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余黃,殷鵬飛
陜西省安康市中心醫(yī)院消化科(安康 725000)
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常因長期、過度飲酒引發(fā),導致患者肝細胞大量壞死、肝臟病變,且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其通常會導致肝硬化及肝癌,臨床顯示,AH重癥患者的短期病死率非常高[1]。AH的主要表現為發(fā)熱、惡心、黃疸、肝臟腫大,且血清中谷丙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γ-谷氨酰轉肽酶(GGT)、總膽紅素(TBIL)水平顯著上升等[2]。近年來,我國AH的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文獻顯示[3-4],還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作為一種抗氧化劑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可有效阻斷酒精對肝臟的損傷。多烯磷脂酰膽堿(Polyene phosphatidyl choline,PPC)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多聚乙酰卵磷脂,其有助于肝細胞的修復、再生,還能抑制肝纖維化,也可用于治療酒精性肝病。兩種藥物均可以單一用藥,二者聯合使用對于治療酒精性肝炎的臨床效果仍有待進一步研究,故本研究選取了158例AH患者,觀察PPC聯合G-SH治療AH的效果,探討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優(yōu)化提供數據。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間本院收治的158例AH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均有較長的飲酒史,經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均符合《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中AH的臨床診斷標準[5];②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患者及家屬均知悉本研究內容及用途。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所用治療藥物過敏者;②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③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肝損傷者。將研究對象根據就診序號編號,隨后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聯合組各79例。對照組:男55例,女24例,年齡33~75歲,平均年齡(49.86±8.35)歲,平均病程(1.79±0.74)年。聯合組:男53例,女26例,年齡34~75歲,平均年齡(50.11±9.04)歲,平均病程(1.65±0.67)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戒酒、飲食控制、營養(yǎng)支持及基礎護肝等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加予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國藥準字H19991067),具體如下:600 mg G-SH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聯合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予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7684),具體如下:5ml PPC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4周(1個療程)。
3 檢測指標 所有患者于治療前后采集肘靜脈血10 ml,離心分離上清(3000 r/min,10 min)采用日本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肝功能指標,包括ALT、AST、GGT、TBIL;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患者肝纖維化指標,包括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HA)和III型前膠原(Type III precollagen,PC-III)?;颊呖崭箼z測肝區(qū)情況,采用BELSON 5000A全數字彩色超聲診斷儀,包括肝區(qū)遠揚回聲、管道結構、肝腫大、血流信號等。觀察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嘔吐、腹瀉、皮疹等。
4 療效評定標準[6]于所有患者治療1個療程后評價臨床療效,療效劃分為三個等級:①顯效:原有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或明顯改善,B超提示肝區(qū)情況顯著改善,肝功能指標恢復正常水平;②有效:原有臨床癥狀及體征好轉,B超提示肝區(qū)情況基本改善,肝功能指標水平降低≥50%;③無效:病情無好轉或惡化。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1 臨床療效對比 聯合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1.14%,明顯高于對照組79.75%,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22,P=0.042)。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例(%)]
2 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ALT、AST、GGT、TBIL四項肝功能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且聯合組治療后ALT、AST、GGT、TBIL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t=8.775,P<0.001;t=12.071,P<0.001;t=6.695,P<0.001;t=9.369,P<0.001)。見表2。
3 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HA、PC-III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且聯合組治療后的HA、PC-Ⅲ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t=11.349,P<0.001;t=10.612,P<0.001)。見表3。
4 B超檢查情況對比 B超結果顯示,聯合組治療后管道結構顯示不清、肝腫大情況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6.482,P=0.011;χ2=6.661,P=0.010),而血流信號減少、遠揚回聲減弱情況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對比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對比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后B超檢查情況對比[例(%)]
5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飲酒,而AH的發(fā)病率也隨之上升,且有不少患者發(fā)病急,病情危重[7]。除此之外,若AH患者的病情未得以及時控制,極易發(fā)展成肝硬化、肝癌等,對患者生命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如果有效治療AH成為目前臨床工作的一個重點。本研究對比了單用G-SH及PPC聯合G-SH兩種方案對于治療AH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聯合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PPC聯合G-SH使用可大大提高AH的治愈率。谷胱甘肽是由人類細胞自然合成的,能激活多種酶,維持人正常的免疫功能,還具有抗氧化等作用[8],若患者長期飲酒,其體內谷胱甘肽等內源性抗氧化物質的水平會顯著降低,從而導致肝細胞線粒體結構、功能損傷加劇。研究顯示[9],G-SH能結合酒精中的乙醛、氧自由基,使之失活,從而抑制肝細胞膜及線粒體膜過氧化脂質體形成。PPC是構成細胞膜、亞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已有文獻顯示[10],PPC對于改善肝功能損害具有積極意義,可用于治療酒精性肝病等。徐輝等[11]將G-SH膠囊聯合PPC應用于治療抗結核藥物致肝損傷患者,結果顯示,兩種藥物聯合能顯著減輕機體的氧化應激損傷及炎癥反應,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G-SH膠囊,與本研究結論類似,提示兩種藥物聯合可提高AH患者的治愈率。
AH患者多存在肝功能損傷,患者的血清ALT、AST、GGT、TBIL、HA、PC-Ⅲ等指標會出現異常[12]。本研究對比了兩種治療方案對AH患者肝功能指標的影響,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經治療后,ALT、AST、GGT、TBIL各指標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的水平,且上述各指標水平也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與姚莉亞等[13]的研究結果類似,表明PPC聯合G-SH使用可有效降低ALT、AST、GGT、TBIL水平,對于改善AH患者的肝功能情況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同時,本研究中肝纖維化指標檢測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組患者的HA、PC-III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也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水平。曹智麗等[14]研究顯示,G-SH聯合PPC能夠顯著降低酒精性肝病(Alcohol-induced liver disease,ALD)患者的HA、PC-III等其他肝纖維化指標水平,提示G-SH與PPC聯用可有效抑制肝纖維化的發(fā)生。此外,AH患者的肝臟形態(tài)結構也會發(fā)生變化。本研究中B超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組AH患者的管道結構顯示不清、肝腫大情況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聯合組患者的肝臟形態(tài)結構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從側面進一步證實了PPC聯合G-SH使用可以改善AH患者的肝功能,推測其原因可能是兩種藥物的護肝作用機制不同,發(fā)揮了協同作用,治療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而治療期間,兩組患者未見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表明PPC聯合G-SH使用對于治療AH患者較為安全。
綜上所述,采用PPC聯合G-SH治療AH優(yōu)于單用G-SH,臨床總有效率大大提高,可顯著降低患者的血清ALT、AST、GGT、TBIL、HA、PC-Ⅲ指標水平,有助于患者肝功能的恢復,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