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紅
(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靖安鄉(xiāng)五星小學,甘肅 靖遠 730614)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文則是評價一個人語文能力的高低的重要依據(jù),是語文知識的基本技能的綜合應用,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然而,寫作文卻是學生最頭疼的一件事兒。那么,學生們?yōu)槭裁磿ψ魑倪@么厭倦呢?我們教師又應該怎樣去做呢?本人就此談幾點看法。
學生對習作沒有興趣。學生習作不是為了應付老師,就是為了應付考試,他們把寫作當做額外負擔,東拼西湊,搜腸刮肚地完成了任務。更有甚者,千方百計的逃避,照抄作文書??梢?,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yǎng)是點燃學生創(chuàng)作的火花。有了興趣、愛好,學生就會信心百倍的去干、去寫。所以要想學生寫好作文,首先得讓他們喜歡寫作。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為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我在教學中應用了以下幾點方法:
(一)賞析范文,讓學生模仿。教學中,我讓學生賞析名家名篇和同齡人的優(yōu)秀習作,讓學生們通過仿寫,不再害怕作文,感到有話可寫。
(二)布置題目,貼近學生。學生寫作困難,也有教師的原因,我們不論是從題目布置,作文指導,還是評改,都從自我出發(fā),忽略了學生的想法。所以,我認為把習作的舞臺留給他們,讓他們敢想敢寫。
(三)及時發(fā)現(xiàn)亮點,激發(fā)興趣。對于剛有些興趣寫作的學生,教師應及時發(fā)現(xiàn)亮點,給予表揚鼓勵,特別是習作較差的學生,更應盡量發(fā)掘其優(yōu)點,滿腔熱情的贊揚,以喚起他們寫作的激情。在指導寫《……的手》的作文時,我讓學生先說再寫。我們班一個靦腆的小男孩,平時不善言談,作文也寫得很糟糕。課堂上我看見他舉起了小手,就叫起了他。他這樣說:“……妹妹手很靈巧,每次她讓我教她折紙時,教著教著,她就成了我的老師了……”聽到他這樣流利地說出來,我及時地鼓勵了他,他在熱烈的掌聲中,靦腆的笑著坐下了,那次的作文寫得很精彩。所以,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亮點,點燃學生習作的火花。
(四)尋找機會發(fā)表學生習作,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多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中有價值的作品。具體指導小作者認真修改,可以刊登在校園的手抄報和板報中。
學生對周圍的事物不注意留心,也觀察不細致,是導致習作無話可寫的又一原因。羅丹說:“生活中不是沒有美的東西,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因此,我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生活,在日常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認識美,從而用筆寫下那些美。比如寫《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我就明確要求學生寫我們家鄉(xiāng)獨有的特產(chǎn)枸杞,從枸杞的生長開始觀察,發(fā)芽、長葉、開花、結(jié)果、成熟到人們采摘的過程。從最熟悉的事物來寫,學生們感受頗深。寫的文章也讓人耳目一新。多留心生活,并善于積累材料,這樣才能寫出好文章。
現(xiàn)在的電視、電腦、手機,讓學生缺少了許多讀書的機會。閱讀量少了,習作水平當然很難提高,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300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都說明了多讀書對寫作的好處。所以我經(jīng)常指導學生博覽群書,看一些好書、有意義的書。
一方面重視課內(nèi)閱讀,通過精彩的句段的分析,把文章中的妙言妙語融入學生自己的材料庫;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悟課文,讓學生領(lǐng)悟課文中作者表現(xiàn)的生活的方式、技巧,并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經(jīng)常接受新信息,充實自己的頭腦,從而到達習作的殿堂。
小學生習作不好的第四個原因就是寫的少,學生懶得動筆。要想寫好作文,除了外因的變化而外,主要是靠內(nèi)因。所以每日一記是必要的,可以寫片段小短文,不要求體裁,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覺練筆的習慣。并非社會大事才值得報道,一個自然的景象、一件細微的小事兒、一個小小的微笑、一絲淡淡的心緒,都應該成為學生寫作的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才能寫出真情實感來。
文章寫成草稿后也得反復修改,“文章是改出來的。”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所以修改也是習作當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文章通過集體評議、小組修改,讓學生明白此次作文應該怎樣寫,怎樣評改。
總之,提高寫作水平并非易事,也不是一天就有所成就的,這需要從點滴做起,并持之以恒。最終,在習作的舞臺上,讓學生成為最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