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杰
摘要: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更是人類的基本認知方式,普遍存在于廣告語中。本文基于Lakoff和Johnson的隱喻理論,分析隱喻在漢語化妝品廣告語中的分類、運用以及隱喻功能作用,為漢語化妝品廣告文案策劃提供新的視角。
關鍵詞:漢語化妝品廣告語;隱喻類型;隱喻運用;隱喻功能
一、引言
在信息化時代,廣告無處不在。人皆愛美,各類化妝品廣告自是層出不窮。為達到廣告預期效果,廣告語需要仔細斟酌。廣告語以簡短的語言不僅要傳遞商品信息,還要表達豐富的語義,構建優(yōu)美的語境,才能吸引消費者,達到銷售目的。隱喻為這一要求提供了極大可能性。
Lakoff、Johnson在其著作《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指出,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而是思維方式和認知手段。隱喻的本質(zhì)是以一概念去理解另一個概念。隱喻包含源域和目標域,源域一般是基于人們體驗經(jīng)驗,相對具體、易于理解的概念,目標域則是籠統(tǒng)、模糊難懂的概念。隱喻源域里的概念,基于人類認知體驗映射到目標域里的概念。廣告語種類繁多,隱喻的使用方式也不同。本文基于Lakoff認知隱喻三大類型:結構隱喻、本體隱喻和方向隱喻,分析隱喻在漢語化妝品廣告語中運用和功能作用,為漢語化妝品廣告文案策劃提供新視角。
二、漢語化妝品廣告語中的結構隱喻
結構隱喻是將源域中的概念域結構來構建目標概念域,讓抽象難懂的概念變得簡單清晰,更易于受眾理解。在漢語化妝品廣告中,為吸引顧客,滿足其心理需求,結構隱喻廣泛存在。
(一)戰(zhàn)爭隱喻
為激起消費者購買欲,首先要引起她們對護膚的重視?!皯?zhàn)爭”概念為我們所熟知,在戰(zhàn)爭中,有對戰(zhàn)雙方,作戰(zhàn)任務,作戰(zhàn)目的。要贏得勝利,必須制定合理策略,周密部署,若被攻破,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在化妝品廣告中,有很多基于對戰(zhàn)爭概念的認知體驗來理解護膚概念的例子。
(1)持久對抗老化,緊實,強韌,淡紋,肌膚重回年輕狀態(tài)(佰草集御.五行煥肌系列)
(2)提供持久全面的防護與修護,幫助抵御各種壓力(香奈兒精華露)
例(1)、(2)都是基于“護膚是戰(zhàn)爭”這一結構隱喻,“戰(zhàn)爭”是源域,“護膚”是目標域,在這個隱喻過程中,基于戰(zhàn)爭過程和護膚過程的相似性,將戰(zhàn)爭的因素和特征映射到護膚過程中。借助“對抗”、“防護”、“抵御”等詞語,將化妝品描述成勇士,在與“老化”、“壓力”這一對手抗爭時,要想贏得勝利,守住戰(zhàn)線,特定的化妝品是必要裝備。通過這種隱喻,使消費者理解護膚的重要性,刺激其消費。
(二)時間隱喻
時間是人類所共有的一種認知觀念。時間流逝就像單行線,歲月在每個人的臉上留下痕跡,膠原蛋白流失,皮膚會變得黯淡無光。人人都想留住青春,讓皮膚恢復到青春時期狀態(tài)。消費者的這些想法在化妝品廣告中得以體現(xiàn)。
(3)御時光,愈煥顏(佰草集御.五行煥肌系列)
(4)淡褪歲月痕跡,回復年輕光彩,開啟你的煥變奇跡。(LAMER)
重返年輕時代,是每個愛美之人的期望。廣告商針對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在廣告語中借助“年輕”、“時光”、“歲月”等表示時間的概念,映射出化妝品功效。通過時間隱喻,突出產(chǎn)品能讓皮膚重回年輕光彩,保持青春狀態(tài)的功效,無疑會刺激消費。
三、漢語化妝品廣告語中的方位隱喻
方位隱喻是基于人體基本的空間方位經(jīng)驗,借助方位詞來描述要表達的另外一個事的隱喻類型,如上-下、前-后、深-淺等。基于人們的身體體驗,美好的事物都是向上的。所以在人們的認知中,根據(jù)產(chǎn)品質(zhì)量等級,一般是好為上,壞為下。廣告語為突出其產(chǎn)品質(zhì)量優(yōu),品質(zhì)佳,通常會使用“上”隱喻。
(5)輕然奢享,再續(xù)緊致經(jīng)典(萊珀妮乳霜)
(6)如高訂般經(jīng)典色彩,彰顯無與倫比的女性氣質(zhì)。(迪奧唇膏)
(7)至臻煥顏,補水之巔(科麗蔓面膜)
