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華 包毅敏 包 蕓 鹿 偉 張超偉 郝藝杰
1.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中醫(yī)學院,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 010030;2.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骨科,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3.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中醫(yī)科,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iabetes mellitus,DM)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經(jīng)成為繼心血管疾病和腫瘤之后,排名第三位的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系統(tǒng)性疾?。?-2]。DM 中90%以上的患者屬于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其發(fā)病率高,病程長,易引發(fā)心腦血管、腎臟、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多種并發(fā)癥,使T2DM 的預防和治療成為研究的熱點;T2DM 的發(fā)病因素多,病理機制復雜,研究發(fā)現(xiàn),其發(fā)病機制與體內(nèi)多種代謝相關酶、血糖調(diào)節(jié)相關信號通路關系密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cated protein kinase,AMPK)、PI3K/Akt、缺氧誘導因子(HIF-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GF)、FoxO、NF-κB 等多種信號通路廣泛參與了血糖的調(diào)控[3-4],使T2DM 的發(fā)病機制成為研究的難點。通過對T2DM 代謝相關信號通路的研究,明確作用靶點,開發(fā)調(diào)節(jié)血糖代謝相關信號通路的抑制劑或激活劑,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中藥治療T2DM 具有多途徑、多通道、多靶點、多效應的優(yōu)勢,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出自《傷寒雜病論》,臨床應用能夠降糖、降脂、減輕體重,能夠改善患者多飲、多食等癥狀,對于T2DM 有較好的療效[5-8]。本實驗采用高糖高脂飼料聯(lián)合小劑量鏈脲佐菌素(STZ)法構建T2DM 大鼠模型,觀察大黃黃連瀉心湯對糖脂代謝的影響,對骨骼肌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過氧化物酶體增殖活化受體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α,PGC-1α)、葡萄糖轉運蛋白4(glucose tRNAsporter 4,GLUT4)表達的影響,探討大黃黃連瀉心湯調(diào)節(jié)糖脂代謝與AMPK 信號通路的相關性,尋找其作用靶點,為臨床應用提供理論和實驗依據(jù)。
SPF 級健康雄性Wister 大鼠40 只,體重(200±20)g,8 周齡,購自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動物生產(chǎn)許可證號:SCXK(蒙)2015-0001,SPF 級使用環(huán)境由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使用許可證號:SYXK(蒙)2015-0001,經(jīng)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飼養(yǎng)于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非屏障室,室溫20℃,濕度50%~70%,光暗周期(12 h/12 h),動物自由攝食飲水;高糖高脂飼料(豬油10%、糖20%、膽固醇2.5%、膽酸鈉0.5%、基礎飼料67%)購于北京科澳協(xié)力飼料有限責任公司。
大黃黃連瀉心湯(根據(jù)《金匱要略》所載的配比劑量,大黃∶黃連∶黃芩為2∶1∶1)購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中醫(yī)院;二甲雙胍(北京利齡制藥廠,生產(chǎn)批號:161014);STZ(美國SIGMA 公司,貨號:SO-130,批號:18883-66-4);大鼠葡萄糖試劑盒(上海榮盛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YZB/滬2624-40-2014);三酰甘油(TG)ELISA 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號:A110-1);總膽固醇(TC)ELISA 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號:A111-1);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ELISA 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號:A113-1);Phospho-AMPKα(Thr172)(40H9)Rabbit mAb(美國CST 公司,批號:CST 2535S);AMPKα Rabbit mAb(美國CST公司,批號:CST 2603S);PCG-1α Mouse mAb(美國CST 公司,批號:CST 2705S);GLUT4 Mouse mAb(美國CST 公司,批號:CST 2823S);AMPKα PGC-1α GLUT4 引物設計合成(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批號:111085660);血糖儀(北京華益靜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878P19904000266);PrimeScript RT 試劑盒(thermo 公司,批號:K1622);BCA 試劑盒(Solarbio 公司,批號:PC0020)。
