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昊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00)
腦出血是一種急危重癥疾病,指的是非外傷性腦動脈破裂引起的腦實質(zhì)出血,此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快和病死率高等特點。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1],腦出血早期診斷可作為輔助性治療腦出血的重要手段?,F(xiàn)探析本院2017年5月~2018年9月90例腦出血患者采用MSCTA的臨床有效性,內(nèi)容匯報如下。
90例研究樣本入組時間由2017年5月開始,到2018年9月結束,其中男性63例,女性27例,年齡19~71歲,均值(49.67±3.75)歲。所選患者均無嚴重臟腑功能病變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嘔吐、程度不同的頭痛以及腦膜刺激征,所選患者均自愿簽署同意書。將嚴重呼吸系統(tǒng)疾病、配合依從性較低、內(nèi)臟器質(zhì)性病變以及有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史者排除。
運用型號為Lightspeed UItra型的掃描儀,每次采集8層圖像,協(xié)助患者保持仰臥位,開展螺旋容積掃描,控制層厚為1.2 mm,間隔為0.6 mm,掃描時自樞椎齒狀至顱頂,將管電流控制為130 mA,管電壓為120kV,并且球管旋轉一周的用時為0.5 s。主要開展平掃及增強掃描。通過dvantage Window 4.3工作站處理圖形,同時采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仿真內(nèi)窺鏡、表面遮蓋顯示、透明技術等方法。運用不同的CT閾值,適當調(diào)整偽彩色。聯(lián)合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結合手術入路方向,明確病灶線路最佳方向,重建40~80幅圖像,詳細描述病變的形態(tài)特點,包括鄰近血管的解剖關系。以電影連續(xù)且快速回放的形式動態(tài)觀察病變,自動生成CT仿真內(nèi)鏡圖像。
觀察MSCTA檢查結果、腫瘤部位和病因。
本次90例患者檢出58例腦動脈瘤,4例煙霧病,18例動靜脈畸型,6例靜脈行血管畸型,4例原因不明,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MSCTA檢查結果
病理檢出腦動脈瘤有60例,而MSCTA顯示58例腦動脈瘤,占比為96.7%,其中8例(8.9%)處于頸內(nèi)動脈顱內(nèi)段,6例(6.7%)處于椎基動脈,8例(8.9%)處于大腦前動脈,18例(20.0%)處于大腦中動脈,18例(20.0%)處于前交通動脈。
39例(43.3%)基底節(jié)出血,8例(8.9%)丘腦腦葉出血,24例(26.7%)腦干小腦出血和19例(21.1%)特殊病因出血。
本研究提示,MSCTA檢出腦動脈瘤的機率高達96.7%,其中腦動脈瘤占比為64.4%、靜脈性血管畸型占比為6.7%,煙霧病占比為4.4%,動靜脈畸型占比為20.0%,原因不明占比為4.4%,提示腦出血診斷中采用MSCTA實用性高,能保障診斷效果,使患者病情早日確診。在病因判定中,基底節(jié)出血占比為43.3%,腦干小腦出血占比為26.7%,丘腦腦葉出血占比為8.9%,特殊病因出血占比為21.1%。魏淑芹[2]研究指出,血管CT成像技術能將病變位置的血管全貌清晰地顯示出,還可準確顯現(xiàn)分支血管受累及病變范圍,并且此種診斷用于肺動脈栓、腹主動脈瘤及腹動脈廣泛性鈣化中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MSCTA操作簡單,診斷準確率高,具有無創(chuàng)性,掃描腦顱后便可獲得診斷結果,能縮短診斷時間,使患者及時獲得治療。另外,MSCTA還可直觀地觀察血腫部位、大小及數(shù)量,以計算出出血量,進而為臨床治療提供指導。
綜合上文得出,MSCTA診斷早期腦出血及在其病因判斷中應用價值高,建議加大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