在以上三則廣告中,“經(jīng)典”、“巔峰”映射出了高度,在人們的認知中,是指事物發(fā)展最高點。將此概念巧妙地運用在廣告語中,暗示消費者質(zhì)量和品質(zhì)毋庸置疑,用了此產(chǎn)品,還能得到至高享受。因此廣告商多會借助此類隱喻來暗示產(chǎn)品高品質(zhì)、高質(zhì)量,值得信懶。
四、漢語化妝品廣告語中的本體隱喻
本體隱喻是指將無形、抽象的概念轉換成有形、具體的概念,實體化更通俗易懂。主要包括(1)物質(zhì)和實體隱喻,以具體的事物來描述抽象的概念。(2)容器隱喻,將本體視作一個有邊界、能量化、能進能出的容器。(3)擬人隱喻,賦予事體人性,使其具有主動性。
(8)珍珠呵護,春日新白。(歐詩漫)
(9)分享這份夢幻。(香奈爾香水)
(10)花有花芬芳,我有我味道。(BALENCIAGA至真女士香氛)
在例(8),廣商上利用實體隱喻,用源域“珍珠”映射目標域“產(chǎn)品”。在我們的認知中,“珍珠”具有品質(zhì)好,由內(nèi)而外的白嫩,光滑的特點。廣告語將珍珠的特性映射到產(chǎn)品中,暗示消費者產(chǎn)品質(zhì)優(yōu),使用后能如珍珠般白嫩,這正符合人們白是美的心理認知。在例(9),廣告商借助容器隱喻,將香水所帶有的夢幻般看做是一個容器,能夠量化,每一份都能夠分享。在例(10)中,運用了“產(chǎn)品是人”的擬人隱喻表達方式。廣告中用人稱代詞“我”讓產(chǎn)品為自己說話,更具有說服力。這一隱喻類型將抽象概念簡單清晰化,能迅速吸引消費者。
五、漢語化妝品隱喻功能
基于以上分析,隱喻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隱喻的修辭功能:新奇和創(chuàng)新。隨著網(wǎng)絡快速發(fā)展,達到標新立異,吸引消費者,廣告語需要創(chuàng)新性和新奇性。在化妝品廣告中,廣告商只用簡單的“好”并不能打動消費者。隱喻使語言生動形象。即使同一類型商品,每個產(chǎn)品的語言卻獨具特色。簡短的語言,不僅傳達產(chǎn)品信息,還有豐富的含義,優(yōu)美的語境,能夠在視覺或聽覺上引起消費者注意,刺激購買欲望。最終達到銷售目的。第二,隱喻的認知功能。隱喻是人類的一種基本認知方式,通過對具體、熟悉的事物,結合人們的體驗,去理解抽象、不熟悉的事物。化妝品種類繁多,含有不同功效的成分。非專業(yè)的消費者不能快速理解那些抽象難懂的概念,廣告商借助日常所見的物品,來幫助其快速了解產(chǎn)品功效和優(yōu)勢,并且能夠迅速拉近產(chǎn)品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促使消費者構建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增加親近感。這無疑會促銷商品的銷售。比如,在例(8),顧客可能不了解歐詩漫品牌,但在廣告語中,提到我們所熟知的珍珠,消費者基于對珍珠的認知,將產(chǎn)品和珍珠聯(lián)系起來,會構建這一印象,商品品質(zhì)高,使用產(chǎn)品之后能夠如珍珠般白嫩。
所以,廣告商在廣告語的文案策劃中語言不僅要生動、形象,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新奇性,還要結合消費者的體驗認知,以人們?nèi)粘J煜?,接觸到的事物構建人們陌生,抽象的事物。這樣有利于減弱產(chǎn)品和消費者之間的陌生感,在無形中說服消費者,達到銷售的目的。兩者要相輔相成才能使化妝品廣告語發(fā)揮最大作用,達到銷售目的。
六、結語
廣告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影響人們的思考方式,充滿了隱喻思維。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更是一種認知方式。本文基于概念隱喻理論對漢語化妝品進行分類,分析隱喻在化妝品廣告中的應用以及隱喻功能,望能夠在廣告文案策劃中提供新的視角,更好地達到銷售目的。
參考文獻:
[1] Lakoff&Johns on 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候淑慧.廣告語中的隱喻分析[J].現(xiàn)代語文,2018(06):161-165.
[3]王斌,李艷.解讀品牌廣告語中的概念隱喻[J].戲劇之家,2016(11):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