40 只大鼠適應性喂養(yǎng)7 d 后,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空白對照組10 只和造模組30 只??瞻讓φ战M以普通飼料喂養(yǎng),造模組以高糖高脂飼料喂養(yǎng),4 周后禁食12 h,造模組腹腔內(nèi)注射STZ(25 mg/kg),空白對照組注射等體積檸檬酸-檸檬酸鈉緩沖液。各組按照原方案繼續(xù)喂養(yǎng)7 d 后,禁食12 h,取尾靜脈血,用血糖儀測定空腹血糖(FPG),以FPG≥7.8 mmo1/L 作為T2DM 模型成功與否的判斷標準[9-10],造模組90%達到標準。3 只大鼠造模未成功,再次腹腔內(nèi)注射半劑量STZ(12.5 mg/kg),再以上述指標評估,均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所有大鼠以普通飼料喂養(yǎng)。
將造模成功的30 只大鼠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中藥組、二甲雙胍組、模型組,每組10 只。中藥組以大黃黃連瀉心湯灌胃,按照《動物與人體的每公斤體重計量折算系數(shù)表》折算,給藥量為1 g/(100 g·d),二甲雙胍組按照18 mg/(100 g·d)以二甲雙胍灌胃,模型組、空白對照組予以等體積的生理鹽水灌胃,共4 周。實驗過程中有3 只大鼠死亡,空白對照組、中藥組及模型組各1 只,空白對照組及中藥組大鼠死亡前發(fā)現(xiàn)有鼻及口腔出血現(xiàn)象,死亡后經(jīng)解剖發(fā)現(xiàn)肺中有殘留液體,余臟器未見明顯異常,推測其死因可能是由灌胃手法不當引起,模型組死亡大鼠經(jīng)解剖發(fā)現(xiàn)胃腸高度脹氣、腸梗阻,推測為急性酮癥酸中毒所致。
1.5.1 血糖、血脂測定 分別于藥物治療前、治療4 周后,禁食12 h,取各組大鼠尾靜脈血,用血糖儀測定FPG。實驗結束后,所有大鼠禁食12 h,腹腔注射20%烏拉坦(5 mL/kg)麻醉、處死,腹主動脈取血,離心機3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8 cm,分離出血清,送至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70℃冰箱保存。ELISA 法檢測FPG、TC、TG、LDL-C。
1.5.2 胰腺組織病理學觀察 實驗結束后,切取胰腺組織,浸泡于10%的甲醛溶液中固定,后送至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分子病理學實驗室。胰腺組織沖洗后,梯度乙醇脫水,二甲苯浸泡透明,浸蠟包埋,切片烘干,切片厚度4 μm,進行蘇木精-伊紅(HE)染色。經(jīng)脫臘,水化,HE 染色,脫水,透明后封固,于光鏡下觀察胰腺組織細胞形態(tài),顯微攝影。
1.5.3 RT-PCR 檢測 實驗結束后,所有大鼠取右后肢大腿骨骼肌,保于液氮中冷卻30 min,送至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80℃冰箱保存,進行骨骼肌中AMPKα、PGC-1α、GLUT4 的mRNA 檢測。所有大鼠各稱取60 mg 骨骼肌,研磨、冷卻后,加入Trizol溶液裂解,提取RNA,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RNA 濃度,光密度(OD)260 與OD280 比值在1.8~2.0 之間,以2 μg 的RNA 為基本模板量,應用PrimeScript RT試劑盒,將RNA 逆轉錄出cDNA,以GAPDH 為內(nèi)參,加入AMPKα、PGC-1α、GLUT4 上下游引物,配置PCR擴增體系,反應條件為:94℃×2 min,94℃×2 s,50℃×2 s,72℃×2 s,共40 個循環(huán),每個樣本重復3 次,用2-ΔΔCt數(shù)值來分析AMPKα、PGC-1α、GLUT4 的mRNA 表達量。見表1。
表1 AMPKα、PGC-1α、GLUT4 引物序列表
1.5.4 Western blot 檢測 測定骨骼肌中AMPKα、磷酸化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AMPKα)、PGC-1α、GLUT4 蛋白表達量。所有大鼠各取稱取50 mg 骨骼肌,RIPA 細胞裂解液裂解提取蛋白,用BCA 試劑盒測定蛋白含量后,每組各取50 μg,進行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酞(SDS-PAGE)凝膠電泳,轉移至硝酸纖維素(NC)膜,之后孵一抗Phospho-AMPKα 抗體(1 ∶1000)、AMPKα 抗體(1 ∶1000)、PCG-1α 抗體(1∶1000)、GLUT4 抗體(1∶1000)及內(nèi)參GAPDH 抗體(1∶800),4℃反應過夜,TBS-T 漂洗后,相應二抗工作液(1∶800)37℃孵育,TBS-T 漂洗,使用ECL 發(fā)光顯色液曝光,壓片,顯影并定影,掃描儀掃描圖片,用Image J軟件分析每個條帶的熒光強度值,每組實驗重復3次。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內(nèi)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 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造模后,造模組FPG 顯著高于空白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中藥組、二甲雙胍組治療后FPG 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見表2。
