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虹,劉 華,楊春榮, 曹國芬,周小蘭△
1.西安醫(yī)學院護理學院(西安 710021);2.陜西省人民醫(yī)院產科(西安 710068)
目前,女性因妊娠而出現焦慮、抑郁或者其他心理問題的情況日趨增多[1~3],妊娠期不良心理狀況容易導致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產后抑郁癥等不良妊娠結局和疾病發(fā)生,給孕婦本人、家庭及社會帶來更多不良影響和負擔[4~6]。導致孕婦不良心理狀況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激素水平、代謝狀況的巨大改變,使孕婦感知壓力變得敏感而承受及應對壓力的能力下降,從而容易產生劇烈的情緒變化,甚至成為較嚴重的心理或精神疾病[9]。因而,明確孕婦在妊娠期壓力水平及其來源,提出針對性的措施,對維護女性圍生期心理健康,保證良好妊娠結局及產后母嬰健康與安全,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 研究對象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于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選取陜西省關中、陜南、陜北地區(qū)6所醫(yī)院/婦幼保健院(三所三級醫(yī)院,三所二級醫(yī)院)產科建檔的孕婦1067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18~43歲;②確診宮內妊娠6~41周,定期在研究醫(yī)院進行產科檢查及分娩;③愿意參加本研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高危妊娠孕婦;②不愿意參與調查。
2 調查方法 本研究采取橫斷面調查研究的方法,使用孕婦一般情況調查表、及妊娠壓力量表對納入的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一般情況包括孕婦的年齡、孕周、職業(yè)、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婚姻狀況、分娩經歷、流產經歷、產檢狀況、配偶對本次妊娠的態(tài)度、與配偶及配偶母親的關系、妊娠相關知識等。妊娠壓力量表為由我國臺灣省高雄醫(yī)學大學陳彰惠教授等在1995年編制,用于測評孕婦在妊娠期的壓力來源和程度,在本世紀初由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潘穎麗等人調適后在該院產科的孕婦中應用[10],之后在我國天津、上海、珠海等地有較廣泛的使用[11-13],并經上海師范大學李丹等人檢驗有良好的信效度[10]。該量表共30個條目,包含3個妊娠壓力事件因子,分別為確認母親角色或認同父母角色而引發(fā)的壓力感(條目1~15)、確保母嬰健康和安全而引發(fā)的壓力感(條目16~23)、因身體外形和身體活動的改變而引發(fā)的壓力感(條目24~27),條目28、29、30未納入這三個因子,作為其他因素。
妊娠壓力量表計分方式:每個條目分為不存在或完全沒有、輕度、中度、重度四個等級,以0、1、2、3計分,所有條目得分合計為壓力總分,得分范圍為0~90分,分數越高,表明妊娠壓力越大。每個壓力源被稱為一個壓力因子,其得分為該因子所包含條目得分之和。
為衡量比較各因子得分情況,分析時采用得分指標,得分指標=各因子實際得分/該因子可能最高分×100%。根據壓力總分得分指標高低,將妊娠壓力程度分為3個水平:>80%為重度壓力,40%~80%為中度壓力,<40%為輕度或無壓力。
以條目評分≥2分為壓力表現陽性,計算各條目陽性率。若所有條目壓力表現均為陰性,即壓力總分≤30分為妊娠壓力陰性(無壓力),得分>30分為妊娠壓力陽性(有壓力)。
3 資料收集 采用現場問卷法進行資料收集。研究者在納入研究的各醫(yī)院產科選取一名護士作為調查員,并對所有調查員進行現場問卷調查方法的統(tǒng)一培訓。對2016年10月到2019年1月期間就診的符合納入標準的孕婦,由調查員采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進行解釋,使其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并同意參與后,向其發(fā)放問卷,當場填寫完成后回收。共發(fā)放并回收問卷1067份,有效問卷1044份,有效率97.9%。
1 孕婦人口社會學特征 1044例孕婦平均年齡(28.29±4.12)歲,孕周(35.77± 6.33)周,婚姻狀況的構成為已婚1010例(96.7%),未婚同居22例(2.1%),分居、離異、喪偶分別為1例、10例、1例(1.2%);初產婦653例(62.8%),經產婦388例(37.2%);有流產經歷者418例(40.0%)。
2 1044例孕婦妊娠壓力狀況 孕婦妊娠壓力總分(26.68±14.28)分,按壓力得分指標分類,輕度或無壓力784例(75.1%),中度壓力255例(24.4%),重度壓力5例(0.5%)。三個壓力事件因子中,因子1“為確保母嬰健康和安全而引發(fā)的壓力感”達到中度壓力水平(得分指標43.57%),總分及其他因子得分指標均未超過40%,見表1。各條目中,壓力得分指標排在前10位的條目(由高到低),見表2。
表1 陜西地區(qū)孕婦妊娠壓力得分狀況
表2 孕婦妊娠壓力陽性率排序前10的條目
