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云鵬 王雨涵 牟天昊
(哈爾濱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6)
(一)當今社會發(fā)展的形勢
互聯(lián)網與金融行業(yè)的融合是當今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成果,如今的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使得人們有剩余資金,并且愿意利用剩余資金去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而科技的發(fā)展也使得各種理財變得簡單化、快捷化也方便了公眾群體很容易地接觸到理財這一事物。大學生作為一個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一個特殊群體現(xiàn)如今已然成為理財大軍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當代大學生群體之中普遍存在著不合理消費、理財能力不足等現(xiàn)象,為規(guī)范大學生的理財行為和消費心理、培養(yǎng)正確的理財觀念、提高綜合素質,本文將以大學生理財觀念、意識為出發(fā)點對黑龍江省大學生的理財情況進行分析。
(二)文獻綜述
理財技能對于我們每一個成年人尤其是大學生群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一方面學校要對大學生進行相關教育;一方面大學生自己要學習理財知識和技能(鐘荻昌和趙盟,2017)。金晶(2017)則認為學生只有自己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如何理財才是最重要的。如顧自己不喜歡那么即使學校再怎么想辦法也于事無補,也只有學生自己領會主動學習的精神才能夠真正地學會像富人那樣去思考、像成功者一樣理財。
陳真文(2018)著重分析了90后大學生學習理財?shù)沫h(huán)境,并且指出了大學生理財知識獲取的不夠系統(tǒng),沒有科學的理財價值觀,往往導致理財失敗損失自己為數(shù)不多的存款,并且逐漸厭惡和害怕理財,形成一個惡性的循環(huán)。針對于此,顧玉榮(2017)給出的建議是可以先將自己按照等級進行劃分,從低到高了解自己掌握哪個等級的理財知識,并在這一等級選擇相應風險的理財產品,同時逐漸提高自己的理財素養(yǎng),并且推薦了國債這一風險程度幾乎為零的理財產品給初學者,以此來保障他們既能獲取財富學習知識,又不會造成損失。
(一)調查時間:2018年7月至8月
(二)調查方式:以黑龍江省各大高校大學生理財和消費情況為例,我們采取以問卷星網上問卷和實地學校調研相結合的隨機抽樣調查。為了使本次調查的結果更具可靠性和真實性,我們不限專業(yè)地向各專業(yè)學生推送了2000份調查問卷,并通過篩選剔除掉了無效答卷,最終得到了1752份答卷回執(zhí),其中男生占47%,女生占53%,本次問卷的有效率為87.6%。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相對較真實地反映了黑龍江省高校學生的理財狀況和理財能力情況。
(三)數(shù)據(jù)分析:我們通過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當下大學生理財有如下特征:
1、閑置資金較多,資金去向分散
可支配的生活費是大學生理財和進行其他金融消費獲得的主要前提,就當今國內的環(huán)境來說,幾乎所有的學生的生活費都是出自父母,只有少部分人可以通過獎助學金及校外兼職獲取其他生活費。而通過調查問卷我們發(fā)現(xiàn)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普遍很多,有500元以上閑置資金的大學生所占比例是60.5%, 300-500的有17.5%,300元以下的占22%。 但是大多數(shù)的學生往往沒等到月底生活費就已經所剩無幾了,有的甚至舉債過日。通過這些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普遍大學生的資產管理能力不足,缺乏合理的資金使用能力。
接下來通過多項選擇進行調查,得出在這些人中,資金去向排在第一位的是娛樂消費,他們占據(jù)了所有人數(shù)的62.5%,再往下的分別是余額寶和銀行定期存款, 他們所占的比例分別是28%和24%,只有少部分的人采取了其他理財方式。 由此可以看出貪圖享樂是大學生的頭號大敵,而且學生也僅了解最基礎的理財產品。
2、理財觀念有限,理財意識淡薄
我們接下來的調查發(fā)現(xiàn):有理財想法的占64%,但是大多數(shù)理財出資情況多低于500元,只有20.31%的學生愿意花費超過500元,由此可以看出,學生更傾向于一夜暴富,而很少人有正確的理財觀念,即使去理財大多數(shù)也是為了攢錢以致力于在未來體驗更好地享受。當然了也有部分人是苦于可利用資金太少不能將大規(guī)模的資金投入到理財上面來。
