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麥麥提·依敏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歌舞團,新疆 巴音郭楞 841000)
引言:在我國新疆的維吾爾族以及烏孜別克族,熱瓦甫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樂器,通常熱瓦甫的頭部呈彎曲狀,并且有細柄、纏絲、半圓形的音箱等結構,而且采用羊皮或蟒皮等蒙面。熱瓦甫的柄部和音箱相接的部位兩邊裝飾一對羊角用作美觀,而且更具民族特色。熱瓦甫的彈奏風格非??褚氨挤?,也符合維吾爾族人的熱情豪放的性格,在襯托歌舞氣氛上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今,常見的熱瓦甫分為以下幾種:第一,喀什熱瓦甫,這種熱瓦甫通常在喀什、阿克蘇、莎車等地區(qū)非常常見,也被叫做南疆熱瓦甫。第二,多朗熱瓦甫,這種熱瓦甫在塔里中河與葉爾羌河附近,并且在多朗人居住地都非常流行。第三,哈密熱瓦甫,流行于哈密和吐魯番等地區(qū)。第四,牧羊人熱瓦甫,在維吾爾自治區(qū)的南疆葉城區(qū)域十分常見。
在喀什等地區(qū)流傳的熱瓦甫通常制作外觀基本一致,不過其長度可能會各不相同。常見的熱瓦甫長度分為91cm左右,頭長6.3cm左右,琴頭至琴弦全長約77.5cm,而共鳴箱的圓膜半徑約為6.8cm,而彎頭寬約3.36cm,頭碼柄寬度在3cm左右,柄下離4.5cm。并且具有一根主奏弦,4-6根共鳴線。固定音位通常為28個。其定弦法主要分為以下幾種:第一,主奏弦為c1,而共鳴弦分別F、B、E、A、D、G。第二,主奏弦為c1,共鳴弦為B、E、E、A、D、G。第三,主奏弦為C1,共鳴弦為E、A、D、G。
多朗熱瓦甫通常流行在維吾爾族的麥蓋提、阿瓦提以及巴楚等地區(qū)。據(jù)說多朗在維吾爾語中是“群”的意思。在古時候,拉卡拉瑪干沙漠西部地區(qū),一些人群通過繁衍生息而逐漸生成了維吾爾族的一個旁系族群,也就是現(xiàn)在的多朗人。并且多朗也用來稱呼塔里木河地區(qū)的人群。而多朗熱瓦甫的造型各不相同,而且制作方式也多種多樣,是多朗人們通過不斷地改進與創(chuàng)新所改制的一種熱瓦甫。第一把多朗熱瓦甫是將一塊整個的桑木來進行挖制,琴頭在弦槽的位置開始向后彎曲,琴桿比較短而且指板比較寬,橢圓形的共鳴箱,用驢皮蒙住正面,整個熱瓦甫看起來體型比較大,而且整體來看和曲項琵琶非常相像。琴頭的兩邊和共鳴箱連接區(qū)域的附近也有設置一對護角,這對護角在通常情況下可以對共鳴箱起到很好地保護作用,而在演奏的過程中也能夠很好地穩(wěn)定熱瓦甫的平衡,并且也起到了一定的美化作用,同時也是民族特征的一種表現(xiàn)。
隨著熱瓦甫的不斷改進與發(fā)展,如今的多朗熱瓦甫為了能夠更加便于攜帶與演奏,逐漸將共鳴箱的體積進行縮小,不過還是要比一般的熱瓦甫都要大。如今的多朗熱瓦甫逐漸變成了半葫蘆狀,琴身通常采用桑木或桃木,全身約長80cm,共鳴箱上半部分與琴桿連接,而上開還有多個音孔,下半部分則是中空的原形,熱瓦甫正面則蒙上驢皮、蟒皮、牦牛皮等。共鳴箱的半徑大約在10-11cm左右,琴桿短粗,正面按弦指板較寬,琴頭呈向后彎曲狀,弦槽兩邊置有3-6個弦軸,通常情況下都是五軸,主要作用便是張主奏弦。而琴桿左側則具有4-12個弦軸,通常情況下為7-20軸,主要作用為張共鳴弦。整個熱瓦甫的琴弦都運用的鋼絲弦,而皮面上也有竹制或木制的琴馬。
