部落生活場景以及文化誕生背景的研究,提出了關于西方藝術起源的“巫術說”。在對原始社會的考古研究中發(fā)現(xiàn),很多史前壁畫都刻在洞穴的黑暗處,且難以接近,這無形中給壁畫增添了一種神秘感。同時,壁畫的難以接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不是簡單的供人欣賞的藝術作品,而是與原始宗教巫術有關的一種象征性的活動或者記錄。這也就引出西方藝術起源于原始社會的宗教巫術需要,人們在洞穴上刻動物形象等是為了祭祀或者祈求狩獵成功,有濃郁的宗教色彩。
西方藝術起源的“巫術說”在一定程度上更為貼近起源的真相,因為藝術本身就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聯(lián)系我國的甲骨文,其最初也是出于人類占卜的需要而被刻錄在龜殼上或者其他動物的骨頭上。甲骨文在某種程度上更像是畫,是古代人類智慧的象征。西方藝術起源于原始宗教巫術的需要,也得到了洞穴壁畫的證實,很多動物形象上都有傷痕,這是因為在原始人的宗教觀念中認為在動物形象上留下傷痕,意味著狩獵活動會取得成功?!拔仔g說”在重新審視西方藝術審美方面具有一定價值和幫助[3]。
法國結構主義學者阿爾都塞提出的“多元決定論”是更為科學合理的關于西方藝術起源的研究,其沒有固執(zhí)的堅持西方藝術起源于巫術還是勞動,也沒有將西方藝術的起源歸結為一個點,而是認為西方藝術的起源是原始社會背景下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是人類各項實踐活動的共同成果。藝術是人類實踐活動的反映,其在發(fā)展過程中會受到來自經(jīng)濟、社會以及心理等多個層面的因素影響,在表現(xiàn)形式上更是具有多樣性,因此一元決定論過于片面。
宗教巫術可能是西方藝術的萌芽,人們出于宗教巫術信仰的需要開始在洞穴上寫寫畫畫,滿足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勞動過程中的各類活動則將藝術活動更為具象化,人們藝術發(fā)展開始從實用轉向審美需求。在這一過程中,西方藝術的萌芽得到進一步發(fā)展,開始從勞動以及宗教巫術發(fā)展需要出發(fā),更為重視人類精神層面的表達以及審美的發(fā)展。模仿說更是出于人類本能的研究,但是在西方藝術起源研究中,僅僅依靠人類的模仿本能并不能產(chǎn)生西方藝術的萌芽,因為這種模仿是沒有意識的。所以,多元決定論認為西方藝術起源是多種社會以及精神層面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產(chǎn)生的,相對更為科學合理。西方藝術的起源是受到當時當?shù)氐纳鐣蛩赜绊?,同時也基于人類精神覺醒,是在人們有意識地反映社會、記錄事物以及利用文字或者圖形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逐步誕生的,是人們情感交流的需要以及分享意愿的體現(xiàn)。在多元決定論背景下的西方藝術起源研究,能夠引領我們在藝術文化創(chuàng)作過程中更為重視創(chuàng)作元素的整合,更為關注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履行藝術創(chuàng)作服務社會、反映社會的歷史使命。
西方藝術發(fā)展是與西方社會歷史發(fā)展共同推進的漫長的歷史,無論是原始社會時期的洞穴壁畫,還是在中世紀的宗教繪畫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大量雕刻作品,無不彰顯著那個年代的歷史和文化,無不反映出那個年代的精神風貌,更是時代經(jīng)濟與政治的寫照。關于西方藝術起源的說法有十幾種,將西方藝術起源歸結為勞動、宗教、人類本能的模仿等,這些西方藝術起源理論對今天的藝術教育教學都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從其發(fā)展的起源出發(fā),也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展開學習。例如,從模仿說出發(fā),可以鼓勵學生在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注意觀察生活,增強藝術作品的寫實性。從勞動說出發(fā),則是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與實際相聯(lián)系,從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獲得靈感。從宗教巫術出發(fā),則是可以鼓勵學生對比三大宗教不同的建筑以及繪畫風格,體會建筑等藝術對人類精神世界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