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怡婷
(西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護理部 青海 西寧 810000)
臨床實習是護士從理論學習轉化為臨床實踐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在該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一般要求科室的帶教老師要幫助實習護生盡快完成從學生到工作人員的轉變,這種轉變不僅包括工作方面的,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三明治教學法又名夾心面包教學法,其基本思想是將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相結合,通過學習-實踐-再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和團體合作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2]。為了鞏固實習護生的理論知識,提高臨床實踐能力,我科結合心血管疾病的診療特色,利用三明治教學法對實習護生進行帶教,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1-8月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實習的90例護生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完成本科室實習任務,首次進入本科室實習,知情同意并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實習期間因病、因事請假或曠課≥2次者。將符合納入標準實習護生按入科時間分為對照組(2016年1月-4月)與觀察組(2016年5月-8月),每組45例。觀察組中男性1例,女性44例,年齡19~22歲,平均年齡(20.77±1.75)歲。本科護生10人,大專護生15人;對照組中男性2例,女性43例,年齡18~23歲,平均年齡(20.84±2.01)歲。本科護生12人,大專護生33人。兩組實習護生在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護生的實習帶教內容均按教學大綱要求,每組實習時間為6周。對照組實習護生采用傳統(tǒng)的帶教模式,觀察組實習護生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輔以三明治教學法進行帶教。在實習期結束后,對兩組實習護生進行理論綜合考試和實踐考核考試;并指導實習護生填寫教學滿意度。
1.2.1 對照組的常規(guī)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實習帶教方式,即帶教-實習護生-病房模式,每名實習護生有一名科室制定的帶教老師,施行一對一的帶教,每名實習護生分管3張病床,實習期間均需在病房對患者進行管理,并未進行心血管微創(chuàng)手術的觀摩。帶教老師根據(jù)擬定好的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安排,采用多種教學的方法為實習護生傳授本科室的相關知識,如多媒體,模型,掛圖及結合患者具體疾病等形式,具體教學計劃見表1。
1.2.2 觀察組的三明治教學法 觀察組在對照組傳統(tǒng)實習帶教基礎上應用三明治教學法進行帶教,以小組為討論單位,進行三明治式教學,即學習-實踐-再學習的教學方法。教學計劃見表2。
表2 觀察組教學計劃
1.4.1 教學效果評分指標 考核內容包括:理論綜合考試(100分)、實踐考核(100分)。??评碚撛囶}參照三基試題和本科室??苾热?,統(tǒng)一制定一套實習考試卷及評分標準。實踐操作考核含生命體征檢查、心電圖檢查、心肺復蘇、除顫操作4項,任抽1項考試。
1.4.2 教學方法滿意度指標
利用我科室自行設計的教學方法滿意度評價表,該評價表共10個問題,每個題目的分數(shù)為0分到10分,包括對教學方案的滿意度,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等,按照分數(shù)將滿意度分為三個級別,非常滿意(≥80分),滿意(<80分而且≥60分)和不滿意(<6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评碚?、實踐操作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生實習教學效果比較(±s,分)
表3 兩組護生實習教學效果比較(±s,分)
組別n??评碚搶嵺`操作總分觀察組4585.01±12.1587.75±7.17188.57±24.63對照組4573.66±15.3174.39±9.20138.37±26.04 t 6.1309.52712.318 P 0.0310.0250.009
觀察組的實習護生對教學方法非常滿意顯著高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559,P<0.05),見表4。
表4 兩組實習護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對比結果[n(%)]
在實習護生的各科室輪轉過程中,心血管內科是多數(shù)人員反應學習過程較為困難的部分?,F(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更加強調的是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無法在實踐過程中將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充分的轉化,最終導致教學效果的降低[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理論與實踐課程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傳統(tǒng)教學模式輔以三明治教學能夠提高實習護生的學習主動性。三明治教學結合傳統(tǒng)教學適合臨床帶教的需求,經(jīng)過這種啟發(fā)式學習方法的干預,可以將學生在理論教學中學到的東西在實踐工作中進行融會貫通,對于培養(yǎng)實習護生的綜合能力很有幫助。兩組實習護生對臨床帶教的非常滿意度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一方面,在三明治教學法之中,組內的探討,交叉學習和匯報感想等環(huán)節(jié)交叉進行,讓帶教老師與實習護生之間能夠有充分的交流和溝通的機會,改變了以往單方面講課,單方面聽課的模式,帶教老師提出問題后,由學生主動的利用文獻查找和實踐的方法對問題的答案進行搜索,將答案進行匯總后再進行討論和提高,從而提高帶教質量;另一方面,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師生共同參與臨床討論、手術觀摩、個案護理、臨床小講課等合作達到師生共同學習,調動了實習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了帶教老師與實習護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師生互相理解和互相鼓勵,因此該教學方法的滿意程度高于傳統(tǒng)的填鴨式帶教模式[4]。
綜上所述,將三明治教學法應用在心血管內科護生的實習教學過程中,可以提高實習護生的帶教效果,培養(yǎng)其主動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值得在臨床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