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東,胡振宏,劉銘君,關彥紅,胡靖霄
(1.唐山市工人醫(yī)院,河北 唐山 063000;2.磁縣人民醫(yī)院,河北 磁縣 056500;3.河北省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河北 滄州 061000;4.冀中能源井陘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河北 井陘 050300;5.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上海 200000)
脾虛型急性胃腸功能障礙患者在發(fā)病前,多存在創(chuàng)傷性疾病,如燒傷、外傷等,且患者多由于原發(fā)性疾病存在休克、手術及其他全身性病變,由此引發(fā)患者胃腸到的急性病變,并最終導致胃腸道功能障礙,中醫(yī)認為患者出現急性胃腸功能障礙與患者脾虛癥狀有關,脾虛導致患者無法順利排便,并造成患者腹脹、氣滯[1]。本文對所選脾虛型急性胃腸功能障礙患者進行香砂六君子湯與西醫(yī)聯(lián)合治療,分析加用香砂六君子湯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我院2018年1~12月134例脾虛型急性胃腸功能障礙患者,隨機分實驗組、對比組,67例/組。實驗組男35例,女32例,年齡25~84歲,平均年齡(65.14±18.86)歲,病程3~17天,平均病程(11.56±5.34)天。對比組男32例,女35例,年齡36~85歲,平均年齡(67.59±17.41)歲,病程4~17天,平均病程(12.83±4.17)天。患者均存在口淡不渴、惡心嘔吐、大便溏、困倦嗜睡等癥狀,排除其他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排除重大器官病變患者,兩組基線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P>0.05)。
對比組利用西醫(yī)療法治療,包括糾正休克、營養(yǎng)支持、抗感染等。實驗組加用香砂六君子湯,方劑有黨參、茯苓、炒白術、法半夏、砂仁、陳皮、炙甘草、木香、生姜等。浸泡30分鐘后利用水煎制,分3次煎制并共取汁240ml,混合后分6次服用,如患者無法口服用藥,則可以利用鼻飼方式進行治療。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7.01%,對比組治療總有效率82.09%,兩組胃腸功能評分、炎癥因子指標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顯著(P<0.05),見表1。
西醫(yī)認為脾虛型急性胃腸功能障礙患者存在嚴重的炎癥反應,需要進行抗炎治療。中醫(yī)則認為患者的癥狀主要體現在患者脾虛條件下,由于受到沖擊導致的身體虛弱、外邪內感導致發(fā)病,需要對患者進行脾虛、外邪的清除與治療。香砂六君子湯是我國臨床驗方,具有非常豐富的臨床應用經驗與價值,多在臨床上被應用于痰阻氣滯、脘腹脹痛、嘔吐痞悶的治療,脾虛型急性胃腸功能障礙患者的癥狀相對相符,且針對患者脾虛型急性胃腸功能障礙,能夠盡快對患者的胃腸道功能進行恢復,修復患者的黏膜屏障功能,能夠提高患者脾虛癥的治療,從整體上對脾虛型急性胃腸功能障礙患者進行治療,減少患者單純西醫(yī)治療效果較慢的問題。本文對所選脾虛型急性胃腸功能障礙患者進行香砂六君子湯治療,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有效的進步,多數患者能夠明確改善胃腸道功能評分,同時患者血清中炎癥因子也得到有效降低。本次實驗中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改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提高,胃腸道功能得到明確恢復。
表1 兩組胃腸功能評分、炎癥因子指標比較(±s)[n(ng/L)]
表1 兩組胃腸功能評分、炎癥因子指標比較(±s)[n(ng/L)]
綜上所述,對脾虛型急性胃腸功能障礙患者開展香砂六君子湯聯(lián)合西醫(yī)療法治療,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有效改善,癥狀消除且腸道功能恢復效果明顯,與西醫(yī)療法治療聯(lián)合應用效果好,值得推廣。
組別 例數 胃腸功能評分(分) IL-6 TNF-α實驗組 67 0.95±0.88 16.85±2.5225.08±4.55對比組 67 2.36±0.78 23.08±3.2717.56±2.38 t - 10.2235 11.0235 12.0354 P-<0.05 <0.05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