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玲
【摘要】語文是我們必須要學好的科目,學好語文才能更好的學習其他的科目,其中,文章寫作更是重點及難點。
【關鍵詞】且行且思;語文高年級;“場面描寫”;課題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識別碼】A
2019年3月,我們申報了區(qū)級課題《小學語文“場面描寫”讀寫結合的策略研究》,現(xiàn)就半年來的研究總結如下:
一、抓住教研不放松
(一)參加校本培訓,提升內涵
每次校本培訓都是老師學習的好時機,學校精心安排就是為了讓老師得到更好更實用的內容。課題培訓會上張翠老師的《博采眾長凝智慧? ? 精備深思創(chuàng)實效》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王芳老師就自己多年的經驗,暢談了《即便一堂課 心中有千山》,丁慎杰老師就自己的課堂收獲總結了《練技 求術 悟道》,兩位老師的實際經驗告訴我們怎樣的語文課堂才是理想的高效的,富有語文味的,深受學生喜歡的;結合我校九年一貫的特點,安秀老師作了《語文課教材分析》的培訓,校本培訓促進了老師們的專業(yè)發(fā)展,提升了課堂組織能力,特別是提高了課題研究能力,我們準備在場面描寫課題研究中有所突破。
(二)狠抓理念引領,明確方向
我們很重視課程標準的學習。上學期末,我校中小學語文教師開展了“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研討”活動,進一步明確了語文學科的教學理念,對語文備課、上課、評課三項常態(tài)教研活動有了明確的目標,老師們明確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圍繞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實現(xiàn)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所有語文老師受益匪淺,明確了語文教學的方向,這為我們研究場面描寫的課題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三)抓實青藍結對,助力成長
為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我們課題組開展了“青藍工程”活動,有豐富經驗的骨干教師,在場面描寫教學中,通過傳、幫、帶手把手的將教學技能和教學經驗傳授給新老師。我們在師徒互動中,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陳磊、張蕾、許新梅等青年老師在青藍工程課堂展示活動中歷經一次次打磨,逐漸成長起來。
(四)參與課堂實踐,立德樹人
多年來,語文教學在改革中實踐,在實踐中改革,但無論怎樣變化,語文教學的焦點不會變,那就是教會學生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并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因此,本學期初,我們組織了“讀寫結合實戰(zhàn)課堂”的教學觀摩活動。高年級老師則直奔閱讀與寫作的目標,指導學生學方法、用方法。張曄老師執(zhí)教的《翠鳥》一課,本課對翠鳥外形、動作描寫是一個讀寫訓練最佳結合點,是練習寫作的好材料。結合三年級學生特點,張老師大膽取舍文本,把精讀課上成讀寫結合課。楊寧寧老師用引導學生關注轉折詞,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學習《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每次的課堂磨課拉練活動,老師們積極備課,教研組備課組群策群力,課前認真磨課,課后積極評課,有力地促進了課題組教師讀寫教學能力的提高。
(五)組織同課異構,合作共贏
同課異構要求教師精心研究教材,潛心鉆研教法和學法,各顯風采,為集體教研提供很好的研究平臺。針對我們研究的場面描寫的課題,我們組織“場面描寫讀寫結合”同課異構活動。本學期五年級三位老師執(zhí)教《開國大典》,四年級兩位老師執(zhí)教《草原》,在與聯(lián)盟學校羊里中心小學的教研活動中焦玉潔老師與老師同課異構同上《觀潮》,讓我們記憶猶新。同課異構,不僅讓我們清楚的看到老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還有利于教師更深入的理解教材,改變教學方式,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引發(fā)我們總結出有關場面描寫讀寫結合教學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結合市區(qū)教研室的要求,挖掘課內場面描寫讀寫教學的結合點,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在語文組榜樣教師評選中,采用同課異構的方式,11位老師分別就場面描寫習作指導課展開教學。相同的課題研究點,不同的教學特色,呈現(xiàn)出不同的課堂風格。課堂中,學生或出口成章,或落筆成文,精彩紛呈,提高了學生有關場面描寫的寫作能力,切實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二、立根原在課研中
(一)明確研究目的,理清研究思路
我們經過研究探索,總結出了以下幾點:(1)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探索出場面描寫課堂閱讀指導方法,使學生樂于讀書,善于讀書,并學會從讀書中積累有關場面描寫的素材。(2)探索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場面描寫讀寫訓練的途徑和方法,降低學生寫作難度,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的水平,讓學生樂寫、善寫。(3)以讀促寫,以寫帶讀。加強對學生的課內場面描寫閱讀指導,并延伸到課外閱讀,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將范文中的語言、章法、寫作技巧自覺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的課堂授課技巧,從而達到“中高年級場面描寫讀寫訓練”的課題研究目標。(4)通過歷史場景、勞動場面、生活場景、學習場景等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操,激發(fā)愛國熱情。
(二)探究實踐意義,總結理論價值
本課題抓住“場面描寫讀寫訓練”,以例文作為寫作的導引,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場面中的氣氛,歸納隱含在文本中的場面描寫方法,繼而在寫作中練習和實踐,這將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深化對寫作的認識,提高寫作興趣,從而讓習作變得有趣而精彩。
(三)感性了解學情,理性進行分析
1.感性了解。我們有意識的和學生聊天,與學生對話,了解學生的習作興趣,進而了解學生對場面描寫的了解。
2.理性分析。我們制定調查問卷,理性研究學生對場面了解的認知情況,從而采取針對性措施。
三、重視實踐促發(fā)展
(一)提升理論素養(yǎng)
1.研讀課標?!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知識的教學力求精要有用。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重點,也是難點。場面描寫是其中常見的寫作內容和形式之一,要緊緊扣緊課程標準進行研究。
2.開展活動。我們搜集與研究與課題相關的文獻、研究成果資料,組織教師理論學習,舉辦學習交流會等,為本課題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3.交流反思。我們立足課堂教學,組織課題組成員之間互相聽課,善于捕捉課堂教學中各類有價值的信息,認真撰寫教學反思,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二)重視實踐提升
本課題抓住“場面描寫讀寫訓練”,以例文作為寫作的導引,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場面中的氣氛,歸納隱含在文本中的場面描寫方法,繼而在寫作中練習和實踐,這將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深化對寫作的認識,提高寫作興趣,從而讓習作變得有趣而精彩。除課堂上引導學生對場面描寫的方法進行滲透外,利用學生的生活日記、生活習作進行實踐,在搜集資料和現(xiàn)場習作比賽中,學生的表現(xiàn)很優(yōu)秀。
四、不斷改進出成果
在課題研究中,我們繼續(xù)不斷學習,不斷交流,不斷實踐,不斷反思,爭取早日研究出成果。我們今后主要做好以下幾點:(1)重視學生生活體驗的感悟。指導學生自己的獨特視角留心觀察,觀察記錄生活中的場景,感受場面中的氛圍,隨時記錄生活體驗的感悟。(2)實現(xiàn)讀寫結合。讀寫結合是閱讀教學的最終歸宿,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達到運用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方法,即按照一定的順序、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寫出氣氛的方法習作。(3)滲透人文情懷。我們通過經典的歷史場景、升旗儀式、比賽場面等的讀寫訓練,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進行情感熏陶,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總之,我們課題組會按照研究計劃扎扎實實地研究下去,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爭取研究出行之有效的課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