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青 張皛 黃亞川 瞿燕
摘要? ? 選擇0.5%大黃素甲醚水劑、20%戊菌唑水乳劑、42%苯菌酮懸浮劑3種新藥劑進行棚室內(nèi)甜瓜白粉病防治試驗。結(jié)果表明,42%苯菌酮懸浮劑的速效性最優(yōu),20%戊菌唑水乳劑次之,0.5%大黃素甲醚水劑相對一般;42%苯菌酮懸浮劑和20%戊菌唑水乳劑都具有較好的持效性,而0.5%大黃素甲醚水劑則相對稍差;3種藥劑均無藥害。
關(guān)鍵詞? ? 甜瓜白粉病;0.5%大黃素甲醚水劑;20%戊菌唑水乳劑;42%苯菌酮懸浮劑;防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 S436.5?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22-0066-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wù))標識碼(OSID)
甜瓜白粉病是棚室甜瓜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在整個生育期均可發(fā)生,其以侵染葉片為主,在葉片正反面都能夠形成白色霉層,發(fā)病后期多個病斑相互連接,使葉面被白色霉層覆蓋,嚴重影響光合作用,發(fā)生嚴重時也可侵染葉柄和莖蔓。棚室甜瓜易發(fā)白粉病,究其原因主要是棚室內(nèi)不受雨淋,濕度較大,是白粉病發(fā)生最為適宜的條件。棚室內(nèi)甜瓜白粉病在春、秋季發(fā)生特別嚴重,常給農(nóng)戶造成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
目前,防治甜瓜白粉病的主要方法是使用化學藥劑,但隨著化學藥劑的長期使用以及不科學用藥,已出現(xiàn)較強的抗藥性。因此,為篩選出防效較好的藥劑,本文開展了棚室甜瓜白粉病藥劑防治試驗。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shè)在常熟市尚湖鎮(zhèn)許巷村農(nóng)戶大棚內(nèi)。供試作物為棚栽嫁接甜瓜,品種為玉茹,田間長勢平衡,生長良好。
1.2? ? 試驗材料
供試藥劑:0.5%大黃素甲醚水劑(內(nèi)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戊菌唑水乳劑(杭州宇龍化工有限公司)、42%苯菌酮懸浮劑(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
1.3? ? 試驗設(shè)計
試驗共設(shè)4個處理,即42%苯菌酮懸浮劑300 mL/hm2(A)、20%戊菌唑水乳劑450 mL/hm2(B)、0.5%大黃素甲醚水劑1 800 mL/hm2(C),以清水作對照(CK)。不設(shè)重復,各處理藥劑于5月23日16:00左右噴施,即在白粉病發(fā)生初期用手動噴霧器進行均勻噴霧。
1.4? ? 調(diào)查方法
每小區(qū)定10株甜瓜植株,每株定1根蔓,藥后7、14 d記錄其發(fā)病率、病情指數(shù)和防治效果。葉片白粉病發(fā)病程度分級標準如下[1]: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比例在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比例為6%~10%;5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比例為11%~20%;7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比例為21%~40%;9級,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比例在40%以上。計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數(shù)=Σ(各級病葉數(shù)×相對級代表值)×100/(調(diào)查總?cè)~數(shù)×9);
防治效果(%)=[1-(防治前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防治后施藥區(qū)病情指數(shù))/(防治后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防治前施藥區(qū)病情指數(shù))]×100。
2? ? 結(jié)果與分析
2.1? ? 藥劑安全性
田間觀察發(fā)現(xiàn),各處理均未見明顯藥害。
2.2? ? 不同處理的防治效果比較
由表1可知,本次試驗中CK病葉率和病指均較高,在藥后14 d分別達到了85.10%和57.00;藥后7 d,處理A、B、C的相對防效依次為82.44%、66.54%和51.03%,這表明42%苯菌酮懸浮劑的速效性最優(yōu),20%戊菌唑水乳劑次之,0.5%大黃素甲醚水劑相對一般;藥后14 d,處理A、B、C的相對防效分別為91.01%、84.82%和67.43%,這表明42%苯菌酮懸浮劑和20%戊菌唑水乳劑都具有較好的持效性,而0.5%大黃素甲醚水劑則相對稍差[2]。
3? ? 結(jié)論與討論
通過本次試驗可以得出,42%苯菌酮懸浮劑的速效性、持效性都非常好,20%戊菌唑水乳劑速效性略差,持效性較好,這2個藥劑對于甜瓜白粉病的防治時間彈性比較好,即使防治失時,也能補救。因此,為達到最經(jīng)濟有效的防治目的,未來可以對這2種藥劑的防治濃度、防治次數(shù)進行試驗。0.5%大黃素甲醚水劑雖然在速效性和持效性方面表現(xiàn)一般,但作為一款以保護作用為主的高活性植物源殺菌劑,它能夠誘導作物產(chǎn)生保衛(wèi)反應(yīng),對多種作物白粉病具有極好的預防作用,同時對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也有較好的防效[3-4]。大黃素甲醚對人畜毒性極低,對環(huán)境友好,特別適合?于綠色和有機蔬果生產(chǎn),未來在田間應(yīng)用時建議復配其他藥劑提高其防治效果[5-6]。
4? ? 參考文獻
[1] 姚張良,馮明慧,吳嘉維,等.不同藥劑對棚室內(nèi)甜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中國植保導刊,2019(5):70-71.
[2] 王志鵬,王建玉,段祥坤.不同藥劑對甜瓜白粉病的防效研究[J].植保保護,2017(7):34-35.
[3] 張伯虎,孟延,賈凱峰,等.拱棚甜瓜白粉病藥劑防治試驗[J].中國瓜菜,2018,31(11):40-42.
[4] 張怡,徐彪.壓砂地甜瓜白粉病藥劑防治試驗[J].北方園藝,2013(14):121-122.
[5] 努爾·麥麥提,楊渡,依米爾·艾乃斯,等.新疆立架栽培甜瓜白粉病藥劑防治研究[J].中國瓜菜,2011,24(1):31-34.
[6] 高鋒.吉林省主要瓜類白粉病發(fā)生規(guī)律及綜合防治措施的研究[D].長春: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