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云
(南昌市青山湖區(qū)胡坊小學,江西 南昌 330000)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以景激情的電教媒體集"聲、色、畫、樂"于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于創(chuàng)設特定的意境,學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觸手可及,引發(fā)了學生極大的興趣,運用電教媒體可以促進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喚起強烈的探索欲望.為課堂營造一種輕松愉快、主動求索的過程。
語文教學大綱提出了朗讀教學的三個要求。即正確、流利、有感情。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要達到這一要求并非易事,運用電教手段發(fā)揮電教手段的各種優(yōu)勢,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誘發(fā)朗讀的興趣。激發(fā)情感,以情促思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產(chǎn)生的,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以景激情的電教媒體集"聲、色、畫、樂"于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于創(chuàng)設特定的意境,學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觸手可及,引發(fā)了學生極大的興趣,運用電教媒體可以促進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喚起強烈的探索欲望,為課堂營造一種輕松愉快、主動求索的過程。
帶有感情的朗讀,是對朗讀的一項要求,只有讓學生逐步掌握以聲音來表情達意的規(guī)律,懂得音色、音高、音強的相互融合與變化,把握停頓、快慢、高低、語調的調節(jié),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借助音響,以聲傳情,渲染氣氛,指導感情朗讀,使學生沉浸在喜怒哀樂的情境之中,豐富感性認識,加強對課文的理解,深入領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才能讀出讀者的心聲,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如教學《再見了親人》一文,通過播放錄像,引導學生仔感受車站離別的情景,耳聽火車的呼嘯聲,老人孩子的哭泣聲。想象志愿軍和朝鮮人民的離別場面,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讓學生懷著不舍的心情去朗讀,就會讀得有聲有色,就會讀出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其次,教師以身作則,范讀引領?!按蜩F還要榔頭硬”,一名語文教師要使學生鐘愛朗讀,那么自己還真需是把硬硬的榔頭,不然怎么能使那一位位試與天公比高的調皮小子們信服呢?教師范讀能幫助學生正音,喚起學生的感情,把學生帶入文本之中,讓學生達到忘我境界,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朗讀的興趣。孩子們其實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師的范讀無形中為孩子們樹立了榜樣。這時他們也顯得躍躍欲試了,這時老師再因勢利導,讓學生試讀。前不久,聆聽了由南京某小學校長執(zhí)教的“和美課堂”——《找春天》。老師范讀一句,孩子們就模仿老師讀,多點幾個孩子上講臺依次模仿老師的動作,聲音,表情。孩子們反復地朗讀最終領悟到課文的意境,感受到春天的愉悅,自然課堂上也就培養(yǎng)了閱讀的興趣。
在朗讀教學中利用幻燈、錄像顯露出教材中的情感色彩,使畫面與課文融為一體,使學生受到感染,如《桂林山水》一文,先放映桂林山水全貌幻燈片,讓學生看到桂林山水有著連綿不斷的山峰,碧綠的漓江,這樣,一開始,桂林山水的景色就自然映入學生的眼簾,接著播放課文朗讀,學生邊看圖,邊被那優(yōu)美的文字所吸引,盡情地欣賞桂林山水的美,體會到桂林山水獨特的美麗,激發(fā)了學生讀的興趣和情趣。在指導欣賞和理解課文的過程中,依次投影山水景色的圖片,學生從中品味山的奇、秀、險特色,水的靜、清、綠特色,這色彩傳遞著作者的情感激發(fā)著學生的情趣,進一步激起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情感,朗讀起來似有強烈的美感。
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運用電教手段可以烘托課堂氣氛,促使學生聲情并茂的讀書。多媒體播放的朗讀聲音,清晰標準,語調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梢宰寣W生跟著練習朗讀,有錯誤之處再加以糾正,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如在教學《打電話》這篇相聲時,可以先充分運用多媒體,讓學生先聽一段相聲,感受相聲的語言特點,再來模仿練習朗讀。電化教學把生動的語言、幽默詼諧的表演融于一體,使學生在分男女朗讀的過程中仿佛在演繹這段幽默的相聲,笑聲不斷。學生在朗讀課文時的感情充沛,有聲有色。
首先可以利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交融的氛圍。這樣,孩子們朗讀時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語言美、意境美。如教《春筍》一文時,學生對于春筍的生長過程是很生疏的,春筍生長時朝氣蓬勃、奮發(fā)向上的樣子他們從未見過。指導朗讀時,我邊用多媒體放出春筍生長的過程邊動情地朗讀。學生在視覺、聽覺的記憶中感悟到了語言之美,并讀出了那種感覺。其次,可以搞一些配樂朗讀,選擇與課文意境相吻合的音樂,也能喚起學生的想象,在音樂特有的旋律和節(jié)奏下進入情境,自然而然地讀出“味道”來。
語文教材中選編的文章,都是專家苦心孤詣的典范之作,大多是文質兼美的名家名篇,從遣詞造句,到主題思想及寫作特色,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的,為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提供了豐富雋永的材料。在教學中,教師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朗讀,學生在一次次的朗讀過程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由情感產(chǎn)生思考,從而受到品德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同時對學生掌握規(guī)范的語言文字大有裨益。電化教育以形、聲、色、情的優(yōu)勢將教材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眼見其形、耳聞其聲,受到了美的熏陶,能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但也要引起警覺,電教容易使人沉醉于色彩斑斕的畫面和賞心悅目的樂海中,脫離課本。同時,也有可能使學生減少對抽象的語文符號的興趣,缺乏獨立思考精神,妨礙了學生的想象。利用電教手段,旨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果,只有這樣才能使電化教育發(fā)揮最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