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春
定南縣婦幼保健院 (江西定南 341900)
結腸癌是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疾病,手術是對其的主要治療方法。隨著腹腔鏡手術的不斷發(fā)展,該項技術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應用效果,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已經廣泛應用于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中[1-2]。本研究選取2018年3—10月在我院手術室接受治療的56例結直腸癌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工作,探討手輔助腹腔鏡手術治療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3—10月在我院手術室接受治療的56例結直腸癌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兩組,各28例。對照組男15例,女13例;年齡29~67歲,平均(46.71±4.67)歲。試驗組男17例,女11例;年齡30~65歲,平均(45.87±3.3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初次治療且在術前檢查中通過結腸鏡病理檢查確診為結腸癌的患者;沒有腫瘤轉移以及可耐受麻醉藥物的患者。
排除標準:伴發(fā)全身性嚴重疾病以及不可耐受麻醉藥劑且術后復發(fā)的患者;精神疾病、認知障礙以及無法溝通的患者。
兩組均需要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如血常規(guī)、生化檢查、凝血功能檢查等,通過腹部CT、X線片等影像學檢查明確腫瘤位置,依據(jù)其結果及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制定手術方案;術前3 d,半流質飲食,同時預防性服用抗生素(甲硝唑)直至手術當天,術前2 d,全流質食物,術前1 d,清潔灌腸。
對照組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麻醉滿意后,頭低足高分腿平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術者根據(jù)需求調整電視監(jiān)視器位置及站位,臍部下緣做一小切口,穿刺,置入Trocar,安置斜面鏡頭,并建立氣腹,全面探查腹腔及腹腔臟器,確定無腫瘤轉移后,再次置入3~4枚Trocar作為主操作孔和輔助操作孔,用于置入超聲刀、抓持鉗等器械;超聲刀游離結腸或直腸及其周圍的系膜組織,暴露系膜血管,在血管根部用鈦夾行切斷處理,仔細清掃血管根部脂肪組織、可疑淋巴結,并注意保護輸尿管、十二指腸以及周圍臟器官;完全游離病變腸管后,在上腹或左下腹部開一條輔助切口,直徑約為4 cm,置入保護膜后,將病變腸管拖出體外,切斷并做吻合;檢查無活動性充血后,置入腹腔引流管,清點器械,最后逐層關腹。
試驗組采取手輔助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全身麻醉后,取平臥位,術者站立于患者伸展的兩腿間、臍部旁位置做一繞臍縱切口,作為手動口,手指操作器械并進入腹腔內;輔助手和超聲刀向上移動,依次從降結腸、脾曲、橫結腸左側到乙狀結腸,將直腸乙狀結腸提升至前穹隆頂水平,左輸尿管的連續(xù)可視化為關鍵部分,在距大動脈1~2 cm處結扎腸系膜下動脈,并分離,將其結扎與Treitz韌帶水平;在左半結腸或乙狀結腸水平離斷標本,并在直腸癌上或中段直腸處距腫瘤的下邊緣5 cm處分開切除;通過輔助手切口取出標本,并進一步吻合,進行注氣注水試驗檢查,常規(guī)放置引流管,無活動性出血后,單次中斷縫合線封閉筋膜,并清點器械,逐層關腹。
觀察并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引流量,觀察并比較兩組中性粒細胞數(shù)及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手術情況比較(x-±s)
試驗組中性粒細胞數(shù)、IL-6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性粒細胞數(shù)、IL-6比較(x-±s)
手術是治療結直腸癌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但對于人體而言,手術也是一種應激源,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會對患者的療效產生一定的影響。近年來,隨著醫(yī)療器械的不斷發(fā)展,新型手術方式不斷涌現(xiàn),腹腔鏡已經逐漸取代開腹手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手術治療中。與傳統(tǒng)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有著相似的療效,同時具有切口小、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的優(yōu)點,在臨床手術治療中,大大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3-4]。有學者在實施腹腔鏡手術時,將手插入腹腔鏡內,利用手的觸覺輔助完成手術,不僅保留了以往腹腔鏡技術的優(yōu)勢,還能夠利用手的觸覺,降低手術難度,縮短手術時間[5]。本研究中,手輔助腹腔鏡手術可以通過手動口,讓左手參與腹腔鏡手術中,充分利用手的觸覺以及壓感等,使手術過程更加協(xié)調、有效,縮短了手術時間;手術醫(yī)師還可以通過觸覺,避免鉗夾中的不必要出血,減少術中出血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項手術治療指標,使患者能夠得到良好的手術治療,獲得較好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和霍雄偉等[6]研究結果相似;試驗組的中性粒細胞數(shù)、IL-6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手輔助腹腔鏡手術治療結直腸癌患者的應用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手術情況以及術后各項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