3 妊娠壓力單因素分析 壓力陽性孕婦361例,陽性率34.6%。壓力陽性孕婦與壓力陰性孕婦在年齡、孕周、是否上過孕婦學校這些因素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文化程度、職業(yè)、居住地域類型、家庭經濟收入、是否擁有自購房、對住房的滿意度、是否按時產檢、配偶對本次妊娠的態(tài)度、與伴侶的關系、與配偶母親的關系這些因素方面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3。
4 妊娠壓力多因素分析 各因素賦值見表4。以妊娠壓力有無(無=0,有=1)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中有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居住地類別、對住房的滿意度、配偶對本次妊娠的態(tài)度、與配偶母親關系是影響妊娠壓力的主要因素。見表5。
表3 影響妊娠壓力水平的單因素分析
表4 自變量名稱及賦值
表5 妊娠壓力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1 孕婦妊娠壓力水平分析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陜西省孕婦妊娠壓力總分(26.68±14.28)分,得分指標29.65%,屬于低度壓力水平,與宋麗青、陳艷紅等人在廣州、上海所做的孕婦妊娠壓力處于中等甚至更高水平的結果不同[11-12],提示不同地域和社會環(huán)境的孕婦妊娠壓力狀況存在一定程度的區(qū)別。
壓力各因子中,“確保母子安全和健康引發(fā)的壓力感”得分最高,與同類研究結果相同[11-13,15]。本研究中壓力排名前5的陽性條目都屬于此因子,進一步說明“確保母子安全和健康引發(fā)的壓力感”是妊娠壓力的重要來源。以上結果說明,孕婦對妊娠和當前產科輔助分娩專業(yè)水平缺乏足夠的了解,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孕期健康指導,從而提高孕婦的認知,減輕此方面的妊娠壓力?!澳赣H角色認同引發(fā)的壓力感”得分指標最低(23.56%),與陳艷紅的研究結果一致[13]。說明對分娩后母親角色的承擔及育兒問題,孕婦心態(tài)較為積極或相應的社會支持較為充分。
本次調查中壓力陽性率排前兩位的條目是擔心分娩疼痛(54.7%)、擔心自身安全(46.8),而在宋青麗的研究中分別是擔心分娩時醫(yī)生無法及時趕到(67.14%),找到一個滿意的保姆有困難(63.81%);她的研究中擔心分娩疼痛的陽性率為29.52%,排在前10條目的末位,而擔心分娩時醫(yī)生無法及時趕到在本研究中未排進前10(22.7%)。此結果說明兩地的孕婦最大妊娠壓力的來源不同。
2 孕婦妊娠壓力影響因素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文化程度、職業(yè)、居住地域類型、家庭經濟收入狀況、住房狀況是影響孕婦妊娠壓力的因素,這些因素均體現了人的基本生活狀態(tài),說明經濟水平決定的基本生存狀況是影響孕婦壓力感受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多個關于孕婦妊娠壓力的研究中,都表明家庭收入是影響壓力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11-12]。
按時產檢與否,對妊娠壓力也有影響。能按時產檢者壓力水平低于未按時產檢者,主要原因可能是產檢過程中對妊娠相關知識和妊娠進展狀況及時正確的獲得和把握,能夠減輕妊娠壓力。孟志紅等人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結論[12]。
另外,伴侶的態(tài)度、與伴侶的關系、與伴侶母親的關系均是影響妊娠壓力的因素,提示家庭成員間情感關系的親密與否,對妊娠壓力有較大的影響。因而,夫妻關系差、家庭功能障礙孕婦容易出現更大的妊娠壓力,與李丹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5]。孕婦在妊娠期間需要丈夫的關懷、家庭內重要成員的支持和關愛,共同承擔、相互支持,才會更好地緩解孕期身心壓力,與李金芝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15]。
進一步進行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居住在農村或城市、對住房的滿意度、與伴侶母親的關系,是影響妊娠壓力的主要因素。居住于農村的孕婦妊娠壓力高于城市,分析其原因主要可能是收入水平相對較低及所能獲得的孕期保健服務水平的差異。住房滿意度、與伴侶母親的關系對妊娠壓力的影響,則說明對居住環(huán)境不滿意、因與伴侶母親關系差而產生的負面情緒會提升妊娠壓力水平。此結果更加明確了經濟及情感這兩方面因素妊娠壓力的重要影響因素。經濟狀況差,家庭成員間關系不良,導致孕婦產生較多不良情緒,表現為較高的妊娠壓力水平,也與其他地區(qū)同類研究的結果相似[11-13,15,17]。
而且,妊娠壓力的影響因素包括個人、家庭及社會因素,主要體現為對個人妊娠的了解程度、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情感支持。因此,臨床工作中應大力加強孕期健康指導及產前教育,更好地幫助孕婦順利度過妊娠及分娩期。同時,對家庭經濟收入低、情感支持相對不足的孕婦,應及時評估并發(fā)現其壓力狀況,針對其具體心理特征進行心理疏導,并通過針對其主要家庭成員和照護者的宣教,盡力營造良好家庭生活氛圍,提升其社會支持水平。通過系統(tǒng)的圍生期健康教育,達到降低孕婦壓力水平,保證母嬰安全及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