哈密熱瓦甫由于在哈密地區(qū)所廣泛流行所得名。隨著文化的發(fā)展與交通的逐漸便利,多朗熱瓦甫也有不少傳到了新疆地區(qū)的東疆,廣泛得到了當?shù)鼐S吾爾族人的喜愛。如今哈密熱瓦甫在哈密、吐魯番等地區(qū)流行,而制作方式與多朗熱瓦甫基本一致,先是利用桃木、杏木等制作琴身,通常哈密爾瓦福的琴身長約90vm,共鳴箱為葫蘆形。有一種哈密熱瓦甫的琴桿指板中鑲入了銅制音品,并且做工十分精致,多數(shù)都有置五條主奏弦和6-8條共鳴弦,材質基本都是鋼絲制成。
常見的熱瓦甫演奏技法大致可以分為:彈、彈挑、彈彈挑、滾奏、掃挑彈和小掃滾等?!皬棥敝傅氖峭ㄟ^右手的拇指以及食指來掌控撥子,其余手指自然地貼緊食指,在琴弦上利用手腕的力量下甩,進而形成彈的聲音?!皬椞簟笔窃趶椀幕A上,掌握合適的力道先下再上來回彈挑,在熱瓦甫的演奏方式中彈挑是運用最為頻繁的?!皬棌椞簟笔且环N集彈和挑為一體的彈奏方法,在主奏弦中,先用強音彈奏八分音符,之后再連續(xù)彈挑兩個十六分音符,如此便能夠奏出前八后十六分的音符。這種彈奏方式不但在維吾爾族廣泛運用,而且在哈薩克族也廣為流傳,通常用于展現(xiàn)馬蹄疾行的音效節(jié)奏?!靶邼L”則是以較快的速度利用撥子從后往前掃彈,熱瓦甫中的各個弦,通常會在一拍中占五分之一,之后挑彈挑共占五分之三,最后再接上以此彈奏,同樣也是五分之一。這種利用掃和挑彈、跳彈的融合奏法便是小掃滾?!皰邚椞簟币彩峭ㄟ^快速利用撥子從后向前對熱瓦甫中的各個弦進行掃彈,而之后則開始接上滾奏,緊接著繼續(xù)彈挑三十二分的音符兩次,也就是每個節(jié)拍進行前八后三十二分的符點。在進行第二拍時,十六分音符的彈挑彈挑進行四個,兩個節(jié)拍的組合便是連續(xù)掃挑彈。以上便是熱瓦甫的常見演奏方式。
在利用熱瓦甫來演奏不同的音樂風格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以下幾種演奏方法:第一,利用左手的食指來按住固定音品位,再用無名指和中指來調整下面的其他品味。第二,以左手食指按住固定音的品味,之后用中指來對其他品味進行往返調整。第三,左手按住固定音的品味,再以自上而下或自下至上的方式進行滑動接觸。第四,利用左手的中指來按住固定音的品味,之后略微向上移動,如此一來便能夠發(fā)出比常規(guī)音高出約五分之一的音。在熱瓦甫的演奏樂曲中,像是這樣的演奏方法非常普遍,并且在樂譜中也可以不用進行標記。以上這幾種熱瓦甫演奏技法描述中的固定音指的便是音樂中所需的高等品味。
結束語:熱瓦甫是在我國新疆一帶,維吾爾族和烏孜別克族中極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隨著其發(fā)展也逐漸形成了不同的種類與演奏技巧,而其中的演奏風格又隨民族風土的不同而別具一番風情。本文主要介紹了上述幾種熱瓦甫的特點及常用技巧,期望能夠為學者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