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世奎
剛放暑假,學校附近郵局的一個工作人員,就給我打來了一個電話,我的匯款單到了。我問,是從哪里郵寄來的?那個工作人員說,是從北京郵寄來的。我感覺很高興,畢竟是自己的汗水換來的勞動成果。何況是北京郵寄來的呢!那個工作人員又補充說,只有30元。我心里又有些遺憾,畢竟有些少。那個工作人員還說,叫我轉給另外一個人。原來,是我指導的學生創(chuàng)作的兒歌在報刊上發(fā)表了,那家報刊郵寄來的稿費。其實,30元對于我來說,這只是一個小數(shù)目,對我的學生來說,意義就不一樣了。這倒我有些喜出望外了。
三個月前,一家區(qū)縣文聯(lián)主辦的內部刊物組織了梨花節(jié)征文活動,面向全國征稿,要求每位參賽者郵寄1-3首兒歌參加征文活動。根據這個要求,我就在班上搞了一個征集兒歌的征文活動,然后,從學生的來稿中進行初選,其中有9首兒歌質量比較高。我看了學生的作品以后,就傳給了那家內部刊物。出人意料的是,我傳過去的9首兒歌全部落選,讓我有些失望。莫非學生的兒歌確實寫得不好?我覺得學生的作品很好,難道因為是自己的學生自己總是往好的方面想?而我又不方便把這個不幸的消息,在班上公布。于是,我就把這些兒歌向其他報刊雜志投稿,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很多報刊雜志都杳無音信。正當我感覺希望渺茫的時候,北京的一家雜志的編輯給我回復了一個好消息,說,9首兒歌中會選擇其中1首發(fā)表,發(fā)表在今年的第六期雜志上。回復的文字很短,還讓我產生了一些疑問。我仍然感覺很高興,但是,我又不方便問是哪一首兒歌可以發(fā)表?。咳绻撾s志的編輯愿意告訴我,那么,他一定會具體告訴我哪首兒歌通過了終審。他沒有告訴我,出于禮貌,我也就不方便了解得這么詳細了。在課堂上,我把這個喜訊告訴了學生,頓時,班上想起了一陣嗡嗡的聲音。隔了一會兒,其中一個學生忍不住問我,是哪一個同學的兒歌發(fā)表了?我只好照實回答,不知道。學生你望我,我望你,很有可能在想是不是自己的兒歌發(fā)表了呢?他們的心里有一種隱隱的渴望,就像這嗡嗡嗡的聲音一樣。
好不容易等到六月底,我在報刊亭找到了這份雜志,從頭到尾仔細查找,卻沒有我的學生的名字,我再翻到封面核對,卻是第七期的雜志了。我咨詢報刊亭的老板,老板說,當月20日,下一個月的雜志就到了,你現(xiàn)在來買雜志,下一月的該雜志送到這里來的差不多都要賣完了。我說,那怎么辦呢,我想買第六期的雜志?老板說,只好讓發(fā)行人員給你重新郵寄一本雜志了。我就告訴了老板,必須是第六期。過了幾天,我又來到報刊亭,就買到了那本雜志。我先在封面上找到了201306的數(shù)字,然后,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終于看到了學生的名字。兒歌的最后,指導老師的名字就是我。那一瞬間,我感覺真的太幸福了。比發(fā)表我自己寫的作品還要幸福。真的。
回到教室,我首先在黑板上寫下這個學生的名字。然后,我就叫學生一組一組地排隊走上講桌,在上面翻看這本雜志上的發(fā)表同學的兒歌。很多學生看完以后,總是微笑著走下講臺。大家看完了,我才說了這首兒歌的發(fā)表的一些細節(jié)。不少學生眼里似乎有著一些疑問。他們似乎不相信這就是真的,那個在公開刊物上發(fā)表兒歌的學生就在自己的身邊,就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一個伙伴。然而,似乎又有些陌生,在雜志上的名字確實是自己的同學的名字,并且,老師的名字也在上面。我有意讓全班同學來分享這個學生獲得的成功,也就是激勵更多的學生認真學習,為自己的作品能夠在報刊上發(fā)表奠定扎實的基礎。學生看完以后,我把這本雜志放在了辦公桌上,便于我以后拿給學生仔細閱讀。隨后不久,雜志社郵寄來了樣刊,上面就寫了由我轉給這個學生。當我在教室把樣刊交給這這名學生的時候,教室又響起了一陣掌聲。
我從郵遞員手里接過匯款單,看到上面有8月25日前必須領取的字樣。我想,把匯款單交給學生自己到郵局領取匯款,畢竟是不方便的。學生在家里,暑假中不會到學校。于是,我把匯款單復印了兩份。然后,我用自己的身份證代領了30元。郵遞員不是第一次給我匯款單了,對我還是有些熟悉的。我準備在9月1日開學的時候,在教室里,當著全班學生把30元稿費發(fā)給學生,并且,還要交給他一張復印的匯款單。復印的另外一張匯款單,由我親自保存,我想等學生將來長大的時候,如果成為了優(yōu)秀人才,那么,我可以把這張匯款單讓我以后所教的學生分享其中滿含著的幸福。發(fā)給學生的復印的匯款單,可以向家長表明,我并沒有提取其中的勞務費。當然,學生不可能理解我的全部的意思。學生拿著匯款單,可以激勵自己努力學習,伴隨著自己從小學進入中學,進入大學,從而獲得一定的光榮感?;蛟S,這名學生在以后的考試中,分數(shù)不可能每一次都是第一名,總會有失敗的時候,那時,這張匯款單就好像是一顆閃光的星星,照耀著學生前行的道路?;蛟S,這張匯款單就像是一張人才證明書,讓學生和自己的伙伴都能夠看到其中的積極的力量。
當我重新打開這本雜志的時候,我不由得想,區(qū)縣的內部刊物沒有評上等級獎的兒歌,在北京的公開刊物上卻發(fā)表了。這并不是我的學生不行,他們在不同的時間,在不同的地點,就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表現(xiàn)出了自身的人才效應。他們的年齡確實還很小,但是,他們身上的人才效應,卻有一種圣潔的光輝。很多時候,這種光輝只能像夢一樣埋藏在他們自己的心靈深處,很多人都不一定能夠看到,最終,他們還是能夠把這種光輝表現(xiàn)出來,讓更多的人們分享到其中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