而通過文字問答題,我們發(fā)現(xiàn)真正做到以人生規(guī)劃為出發(fā)點的那部分人,多是家境相對優(yōu)越或者是家里父母從事與金融有關的行業(yè),所以從小耳濡目染的熱衷于理財并且也能夠對自己的財產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而其他家庭或者非金融專業(yè)的學生情況不是太好,有些學生甚至連什么是理財產品、理財產品的種類都不清楚以至于根本無從下手。由此可見,金融理財問題真的不容忽視了,作為互聯(lián)網金融時代的大學生不應該連這樣的小問題都能犯。
3、理財經驗少,理財產品了解程度低
我們透過數(shù)據(jù)了解到: 只進行過銀行活期定期存款(47.5%)和余額寶(30.5%)的學生占總數(shù)的78%左右,有18.5%的學生嘗試過基金定投或股票等其他理財產品,有3.5%的學生沒有進行過任何理財操作。而對于理財產品的知曉度也不盡如人意,人們更為熟知的是余額寶、銀行定期存款、股票和保險等常見理財方式, 而對于基金定投、債券、外匯和銀行理財業(yè)務則知曉甚少,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現(xiàn)階段學生對于理財產品的選擇上較為單一,同時普遍接受的是風險系數(shù)小收益相對平穩(wěn)的理財產品。對于理財經驗少的學生我們比較認同于此,對于他們來說理財不光是為了賺錢,也是為了更好的學習知識,為了以后打基礎屆時再去觸碰更高級別的理財產品。
4、理財知識不飽滿,理財觀念不成熟
通過我們的觀察發(fā)現(xiàn),金融專業(yè)的學生更加傾向于理財,當然這是毋庸置疑的,畢竟涉及專業(yè)知識的儲備上,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渴望獲取理財知識上選擇渠道較多,關注理財自媒體、聽相關培訓或講座、通過朋友、家人或老師獲取知識,但是他們更傾向于從這些地方獲取到的知識是免費的,而不愿意通過付費來獲取知識,其實通過這一點,我們也能了解到大學生普遍囊中羞澀沒有辦法對于獲取知識進行必要的付費,再有就是,大學生的傳統(tǒng)觀念還沒有得到轉變,對于這種無形的知識更愿意搭便車渠從其他的付費者那里免費獲取相關知識,抑或是更傾向于愿意得到免費的知識,所幸的事針對于此的觀念正在逐漸的發(fā)生轉變,從反饋的信息中我們也了解到了,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大學生的素質也在不斷地提高,他們也愿意為所獲得的知識去進行花費愿意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通常人們對于追求財富的觀念比較盲目,一方面成年人都熱衷追求金錢所帶來的地位和享受;但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早產生扭曲的、“拜金式”的價值觀,所以基于此,中國的家長或多或少的讓自己的子女遠離金錢以此來保護他們。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國外大多數(shù)的資本主義國家就開始非常注重對幼兒的金錢觀念和理財?shù)乃刭|與意識的教育,培養(yǎng)他們對錢幣的認識和理財儲蓄的能力。甚至有些西方國家早在初中時期就開展了相關的必修課程,所以我們應該去嘗試接受西方針對理財?shù)慕逃J健?/p>
從調查過程中我們就已經發(fā)現(xiàn)了目前的大學生普遍存在著理財和消費觀念的誤區(qū),而多元化的理財方式自然就會產生利弊,駁雜的財經信息勢必就會造成大學生產生錯誤的理財觀念、接觸到錯誤的理財手段。所以我們認為對于如何正確引導大學生的理財觀念、促進他們能夠安全平穩(wěn)的進行理財實現(xiàn)財富獨立刻不容緩,而如何解決大學生的匱乏的理財知識,將引導他們如何使用正確的理財消費工具,避免盲從和過度、不理性的消費觀念,是我們未來將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由于互聯(lián)網金融理財存在一定的開放性、隱蔽性、和信息來源的駁雜,我們很容易受到這樣那樣的虛假信息甚至是遭遇騙局,所以針對大學生這一群體,我們要做到學校、社會、家庭三個方面的重視,學生也應該自身做起去做到改變自己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良好的理財觀。
首先,家庭上加強理財觀念的培養(yǎng)。我認為我們應該轉變對金錢的態(tài)度,我們應該正視金錢的利弊,從小就給他們樹立良好正確的金錢觀念,避免走上歧途。其實近年來的“校園貸”就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學生對于這類東西了解甚少,所以很容易受到欺騙,同時大部分學生對于管理金錢沒有概念,當真正自己掌握“財政”以后,沒有一個良好的管理能力會容易造成入不敷出 ,對于對自己沒有用的東西或者是盲目攀比的奢侈品情有獨鐘,導致了騙子的乘虛而入。
