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忠 廣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
乒乓球運動集健身、競技、娛樂為一體,具有球體小、速度快、變化多、趣味性強、不受人群性別年齡限制等特點,經(jīng)常練習乒乓球能有效預防近視眼、發(fā)展靈敏、協(xié)調(diào)、應變能力等身體素質(zhì),培養(yǎng)機智、沉著冷靜、頑強拼搏等心理品質(zhì)。因此,乒乓球項目在高職院校是一門熱門的選項課。然而由于乒乓球技術性比較強,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又是一項比較難的項目。把乒乓球打上臺容易,打好乒乓球卻不容易。由于教學資源和條件的限制,體育教師自身教學方法水平的束縛,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難以給學生展示出具有較高水準的動作技巧[1]。加之學生的運動基礎差距大,每個人對乒乓球喜愛的程度與乒乓球水平不一樣,因此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課教學不能再采用傳統(tǒng)的示范——練習——示范——練習等一刀切的教學方式。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加大教學輔助手段及輔助器材的運用,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為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進而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一)學生乒乓球技術水平不均衡,差異較大,學生運動量得不到保障
乒乓球?qū)儆诖蟊婍椖?,但高職學生對乒乓球技能掌握水平不均衡。學生的技術基礎及運動素養(yǎng)也存在巨大的差異,傳統(tǒng)的課堂中,學生通過模仿教師的動作,再通過自己的徒手動作練習就開始上臺練習對有基礎的同學來說尚可,但是對于一些沒有基礎的同學或是球感較好,但動作形成了錯誤的動力定型的學生來說上臺配合練習困難較大。在對練的過程中學生撿球的時間甚至要超過練球的時間,因此對學生繼續(xù)學習的積極性打擊較大。此外學生對練如果達不到強度,運動量就難以得到保障,學生掌握一門技術就更加困難,最后出現(xiàn)出力不出汗的體育課,學生的鍛煉效果不佳。
(二)教學基礎設施不足,教學中強調(diào)實戰(zhàn),忽視理論教學
由于高職院校大都采用選項課教學模式,因此班級人數(shù)較多,大班教學對學校教學基礎設施提出了較高要求。然而現(xiàn)實中,許多高職院校的基礎設施條件無法滿足正常教學。許多學校并未給學生提供球拍,球臺數(shù)量也有限,因此導致許多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容易突出實戰(zhàn),學生在課堂上盲目的輪流進行實戰(zhàn)練習,不利于學生新的技術動作動力定型,但對一些錯誤的習慣動作則會越練越偏,甚至導致運動損傷。此外對理論的忽視,也使學生的意識難以跟上,對乒乓球技戰(zhàn)術的領悟不夠深入,因此學生的進步程度也難已達到理想的效果。
(一)加大軟軸練習器的投入與運用。如圖1 所示,軟軸練習器的種類大致分為4 種。在傳統(tǒng)乒乓球課堂中,體育教師在教授新技術時,一般先給學生展示正確的示范動作,然后要求學生跟著教師做示范動作。但是由于學生對動作的空間感覺較模糊比如擊球點的把握,因此容易造成學生在徒手揮拍的過程信馬由韁,懶散怠慢,為了揮拍而揮拍。引用軟軸練習器,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還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技術動作原理。另外,練習器多樣形式,還可以增加學生彼此之間的交流與默契,配合乒乓球步法的練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量,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練習積極性,也保證了學生運動強度。這類器材適用于剛接觸乒乓球,對乒乓球技術動作還未完全動力定型的學生,同時也適用于有一定基礎的學生的步法練習。
(二)抗阻力揮拍練習器,包括拉力繩及重球拍練習等。如圖2 所示。圖中的球拍比傳統(tǒng)球拍要重得多,但是尺寸較常規(guī)球拍差別不大。無論是重強拍還是拉力繩的練習目的就是給學生練習時增加一定的阻力,增加學生的肌肉記憶與反應,同時也提高學生的揮拍速度。抗阻力揮拍練習練習器的運用適用于基礎較好的學生,也適用乒乓球?qū)m椛眢w素質(zhì)的教學與訓練。
圖1
圖2
(三)發(fā)球機教學與多球訓練系列器材運用。如圖3 所示。許多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課教學已經(jīng)將發(fā)球機引入了教學過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發(fā)球機教學與多球訓練無論是在技戰(zhàn)術學習的初級階段還是提升鞏固階段都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手段。研究顯示多球訓練法的教學效果在單項技術、組合技術、學生力量、速度素質(zhì)的促進作用方面均有優(yōu)于單于訓練法[2]。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多球的訓練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如圖3 中所示:多球訓練可以采用多人練習、雙人練習,單人反彈板練習等。
圖3
(四)現(xiàn)代信息化技術的植入與運用融合理論知識學習。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電子化信息技術運用到體育課堂越來越普遍。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體育課程教學中,能夠彌補傳統(tǒng)教育的不足,豐富體育教學資源,改變教師單一的授課模式,進而提升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3]。因此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課教學可以通過拍攝錄相,觀看教學視頻,或者微課、幕課等多種呈現(xiàn)方式給學生全方位的理論與技術講解,一方面有益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我糾錯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更有利于貫徹與時俱進、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原則。
體育教學是高職體育活動的主陣地,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好壞取決于體育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與教學方式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與否。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應加強輔助教學手段與器材的運用,同時各學校應結(jié)合自身學校的特色改造和創(chuàng)新輔助教學用具,豐富乒乓球教學方式與手段,在教學中注意提高學生的練習密度,提高學生的體能水平,加強理論知識的教授與學習。乒乓球教學的輔助教學手段來源生活與訓練,體育教師應注意在平時的工作中善于總結(jié),勤于反思,不斷更新的自己知識儲備,盡可能的提高自己的乒乓球技戰(zhàn)術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