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越 程姣姣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yī)院婦科內分泌科,北京 100026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在我國育齡婦女中發(fā)生率為6%~10%[1],在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癥婦女中PCOS 發(fā)病率高達50%~70%[2]。因此,針對性選擇促排卵藥物并合理應用成為關鍵治療手段。既往文獻[3]報道以來曲唑(Letrozole,LTZ)為輔助生殖臨床促排卵治療的一線藥物排卵率高但妊娠率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PCOS 有其獨特的臨床療效[4]。同時,研究[5]顯示檢測卵泡周圍血流能有效預測促排卵治療結果。本研究設計采用LTZ 不同方案比較PCOS 患者促排卵子宮內膜厚度、卵泡周圍血流搏動指數(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數(resistance index,RI)、收縮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周期妊娠率等,探討低劑量阿司匹林聯合調經促孕丸輔助應用于治療PCOS 患者促排卵的臨床價值。
選擇2018 年9~12 月就治于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的78 例促排卵指導同房的PCOS 不孕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編號奇偶性方法隨機分成試驗組38 例和對照組40 例。依據2003 年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與美國生殖醫(yī)學學會的(ESHRE/ASRM)鹿特丹專家會議作為PCOS 診斷標準[6]。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符合入選標準的研究者均自愿參加并簽定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年齡22~30 歲;婚后未有避孕措施,規(guī)律性生活2~5 年未孕;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或腹腔鏡檢查術排除輸卵管因素性不孕,同時男方精液檢查基本正常可按照指導意見促排卵同房;近3 個月內均未使用短效避孕藥等激素類和糖脂代謝類藥物。
排除標準:超聲檢查提示子宮肌瘤位置壓迫內膜;月經期卵巢內有液性暗區(qū)(直徑≥1 cm);男女性傳播疾病、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
試驗組:月經來潮第5 天口服LTZ 5 mg/d,5 d+調經促孕丸(陜西君碧莎制藥有限公司,批號:X358619),2 次/d,5 g/次,直至排卵當日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德國)100 mg/d,排卵當日停藥。
對照組:月經來潮第5 天口服LTZ 5 mg/d,連續(xù)用藥5 d。對照組促排卵失敗患者下一周期采用試驗組方案干預治療。
月經第10 天經陰道B 超(transvaginal ultrasound,TVS)隔日監(jiān)測雙側卵巢卵泡大小、子宮內膜形態(tài)及厚度。卵泡直徑至少1 個≥14 mm 時連續(xù)監(jiān)測,當優(yōu)勢卵泡直徑(follicle diameter,FD)≥18 mm 或2 個以上FD ≥16 mm 時肌肉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批號:161210)10 000 U 誘發(fā)排卵,測量優(yōu)勢卵泡周圍血流動力學頻譜,HCG 日注射24~36 h 后指導患者同房,TVS 證實是否排卵,排卵后均給予地屈孕酮(達芙通,雅培,荷蘭)20 mg/d 黃體支持共14 d。14 d后測血β-hCG,陽性判定生化妊娠,排卵后4 周TVS見宮腔內孕囊及原始心管搏動確定臨床妊娠。為了降低測量誤差和日內誤差,所有受試者卵泡監(jiān)測均由同一研究人員上午時段完成。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或非參數檢驗方法;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78 例患者共接受107 個周期的治療??傊委熤芷跒?~2 個,兩組患者年齡、月經初潮年齡、體重指數、腰臀比、不孕年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試驗組周期排卵率和周期妊娠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對照組未妊娠者重新采用試驗組治療方案共29 個周期,其中周期排卵率為93.10%,周期妊娠率為77.50%。對照組更換治療方案后患者周期排卵率、臨床周期妊娠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各組均無雙胎妊娠及OHSS 患者發(fā)生。
試驗組優(yōu)勢卵泡周圍血管形成多,探查較易,血管灌注充盈完整,彩色血流信號強且明亮。對照組卵泡周圍血流探查較困難,血流信號稀少,血流束纖細且頻譜連續(xù)性差。見圖1。
試驗組PI、RI、EDV 值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4。對照組未妊娠患者于下一周期采用試驗組治療方案患者29 例,共29 個周期。同一患者更換治療方案前后HCG 日PI、RI、EDV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5。
表2 兩組患者周期促排卵和妊娠結局比較
表3 對照組更換治療方案前后臨床結局比較
圖1 兩組卵泡周圍血流分布情況
表4 兩組注射HCG 日卵泡周圍動脈相關血流參數比較()
表4 兩組注射HCG 日卵泡周圍動脈相關血流參數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PI:搏動指數;RI:阻力指數;PSV:收縮期最大流速;ED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
PCOS 患者妊娠成功的關鍵就是要有成熟高質量的卵子[8]。本課題組在前期研究中將卵泡血流與妊娠結局進行了比較,發(fā)現在妊娠組卵泡血流速度顯著升高,RI 指數顯著降低。RI 是頻譜分析的重要指標,間接反映了局部組織血供情況,其值越低,表示血供越豐富。因此卵泡血流參數評價是預測妊娠結局的有效指標[9]。Palomba 等[10]在評價不孕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周期卵泡發(fā)育成熟研究中表明,當RI
PCOS 患者不僅存在排卵障礙,而且應用促排卵藥物可使子宮內膜中MMP 基因表達含量下降,引起子宮內膜容受性下降,因此充分重視內膜的發(fā)育才能有效降低流產率。低劑量阿司匹林(50~100 mg)在可增加子宮和卵巢的血流,促進子宮內膜發(fā)育,改善子宮內膜的容受狀態(tài)[14]。中醫(yī)認為,腎虛是排卵障礙基本病機,調經促孕丸通過壯陽滋肝補腎,養(yǎng)血調經,促進卵泡發(fā)育,利于成熟卵泡按時排出、及時受孕[15-16]。
表5 對照組更換治療方案前后卵泡周圍動脈血流參數比較()
表5 對照組更換治療方案前后卵泡周圍動脈血流參數比較()
注:與更換方案前比較,*P <0.05。PI:搏動指數;RI:阻力指數;PSV:收縮期最大流速;ED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
本研究采用低劑量阿司匹林聯合調經促孕丸治療PCOS 引起的排卵障礙性不孕,與單獨應用西藥促排卵比較,中、西藥聯合優(yōu)勢互補,同時聯合調經促孕丸使其具有良好的調節(jié)女性內分泌水平的功能,無毒副作用、無依賴性,可改善生殖系統(tǒng)的微循環(huán),從而促進卵泡發(fā)育成熟和順利排卵,改善黃體功能,最終提高妊娠率。低劑量阿司匹林聯合中西藥治療排卵障礙性PCOS 不孕患者優(yōu)勢明顯,安全可靠,高于常規(guī)西藥治療。
兩組促排卵治療更傾向于單卵泡發(fā)育,這與多數相關研究報道相一致[17],均無雙胎妊娠及OHSS 出現,但兩組臨床妊娠率均高于以往文獻報道[18-20],今后需要進一步擴大樣本量、擴充臨床資料進一步分析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