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臻
(沂水縣沂城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山東臨沂 276400)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慢性、持續(xù)性代謝性疾病,可導致患者全身多器官、組織及神經(jīng)功能的損害,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嚴重威脅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其中糖尿病足(DF),就是糖尿病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 糖尿病足的病因以足趾畸形、感染、潰瘍最為常見,其主要表現(xiàn)為肌肉萎縮、感覺減退、間歇性的跛行、足部疼痛等,嚴重患者則會出現(xiàn)壞疽癥狀,患者如有壞疽必須積極地進行治療,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最終會導致患者截肢,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該文研究的前列地爾注射液具有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具有易于分布到受損血管部位的靶向特性。 有報道稱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足病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 為分析前列地爾注射液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療中效果, 結合該院實際情況,選擇2017 年1 月—2019 年6 月該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4 例作為研究對象, 分析該藥物對糖尿病足的臨床治療效果,并觀察其對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響程度。 現(xiàn)將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4 例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平均分為二組, 對照組37 例, 其中男性20例,女性17 例,年齡32~78 歲,平均年齡(51.3±9.2)歲。觀察組37 例, 其中于男性19 例,女性18 例,年齡34~79 歲,平均年齡(52.1±8.7)歲。 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該次研究入選對象均符合1999 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兩組的全部患者均經(jīng)過下肢血管彩超或血管造影確診為糖尿病足, 并且Wagner分級在4 級以下。 (1)排除下肢明顯感染患者;(2)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患者;(3)排除非糖尿病原因導致下肢功能障礙的患者;(4)排除有出血傾向的患者;(5)排除2 周內(nèi)服用過抗血小板以及抗凝血藥物的患者。 對造影劑過敏者采用下肢血管彩超確診。 該研究已征得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并簽字確認。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糖尿病足的常規(guī)方法,包括藥物降糖降壓、飲食控制、限制下肢或足部運動,創(chuàng)面局部嚴格無菌操作,清創(chuàng)后給予生理鹽水20 mL,慶大霉素針16 萬U,654-2 針10 mg, 普通胰島素10 U局部濕敷,避免創(chuàng)面受壓,根據(jù)創(chuàng)面分泌物多少,肉芽生長情況決定換藥次數(shù)及間隔。 兩組患者的血糖均控制在:空腹血糖控制在6~8 mmol/L,餐后2 h 血糖控制在8~10 mmol/L,血壓控制在血壓130/80 mmHg 以下。 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丹參注射液20 mL 加入生理鹽水250 mL 中,靜脈滴注,1 次/d,滴速控制在30 滴/min 以下,一個治療周期為28 d。觀察組患者采用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前列地爾注射液商品名力邦喜通,規(guī)格:2 mL:10 μg/支。 前列地爾10 μg 加入生理鹽水10 mL 中稀釋后再加入到100 mL 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 次/d,一個治療周期為28 d。 治療一個療程結束后,觀察兩組患者病情變化情況。
治療后觀察Wagner 分級情況、 潰瘍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以及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觀察兩組患者足背動脈血流速度變化情況。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Cr)、24 h 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標變化情況。
治療效果分為治愈、 顯效、 有效和無效。 治愈:Wagner 分級降低2 級,全面基本愈合,自覺癥狀消失。顯效:Wagner 分級降低1 級,潰瘍創(chuàng)面縮小80.00%以上,自覺癥狀基本消失;有效:Wagner 分級降低1 級,潰瘍創(chuàng)面縮?。?0%,>40%,自覺癥狀減輕;無效:Wagner 分級無降低或升高,創(chuàng)面無改善或加重,自覺癥狀無改善。 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 有效率。
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全部使用SPSS 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愈7 例,顯效10 例,有效19 例,無效1例,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30%。對照組治愈3 例,顯效7 例, 有效20 例, 無效7 例,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08%。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情況[n(%)]
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的治療后足背部動脈的血流速度均明顯好于治療這前,組間比較發(fā)現(xiàn),接受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的觀察組改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足背動脈血流速度變化情況比較[(±s),m/s·m2]
表2 兩組患者足背動脈血流速度變化情況比較[(±s),m/s·m2]
組別足背動脈血流速度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37)對照組(n=37)0.34±0.13 0.33±0.12 0.83±0.15 0.61±0.17
治療前兩組間BUN、Cr、24 h 尿微量白蛋白各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24 h 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BUN、Cr、24 h 白蛋白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BUN、Cr、24 h 白蛋白水平比較(±s)
組別BUN(μmol/L)Cr(μmol/L) 24 h 尿微量白蛋白(mg)對照組(n=37)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n=37)治療前治療后120.8±12.7 118.5±12.4 6.5±0.5 6.6±0.6 284.5±38.7 241.5±51.7 121.4±13.2 117.6±12.7 6.8±0.6 6.5±0.4 285.3±38.4 175.8±51.4
糖尿病足作為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由于其較高的致殘率, 受到臨床醫(yī)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糖尿病足的病因是由于長期的高血糖導致患者血管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出現(xiàn)病變,除大血管外,末梢血管的微循環(huán)障礙是糖尿病足的病理基礎,也決定糖尿病足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據(jù)糖尿病足患者的發(fā)病原因及疾病的進展機制,在臨床治療上應有針對性施治。 常規(guī)治療主要包括降糖藥物的使用、飲食控制、限制患肢運動、控制血壓以及局部創(chuàng)面的處理等,針對性的治療是改善患者的末梢血管的微循環(huán),以此來減緩或阻止患者血管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進一步損傷。 目前臨床上使用較多的藥物是活血化淤滯類的中成藥制劑,如丹參注射液、紅花黃色素注射液等,都具有一定的效果。 而該文研究的前列地爾注射液是血小板凝集的抑制類藥物,其主要成分為前列腺素E1, 可增加血管平滑肌細胞環(huán)磷酸腺苷的含量,改善血液細胞的活性;前列腺素E1 還可通過降低血小板的高反應和血栓素A2 的水平,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前列腺素E1 對于血管平滑能夠抑制肌細胞游離的鈣離子活性,減少血管交感神經(jīng)末梢釋放去鉀腎上腺素,舒張血管平滑肌,減輕外周阻力,起到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的作用;能夠促進血小板逆轉并刺激血管內(nèi)皮細胞產(chǎn)生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具有一定溶栓的作用。 主要功效為治療慢性動脈閉塞癥(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閉塞性動脈硬化癥)引起的四肢潰瘍及微小血管循環(huán)障礙引起的四肢靜息疼痛,改善心腦血管微循環(huán)障礙,該品具有易于分布到受損血管部位的靶向特性和高效性。
通過該研究發(fā)現(xiàn)應用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足,可能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總有效率達到了97.30%,下肢血管超聲也證實了前列地爾具有抵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能夠改善末梢血管微循環(huán)的作用。
另據(jù)觀察,前列地爾還具有降低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 主要因為前列地爾具有靶向特性,可以以較高的濃度聚集于腎小球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其藥理作用,作用于腎小球后,改善腎小球微循環(huán)、降低腎小球濾過,并保護腎小管上皮細胞,從而達到減輕尿蛋白的目的。
綜上所述,應用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足病癥,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的痛苦,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在臨床上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