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秀梅 張有為 韓 亮 劉艷華 李若然
1.徐州市中心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江蘇徐州 221009;2.徐州市中心醫(yī)院呼吸科,江蘇徐州 221009
我國肺癌發(fā)病率位居惡性腫瘤榜首,死亡率也一直居高不下[1]。肺癌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為主,大約50%的NSCLC 患者初診時即為ⅢB 期或Ⅳ期,失去手術(shù)機會。隨著晚期NSCLC 治療模式的改變,抗腫瘤血管生成為其重要的治療靶點。靶向腫瘤血管生成包括:①阻斷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與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 receptor,VEGFR)結(jié)合的單克隆抗體;②抑制下游VEGFR 介導信號通路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2-4]。安羅替尼是一種新型的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可以抑制VEGFR1~3,成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xiàn)GFR)1~4,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受體(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s,PDGFR)α/β,c-Kit 等多個靶點,因而在抗腫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方面發(fā)揮廣泛的作用[5]。晚期NSCLC 三線尚無標準治療。本研究分析了安羅替尼三線或以上治療晚期NSCLC 的效果及不良反應(yīng),為安羅替尼臨床推廣應(yīng)用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選取2018 年5~10 月徐州市中心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腫瘤內(nèi)科及呼吸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既往接受過二線或以上治療)共40 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 例。觀察組男14 例,女6 例;年齡36~85 歲(其中7 例≥70 歲),中位年齡63.50 歲;ECOG 評分:0 分2 例,1 分11 例,2 分5 例,3 分2 例;鱗癌11 例,腺癌9 例;ⅢB 期4例,Ⅳ期16 例。對照組男12 例,女8 例;年齡46~82 歲(其中5 例≥70 歲),中位年齡64.00 歲;ECOG 評分:0 分0 例,1 分9 例,2 分7 例,3 分4 例;鱗癌8 例,腺癌12 例;ⅢB 期3 例,Ⅳ期17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所有患者均為病理組織學或細胞學證實的NSCLC,有符合實體腫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6]的可測量病灶,預(yù)計生存期>3 個月。排除中央型肺鱗癌及大咯血風險的患者。入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觀察組采用安羅替尼(正大天晴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180523132、180526132、180529132、180602232、180729132、180809232、190102132、19012 4132)12 mg/d 口服,連服2 周,停藥1 周,21 d 為1 個周期,直至疾病進展或出現(xiàn)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yīng)。根據(jù)不良反應(yīng)程度調(diào)整劑量為10 mg 或8 mg,如8 mg仍無法耐受,則永久停藥。治療周期數(shù)為2~14 個,中位周期數(shù)為6 個。對照組采用最佳支持治療。
1.3.1 療效評價 按照RECIST 1.1 標準進行療效評價,隨機入組后第3、6 周評估1 次,之后每6 周評估1 次。療效評價為:完全緩解(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緩解(partial remission,PR),穩(wěn)定(stable disease,SD)和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陀^緩解率(ORR)=(CR+PR)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疾病控制率(DCR)=(CR+PR+SD)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無進展生存期(PFS)定義為自入組至疾病進展、患者死亡或末次隨訪時間??偵嫫冢∣S)定義為自入組至任何原因所致死亡時間或末次隨訪時間。隨訪截止時間為2019 年5 月1 日,無失訪患者。
1.3.2 不良反應(yīng) 按照常見不良反應(yīng)評價標準CTCAE v3.0[7]評價不良反應(yīng),分為0~4 共5 個等級。
