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升
目前,項目式學習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也稱作問題式學習)正如火如荼地在國內推廣和開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對于PBL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PBL到底有什么突出的優(yōu)勢呢?能給課堂帶來什么呢?能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什么呢?有了這些問題的驅動,我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何不嘗試一下呢?
一、項目學習主題的選取
1.項目課題的提出
通過收集和整合資料,對于PBL如何開展我有了基本的框架.第一步,在一節(jié)課的尾聲我拋給了班里的同學一個問題,關于第四章水的知識,你們最想了解什么呢?經過5分鐘小組的熱議,大多數的小組不約而同地想探究“蒸餾水是如何制成的”.我馬上就想到了:“我們這次項目的題目就叫《自制蒸餾水》如何?”孩子們很興奮地就答應了.目標清楚之后,拋出幾個問題讓同學們思考.
問題1:自然界中的水還有那些雜質呢?
問題2:如何出去這些雜質呢?
問題3:需要那些儀器和設備呢?
問題4:設計簡要的除雜步驟?
2.項目的初步設計
帶著這些問題,全班6個小組開展了討論.帶著非常期待和忐忑的心情,到了周一收取項目設計的時候了,沒有太多的指導,基本上依賴于每個小組自行的查閱資料和討論,我收到了每位學生的項目設計,翻閱的過程中,讓我欣喜萬分,每個學生的設計都不一樣,而且有非常詳盡的設計.而作為老師我能做的就是精心地為每個小組準備他們需要的實驗器材,這是第一次按照學生的想法和需要來準備的.
二、項目的實施過程
1.前期準備
該項目的實施過程需要一定的前期準備,部分小組的同學發(fā)現,自制蒸餾水的過程需要過濾,另外一方面是小組長自發(fā)組織自制一個凈水器,想利用學校的過濾設施和自制的凈水器做對照實驗,看哪一種效果比較理想,這樣經過小組合作形成的意見積極地推動了小組人員的積極性.
2.課堂項目探究
上課伊始,先是分小組匯報自己項目的設計和實施步驟,對于學生自己精心準備的過程,每個小組都表現出很大的表現欲,想要展示自己小組的初步想法,這也達到了教師設計這節(jié)課的初衷,就是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這樣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的變化也許就是PBL的魅力所在.
項目探究的過程給了學生20分鐘的時間來進行,每個小組按照自己的設計進行實驗探究,6個小組非常有序地進行安排,組長基本把小組分成三個區(qū)塊,第一區(qū)塊負責課本過濾實驗的操作探究,第二區(qū)塊負責自制凈水器的探索,第三區(qū)塊負責對比前面兩個區(qū)塊的效果好,并采用凈化效果更好的一組的凈化水來進行最后一步的蒸餾.6個小組分別組織了4套蒸餾裝置和2套簡易蒸餾裝置,目的是進行對照.在實驗的最后階段,當第一滴蒸餾水產生的時候整個教室都沸騰了,學生享受著自己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此情此景,讓我充分體會了項目式教學給課堂帶來的改變.
三、項目反思
本次課教師將教材中的溶解、沉淀、過濾、吸附等化學知識進行項目式重構,以“如何設計、制作簡易凈水器”為驅動性任務,計劃用時3課時.學生通過階段性成果“自制蒸餾水研究報告”,和自己設計制作的“簡易凈水器”裝置進行了自制蒸餾水的活動.教師在探究課上重點引導學生驗證各小組設計制作的簡易凈水器是否合理、有效、實用,并進行蒸餾實驗得到蒸餾水.這樣的課堂設計符合學生學情和項目式學習特點.但是也有一些問題,如因為課上實驗時間短等原因,最終“自制蒸餾水”成功的小組較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