表2 各組治療前后尾靜脈FPG 的比較(mmol/L,)
表2 各組治療前后尾靜脈FPG 的比較(mmol/L,)
注:與空白對照組治療前比較,#P <0.01。FPG:空腹血糖
與空白對照組比較,模型組TC、TG、LDL-C 均顯著升高,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 或P <0.05)。與模型組比較,治療后中藥組及二甲雙胍組FPG、TC、TG、LDL-C 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或P <0.01)。中藥組與二甲雙胍組FPG、TC、TG、LDL-C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各組治療后FPG、TC、TG、LDL-C 比較(mmol/L,)
表3 各組治療后FPG、TC、TG、LDL-C 比較(mmol/L,)
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 <0.05,△△P <0.01;與模型組比較,*P <0.05,**P <0.01。FPG:空腹血糖;TC: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空白對照組:胰島β 細胞數(shù)量多,呈團索狀分布,結構完整,細胞邊界清楚,胞漿豐富,細胞核清晰可見;模型組:胰島β 細胞數(shù)量減少,外形較小,胞漿少,細胞核致密、溶解,出現(xiàn)透明樣變,部分細胞出現(xiàn)空泡樣變性。與模型組比較,中藥組和二甲雙胍組胰島結構較完整,胰島β 細胞數(shù)量有所增加,空泡細胞減少,細胞變性程度較輕,細胞核清晰可見。見圖1。
圖1 各組大鼠胰腺HE 染色表現(xiàn)(400×)
與空白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骨骼肌中AMPKα、GLUT4 及PGC-1α 的mRAN 表達量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或P <0.01);與模型組比較,中藥組PGC-1α、GLUT4 及AMPKα 的mRAN 表達量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或P <0.01);二甲雙胍組AMPKα、PGC-1α、GLUT4 的mRAN 表達量顯著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中藥組與二甲雙胍組AMPKα、PGC-1α、GLUT4 的mRAN 表達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與空白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骨骼肌中PAMPKα、AMPKα、PGC-1α、GLUT4 蛋白表達量顯著降低,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與模型組比較,中藥組P-AMPKα、PGC-1α、GLUT4 及AMPKα 蛋白表達量顯著增高(P <0.05 或P <0.01);二甲雙胍組P-AMPKα、AMPKα、PGC-1α、GLUT4 蛋白表達量顯著增高,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中藥組與二甲雙胍組,AMPKα、PGC-1α、GLUT4 蛋白表達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中藥組、二甲雙胍組P-AMPKα/ AMPKα 顯著高于模型組(P <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5、圖2。
表4 各組AMPKα、PGC-1α、GLUT4 的mRNA 表達比較()
表4 各組AMPKα、PGC-1α、GLUT4 的mRNA 表達比較()
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 <0.05,△△P <0.01;與模型組比較,*P <0.05,**P <0.01。AMPKα: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GC-1α:過氧化物酶體增殖活化受體γ 共激活因子-1α;GLUT4:葡萄糖轉運蛋白4
表5 各組P-AMPKα、AMPKα、PGC-1α、GLUT4 蛋白表達水平的比較()
表5 各組P-AMPKα、AMPKα、PGC-1α、GLUT4 蛋白表達水平的比較()
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 <0.01;與模型組比較,*P <0.05,**P <0.01。P-AMPKα:磷酸化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GC-1α:過氧化物酶體增殖活化受體γ 共激活因子-1α;GLUT4:葡萄糖轉運蛋白4
圖2 各組AMPKα、P-AMPKα、PGC-1α、GLUT4、GAPDH 蛋白表達水平
T2DM 的主要發(fā)病機制為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障礙,在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高血糖和脂代謝紊亂又進一步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并損傷胰島β 細胞功能,這是T2DM 發(fā)病機制中最重要的獲得性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糖脂代謝紊亂與體內(nèi)多種代謝相關信號轉導機制有密切關系,由于AMPK 信號通路對糖脂代謝起全方位的調(diào)控作用,能夠增加骨骼肌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代謝,增加脂肪酸氧化及減少三酰甘油合成,增加胰島素敏感性[11-12],因此,AMPK 一直是DM研究中的重要靶點。
