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曲吉
(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西藏 山南 856000)
高中是學生今后面臨學習與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隨著我國新課改的實施,高中整體教學質(zhì)量也得到了提高,而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也在逐漸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高中生物教學之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因為生物這門學科講究的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動手實驗以及觀察和思考等各方面的能力。學生如果缺少了自主學習的習慣,那么他這些方面的能力就很難得到提高,進而對生物這門學科就會喪失興趣、成績上不去、失去信心等。因此,教師必須對這些負面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新課改的真正教學意義。
其實,高中生物課堂是最容易打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的,對于高中生而言,步入一所好的、理想的大學就是他們的夢想,所以大多數(shù)學生都知道課堂學習的重要性,只是沉重的課堂氛圍不易打破,導致學生上課提不起興趣、精力不集中等問題的出現(xiàn),所以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就可以從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開始。在生物課堂上,教師可以用語言來營造課堂氣氛,通過使用一些精辟、生動活潑的生物學術語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也可將一些學生難懂、不易明白的專業(yè)術語轉化成既不改變知識重點,又易于學生了解明白的語言。生物課堂教學氣氛的營造不但可以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拉近,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輕松自由地學習,減輕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心理壓力,讓他們對這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新課標改革下,重點要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得占用整堂課的時間,不得有越位的現(xiàn)象,要重視學生課堂發(fā)言、提問,留有相應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思考、討論,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自我展示的機會。經(jīng)調(diào)查,很多學校的生物教學都存在“滿堂灌”的現(xiàn)象,多數(shù)教師會因為課程緊而霸占了整堂課,課堂理論講解得過多,很少將學生不易懂的知識點進行簡單的模型化,給學生動手理解知識的空間少之又少。就好比生物課程中DNA雙螺旋結構的這個課題,如果教師只重視課堂上給學生講DNA的基本結構是兩條反向平行的雙螺旋結構,它的堿基配對又是怎樣的,這樣只會讓學生死記知識,在做題上就很難靈活運用。如果教師在介紹DNA雙螺旋結構時先就它的發(fā)展史給學生做一個簡單的介紹,讓學生大體了解,然后再通過一些具體的DNA分子模型及平面結構示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后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再根據(jù)學生觀察的結果進行點撥、補充,這樣學生就會將知識記得牢固,就會很熟練地運用到題目中。
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是最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方法。在生物教學中,有很多知識都富有極高的趣味性,而且一些知識還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教師在豐富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要充分讓學生把知識聯(lián)系到日常生活中,并積極地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帶動學生自主學習。帶領學生做一些有關的實驗課,也是豐富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方法,生物教學的很多結論來源于它有較強的實驗理論支撐,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分析、討論才能得出相應的結論,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的理論教學會讓學生很迷茫,并且記住的知識點很難相互聯(lián)系在一起,而用實驗的教學方式帶領學生自己動手、思考和分析實驗結果,強化課本實驗知識,這樣學生自主探究得來的知識就會有很深刻的印象,也容易理解。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可以說對生活也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所以可以利用生物這門學科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特點,充分調(diào)動學生日常生活的經(jīng)驗,積極努力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增強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這節(jié)課時,可以聯(lián)想到自己在劇烈運動時,由于骨骼肌缺氧導致無氧呼吸加強,產(chǎn)生乳酸使腿部有酸痛的感覺,進一步對知識的理解再加深入。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配合,但是教師占主導地位,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效的自主學習空間,積極滲透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為我國的素質(zhì)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