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或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 精確概率法;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FS及OS 采用Kaplan-Meier 法計算,組間比較采用Logrank 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PR 3 例(15%),SD 14 例(70%),PD 3 例(15%)與對照組PR 0 例(0%),SD 6 例(30%),PD 14 例(70%)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3.603,P <0.05);觀察組ORR(15%)與對照組ORR(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DCR(85%)與對照組DCR(30%)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PFS(5.0 個月)與對照組PFS(2.0 個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圖1。觀察組OS(8.0 個月)與對照組OS(6.0 個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圖2。
圖1 兩組無進展生存曲線
觀察組不良反應(yīng)見表1。多為1~2 級不良反應(yīng),3~4 級不良反應(yīng)主要為手足綜合征、口腔黏膜炎、納差及疲勞。3 級不良反應(yīng)患者6 例,其中2 例減量至10 mg;2 例減量至8 mg;2 例對癥處理后不良反應(yīng)降至2 級,維持原劑量。全組無治療相關(guān)死亡。無4 級不良反應(yīng)。
圖2 兩組總生存曲線
表1 觀察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n=20,例(%)]
肺癌是全球范圍內(nèi)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也是癌癥相關(guān)死亡的主要原因[8]。近年來,隨著驅(qū)動基因的發(fā)現(xiàn)、靶向治療的發(fā)展,晚期NSCLC 的治療模式發(fā)生巨大變化[9-10]。然而,對于多數(shù)未檢測到已知驅(qū)動突變或驅(qū)動狀態(tài)未知的晚期NSCLC 患者,血管靶向藥物仍為重要的治療選擇。目前血管靶向藥物主要有單克隆抗體如貝伐珠單抗以及TKIs 如尼達尼布[11],多數(shù)需與化療聯(lián)合。安羅替尼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口服多靶點TKIs,主要針對VEGFR、FGFR、PDGFR、c-Kit 等靶點[12]。Ⅰ期臨床研究提示[13],安羅替尼治療晚期難治性實體腫瘤具有廣譜抗腫瘤潛能,不良反應(yīng)可控。ALTER0303 臨床研究中,安羅替尼組與安慰劑組OS 為9.6、6.3 個月(P=0.002);PFS 為5.4、1.4 個月(P <0.001)。安羅替尼組ORR 和DCR 也明顯優(yōu)于安慰劑組(分別為9.2%、0.7%及81.0%、37.1%,均為P <0.01)[14]。基于該結(jié)果,2018 年5 月中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安羅替尼作為晚期NSCLC 患者三線或以上治療藥物[15]。安羅替尼是國內(nèi)唯一獲批單藥治療晚期NSCLC 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此外,安羅替尼在《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原發(fā)性肺癌診療指南》[16](2018.V1)中推薦了相同的適應(yīng)癥。
本研究中,觀察組ORR(15%)高于對照組ORR(0%),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觀察組DCR(85%)與對照組DCR(30%)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也有文獻報道[17],安羅替尼三線或以上治療晚期NSCLC的ORR 為3/16(18.75%),DCR 為13/16(81.25%)。本研究觀察組DCR 超過80%,提示安羅替尼治療晚期NSCLC 有較好的疾病控制率。觀察組與對照組PFS及OS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PFS與既往研究報道相近,但OS 略短,考慮可能與入組高齡患者約占1/3,ECOG 評分大于1 分患者約占1/3,隨訪時間短等有關(guān)。ALTER0303 臨床研究亞組分析顯示[18-19],安羅替尼可提高老年NSCLC 患者(70 歲以上)的PFS 和OS 以及肺鱗癌患者的PFS。本研究高齡及肺鱗癌患者的PFS 及OS 因樣本量少未做進一步亞組分析。觀察組不良反應(yīng)多為1~2 級,包括貧血、高甘油三脂血癥、谷丙/谷草轉(zhuǎn)氨酶升高、高血壓等。3~4 級不良反應(yīng)主要見于手足綜合征、口腔黏膜炎、納差及疲勞。ALTER0303 臨床研究提示[14,20],安羅替尼組常見不良反應(yīng)包括高血壓、甲狀腺功能異常、高脂血癥、手足綜合征等。其中最常見的3 級或以上不良反應(yīng)為高血壓(13.6%),低鈉血癥(8.2%)及谷胱甘肽轉(zhuǎn)移酶升高(5.4%)。本研究中,觀察組高齡患者約占1/3,但不良反應(yīng)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且無治療相關(guān)性死亡,說明安羅替尼治療晚期NSCLC 耐受性較好。安羅替尼作為一個新的多靶點TKIs,具有口服方便、成本低等優(yōu)點。安羅替尼治療晚期NSCLC 有一定效果,不良反應(yīng)可耐受。然而,安羅替尼上市時間短,本研究樣本例數(shù)較少,所以安羅替尼治療晚期NSCLC的效果有待于擴大樣本進一步隨訪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