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今
“小肉”夫婦
“小肉”是我的初中同學,同學們給他取了這個外號,喊了50 多年。這和他胖墩墩的身材有關,100 公斤的體重,三尺三的腰圍。但是他并不“喘”,走路做事都是精干干的。
1969 年,他參加江南煤田開發(fā),在鐘山煤礦6 年,算是礦工出身。有一次,他邀我去煤礦玩,我們先騎車一個半小時,后借了礦燈帽和膠靴一起下井,原計劃從斜井走下去,坐鐵罐車上來。沒料到那天鐵罐車鋼絲繩出了問題,我倆只好又從斜井走上來,走了800米,兩個紫金山的高度。到井上,天已黑,我累得晚飯沒吃就在他的床上睡了。等我醒來,他從澡堂洗澡回來,說又去打了一場籃球,把二連打得“鼻子拉乎的”!
不過,若把他當成個“武將”,那就錯了。他原是連部文書,負責發(fā)料記工,做考勤、工資表,出黑板報,寫小結、通訊報道,樣樣在行。他寫得一手好字,魏碑隸書美術字,都很老練,后來被工區(qū)領導看中,升到工區(qū)當文書。
他“文革”前是南京外國語學校學生,對語言學習情有獨鐘。一次回母校,他到處打聽自學英語的好教材,在南外搞人事工作的徐老師送了他一本《英語900 句》,還告訴他,“美國之音”在教英語900 句,方便時候可以跟著學。
聽“美國之音”?那時叫收聽敵臺,這可不是小事!考慮再三,他決定先向領導匯報。工區(qū)張書記是個解放戰(zhàn)爭時入黨的老同志,想了一下說:“年輕人愿意學習是好事,我們相信你!國家說不定哪天就會需要大批的外語人才。但‘美國之音’是敵臺,他宣傳的東西不能聽。你就是聽外語,聽完就把收音機關掉,也不要和別人說。萬一有人聽到了,就說和我們說過了,你就是學外語的?!?/p>
回想起來,這位敢于擔當?shù)念I導為“小肉”承擔了很大的風險。這段學習,給他的英語口語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后來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優(yōu)勢。
1975 年,國家開始大力發(fā)展經(jīng)濟,小肉從煤礦調(diào)到了大化肥引進項目指揮部,憑著英語不錯,又被分到外事組。1979 年化肥廠投產(chǎn),指揮部撤銷,他轉到工廠子弟學校當英語老師,后又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南師大夜大的英語??瓢唷?984 年金陵石化公司成立進出口公司,作為稀缺的有英語大專文憑的外語人才,他成為首批外貿(mào)業(yè)務員。1987年,國家開始對外援助,他被派往科威特援建項目組當翻譯,在那個炎熱的中東國家工作了兩年多。
2004 年9 月,他在國企改革的大潮中“下崗”了,買斷工齡,提前退休,那年54 歲。他不甘心被命運擺布,決心用自己的專長繼續(xù)為社會作貢獻,先后應聘到常州、丹陽的一些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從事進出口貿(mào)易有關的工作,后在江蘇省老年大學教了5 年英語,又應一些學員的要求去他們所在的社區(qū)繼續(xù)教學。
2014 年底,他相濡以沫的妻子突發(fā)腦溢血,經(jīng)搶救后生命無恙,但半癱失能。他辭去所有工作,全力以赴地救護,幫助她康復。妻子漸漸康復,精干的他“重出江湖”,挑起合唱團團長大任,參加“慶祝南京解放70 周年”演出。
他雖是奔七的人,但讓人感到渾身“熱氣騰騰”。我最欣賞的,是“小肉”那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那爽朗的“呵呵”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