家庭上應該做的就是讓孩子了解金錢獲取的艱辛,比如鼓勵孩子利用自己的勞動獲取額外的報酬,這樣孩子既可以利用獲得的財富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同時又能體會金錢來之不易,基于此,家長們再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方式給他們樹立如何節(jié)省自己的金錢、不亂花錢再利用自己的財富“以錢生錢”,以養(yǎng)成一個好的觀念和意識。
其次,學校里應該開設相關理財課程,普及知識。我認為學校應該配合家庭對學生的理財觀念方法進行進一步的培養(yǎng),在孩子經歷孩童時期的家庭教育以后,理財觀念應該也初具模型了。而接下來就該輪到正式的學校教育和培養(yǎng)了。從小學到高中期間當然應該以正規(guī)店學業(yè)為主,所以在此期間可以不必要過于規(guī)模性的專業(yè)教育,但是也要為了銜接前后而進行一定的課外活動。
大學生時代是理財意識形態(tài)塑造的最為關鍵的時期, 我們必須制定出一套規(guī)模系統(tǒng)化的理財教育體系,如果我們可以系統(tǒng)的教導他們合理的利用自己的生活費能夠做到管控好自己的零用錢, 并且使其在正規(guī)合法的機構下不斷的升值這樣既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應急,又可以減少被騙、當然最重要的是還能學到一生受用的知識。
再者,社會各方面應該重視。理財教育不能光是學校家庭兩方面的事情。社會更應該肩負起責任,社會上每個人的行為其實都能對整個機體產生影響, 我們都知道蝴蝶效應,如果一個人沒有遵守規(guī)則,并且不以為然的話,大家都這么想的話,那么社會就會出現(xiàn)一個惡性循環(huán)。當然,哪怕其他人不這么想只是一兩個人這樣做,也仍然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在社會上,不光要做到自覺,還要做到對別人的監(jiān)督,如果發(fā)現(xiàn)不法行為一定要及時制止并且報告給有關部門。當然了,也要呼吁相關部門也要盡快制定法律法規(guī),用法律的形式打擊違法行為回有巨大效果。在社會上每個自然人都能夠樹立起正確的意識和觀念就給學生們帶一個好頭, 這樣學生們才會真正有一個良好的理財環(huán)境。
最后,作為一名現(xiàn)當代的大學生,我們要做到端正態(tài)度,并且形成好的習慣。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個人情感,用理性的想法做到能夠合理地利用我們手里的金錢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戰(zhàn)勝那些貪圖享受、把錢花在其他不可取的地方的非理性的想法。 做到自覺學習理財知識,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磉叾美碡數(shù)呐笥丫褪且粋€好的資源,向他們多探討理財知識,時間久了潛移默化,你也可以變得很有理財觀,但是也要謹慎選擇朋友,選擇那些能夠給你起到正面意義和價值的朋友,向他們學習正確的致富手段,彌補自身不足。并且摒棄那些給你帶來消極影響的朋友,讓自己做一個陽光向上的人。
網絡上的資源很多,雖然有些駁雜,也存在良莠不齊的現(xiàn)象,但是作為大學生,我想已經可以能夠區(qū)分出有意義和無意義的信息了,既然如此,那么我們應該熟練的用好用活這一便捷的攝取寶貴知識的方式。比如各類的理財論壇、聊天群抑或是公眾平臺的推薦文章,有很多豐富的并且不需要花錢就可以獲取到的知識,這對于資金缺乏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好的消息。
在互聯(lián)網金融背景下,理財方面仍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現(xiàn)在還有著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如果不能合理的解決這些問題,即使我們走得再遠也是錯誤的路、也是冤枉路。我們都知道任何一條路都是要一步一個腳印才走出來的,因為只有前一步踩得實,再抬腳的時候才會站得穩(wěn),否則摔倒了就很難爬起來了。所以我們應該做到既抓經濟又解決問題,使得大學生消費理財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我們應該重視這一群體,為他們的成長保駕護航,這樣才能使得他們成長為經濟社會上的中流砥柱,成為未來的互聯(lián)網金融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讓社會經濟更好的發(fā)展,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的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