AMPK 作為能量調(diào)節(jié)的關鍵因子,在細胞內(nèi)AMP/ATP 比值升高、上游蛋白激酶等多因素的作用下被激活,使AMPK 具有活性,AMPK 被激活的標志是α 亞基第172 位蘇氨酸(Thr172)的磷酸化,磷酸化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通過磷酸化下游的一系列酶類底物,來調(diào)節(jié)糖脂代謝[13]。PGC-1α 是AMPK 下游的靶分子,AMPK 能夠促進PGC-1α 磷酸化水平,增加它的表達量,來調(diào)控葡萄糖代謝、脂肪酸氧化及減少氧化應激等[14]。骨胳肌是攝取和消耗葡萄糖的主要外周組織,葡萄糖進入骨胳肌細胞需要細胞膜上的GLUT4 直接參與,激活的AMPK 使GLUT4 從囊泡轉運至細胞膜,囊泡與細胞膜融合,才能使被插入細胞膜的GLUT4 用于轉運葡萄糖,促進葡萄糖的攝取量快速增加,降低血糖,因此,P-AMPK 能夠增加GLUT4 的轉位,進而增強肌肉對胰島素的反應[15]。同時,PGC-1α 又通過激活GLUT4 的上游調(diào)控子MEF2C,高效誘導GLUT4 的基因表達,使骨骼肌細胞轉運葡萄糖的能力進一步提高[16]。二甲雙胍作為治療T2DM的一線用藥,是AMPK 信號通路的激活劑。研究發(fā)現(xiàn),二甲雙胍通過抑制線粒體復合物I,降低ATP,升高AMP,來激活AMPK,抑制糖異生,降低血漿游離脂肪酸,增加胰島素分泌;通過增加肌肉中GLUT4 的轉位,促進葡萄糖的攝?。煌ㄟ^上調(diào)線粒體中PGC-1α 的基因表達,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來降低血糖[17-20]。
DM 中醫(yī)學稱之為消渴,主要病機為氣陰兩虛、燥熱內(nèi)盛,由于熱傷氣陰,致使熱毒濁邪聚生,瘀阻血絡,火熱邪氣是DM 的基本致病因素和重要病理機制[21-23],因此,本研究確立了清熱、化瘀、解毒的治法。大黃黃連瀉心湯中大黃能夠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黃連、黃芩能夠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本課題組在前期的臨床中應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治療T2DM,發(fā)現(xiàn)患者口干多飲、多食、四肢麻木等癥狀減輕,血糖、血脂明顯降低,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24]。本研究采用高糖高脂飼料聯(lián)合小劑量STZ 法構建T2DM 大鼠模型,造模后所有大鼠的FPG 均顯著高于空白對照組,說明造模成功,證明此方法制備T2DM 大鼠模型可行。模型組大鼠胰島β 細胞數(shù)量減少,細胞透明樣變,F(xiàn)PG、TC、TG、LDL-C 明顯高于空白對照組,經(jīng)大黃黃連瀉心湯治療后,大鼠胰島β 細胞數(shù)量有所增加,細胞變性程度較輕,空泡細胞減少,檢測FPG、TC、TG、LDL-C 顯著降低,說明大黃黃連瀉心湯能夠降低血糖、血脂,對胰島β 細胞具有修復和保護作用,與課題組前期的臨床觀察一致,證實了大黃黃連瀉心湯對糖脂代謝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中藥組與二甲雙胍組比較,F(xiàn)PG、TC、TG、LDL-C 無顯著差異,說明大黃黃連瀉心湯降糖、降脂療效確切,為臨床應用提供了實驗依據(jù)。
本實驗研究結果顯示,發(fā)生DM 時,骨骼肌中AMPKα、PGC-1α、GLUT4 的mRNA 及蛋白表達量減少,P-AMPKα/AMPKα 比值降低,說明骨骼肌細胞中AMPK 磷酸化受到抑制,AMPKα 活性顯著降低,抑制了GLUT4、PGC-1α 表達,使葡萄糖轉運受阻,出現(xiàn)胰島素調(diào)節(jié)障礙,血糖升高,這可能是外周組織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的原因之一。本實驗應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治療后,骨骼肌中P-AMPKα、AMPKα、PGC-1α、GLUT4的mRNA 及蛋白表達量增加,P-AMPKα/AMPKα 比值增高,與二甲雙胍組比較,結果一致,提示大黃黃連瀉心湯對糖脂代謝的調(diào)節(jié)作用與二甲雙胍一致,也與AMPK 信號通路相關,也是通過提高AMPK 磷酸化水平,激活AMPK,上調(diào)PGC-1α 和GLUT4 的表達,來降低血糖,這是其降糖、降脂作用機制的一個方面,AMPK 信號通路并不是大黃黃連瀉心湯調(diào)節(jié)血糖代謝的唯一通路,發(fā)現(xiàn)其可能作用的其他信號通路并明確作用靶點,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AMPKα 與GLUT4、PGC-1α 這兩個因子并不是完全獨立的,而是彼此聯(lián)系。AMPKα 可誘導PGC-1α、GLUT4 基因表達,PGC-1α 又可以調(diào)控GLUT4 的表達量,三者協(xié)同作用,使骨骼肌細胞轉運葡萄糖的能力提高。本實驗中應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治療后,RT-PCR 和Western blot 的結果趨勢一致,AMPKα、GLUT4、PGC-1α 表達量均增加,說明基因表達量的變化,經(jīng)轉錄、翻譯,引起了蛋白表達量相應的變化。
綜上所述,大黃黃連瀉心湯在T2DM 大鼠模型中應用,降糖、降脂效果明顯,對胰島β 細胞具有修復和保護作用,其降糖機制與AMPK 信號通路相關,通過激活AMPKα,增加PGC-1α、GLUT4 的表達,進而調(diào)節(jié)糖脂代謝。本實驗為大黃黃連瀉心湯的臨床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它可能作為AMPK 信號通路的激活劑,為T2DM 的預防和治療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