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雪 馬桂芬
(滄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 滄州 061000)
伴隨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以及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fā)展,各種思潮廣泛傳播并發(fā)生碰撞和交融,產生多元化的思想觀念。多種觀念魚龍混雜,也包含一些歪曲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觀念,這些觀念會對大學生的價值觀構建產生不良影響。因此,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提升自身素養(yǎng),加強辨認各種社會思潮的能力,幫助大學生正確看待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
我國正從制造業(yè)大國向制造業(yè)強國邁進,需要大量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技能型人才,其中“德”是放在首位的,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培養(yǎng)依賴于高素質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素養(yǎng)水平以滿足國家的發(fā)展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于2014年到北京師范大學看望師生,在與師生交流的過程中,提出了如何成為一名好教師的“四有”標準,其中“有理想信念”是排在第一位的,這表明了教師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性,也表明國家注重教師政治素養(yǎng)的樹立。我國已經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這就需要高校思政課教師要自覺做到把黨和國家的政治紀律放在首要位置;要自覺做到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要自覺做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更好地引導大學生用政治理論武裝頭腦,對我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產生政治認同感,使他們自覺做到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教師節(jié)到北京八一學校慰問師生時談到:“教師要成為學生做人的鏡子,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榜樣,把真善美的種子不斷播撒到學生心中”①。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要重視自身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要以德立身、為人師表,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要以德立學、嚴于律己;要以德施教,以身作則。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的威信,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和高尚的道德情懷對學生實施正面、積極的影響,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學習素養(yǎng)的提升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必修課。首先是對經典理論著作的學習,如馬克思、列寧、毛澤東的著作,要了解理論的內容,把握其理論精髓。其次,是對人文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個人修養(yǎng)。另外,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課教師還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②。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抓住這一機遇,運用各種現代化信息手段,以此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思政課的學習中來。
社會素養(yǎng)的提升也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思政課教師要做到密切關注社會動態(tài)發(fā)展,提升社會責任感意識,在社會事務和活動的參與中展現自身的獨特價值,切實擔當起責任和使命,做學生的表率與榜樣。要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政策精神,及時深入學校、社區(qū)以及貧困地區(qū)向老百姓進行理論宣講;要參與走訪調研活動,感受國家發(fā)展、社會進步、百姓生活。同時,引導學生把理論課堂和社會課堂結合起來,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以便更好地認知社會、感知社會,從而逐步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總之,為了應對新時代社會發(fā)展的新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師應該全方位、多角度不斷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做好大學生學習、生活、成長的引路人,推動高校思政政治工作更好地開展。
[ 注 釋 ]
①2016年習近平在北京八一學校慰問師生的講話.
②2017年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