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紅
(河北省蠡縣南莊鎮(zhèn)道西村小學,河北 蠡縣 071400)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jù)和資源,但教師不能拘泥于教材,而是要對教材靈活、合理地運用??梢栽黾印⒀a充教材以外的教學資源,使教材資源和其他的素材整合到一起,為教師的教學服務,從而使課堂活動更加有聲有色。
例如在教學小學一年級下冊第10頁《跳傘表演》時,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圖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圖上大家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同學們根據(jù)觀察會很快說出:“蝸牛在進行跳傘表演,而且它們傘的顏色是不一樣的,紅色的傘有14個,黃色的傘有6個,藍色的傘有7個。”“同學們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呢?”學生會提出問題“紅色的傘比黃色的傘多幾個?”列出算式“14-6=8”。提出“藍色的傘比紅色的傘少幾個?”列出算式“14-7=7”。這時,問題解決,已經(jīng)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教師繼續(xù)問:黃色的傘比紅色的傘少幾個呢?沒有照搬教材,既挖掘了教材的深度,又培養(yǎng)了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的思維。
另外,加強教學效果測試,每次考試中都會出現(xiàn)一些創(chuàng)新的解答,我們要借機強化對學生激勵——讓當事人得到認可,讓其他同學受到震動、啟發(fā)。對創(chuàng)新解答的“評”,重點放在對創(chuàng)新解答的展示和比較上。在試卷講評課上,可請做得好的同學上臺演講,向其他的同學講述自己的解答、思路的來龍去脈,讓學生得到成功的滿足,激發(fā)學生的成就動機。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增強課堂的實效性呢?教師必須轉變舊思想,樹立新理念。讓學生在掌握常規(guī)思路和解法的基礎上,啟發(fā)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和一題多解,讓學生感到內容新穎、學有所思、思有所得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币虼耍诮處煹恼n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學習、團隊合作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一種有效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具體地參與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去,更能讓每個學生的思維互相交流,擴大參與面,還能使學生在開放的學習中各抒己見,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協(xié)作創(chuàng)新,實現(xiàn)自我調控,促進思維的發(fā)展,使課堂真正地“活”起來、“動”起來。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的課堂,必然要求學生融入課堂,成為課堂動手的主力,課堂學習的主人。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學生需要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形成與發(fā)展至關重要。”動手操作是一種有目的的探索性學習過程,學生動手操作過程的往往比教師告訴結果更重要。教師要改變教學理念,樹立起學生的自學能力、認識水平和數(shù)學素質的提高與形成,就是在對相關信息提取、加工、分析、處理的過程中發(fā)展生成的。
積極把數(shù)學課堂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例如:在教學《分扣子》時,我先讓學生談談生活中看過的扣子,扣子都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扣子有幾個扣眼,這是為下面的分扣子做準備。由于學生對扣子接觸得比較多,所以從生活人手學生也比較有興趣,然后讓學生書中觀察情境圖,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接著教師提出相應的問題:這么多的扣子怎樣分才能把扣子分清楚呢?然后把全班學生以四人一組按不同的標準去分一分。分的標準讓學生自己根據(jù)觀察到的信息去定,老師巡查適時參與交流指導。接下來分小組展示分類情況,有的小組說把外形一樣的放在一起,有的小組說把顏色相同的放在一起,更讓我驚訝的是有的小組竟然能夠將形狀一樣、扣眼數(shù)量相同的放在一起。在整個分的過程中,全程由學生自己經(jīng)歷分類的過程,探索出分類的標準,學生根據(jù)自己定的標準把扣子分好類,整個活動中學生都沉浸在分扣子的活動中,當他們將扣子分好后可以看到孩子們臉上成功的喜悅。通過分扣子這個活動,既提高了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老師一張嘴和粉筆、黑板的教學手段已經(jīng)嚴重落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很多學校已經(jīng)配備了多媒體教室,多媒體引入數(shù)學教學,可以使抽象化的數(shù)學內容通過多媒體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更適宜直觀形象教學為主。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積極采用分組教學法,適時恰當?shù)剡x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形象具體生動的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動畫的引入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活動中來,提高了教學效率。
教師點評主要由教師組織引導進行的評價。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有些小組還會遺留一些沒有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或教師教學中的失誤,或試題自身難度很大,因此,點評顯得很重要。
生點生評。有問題的小組提出問題,由已經(jīng)解決了這個問題的小組來講評這道題。
師點生評。對一些普遍性錯誤問題,若學生沒有提出來,教師可把這些問題提出來,請中等生甚至后進生來講評。這樣既能檢驗組內互評互改的效果,又能引起全班同學對這個問題的重視。
生點師評。對教師在教學中出現(xiàn)的知識性失誤,導致學生錯誤的知識,教師一定要誠摯道歉,認真講評,把學生從已有的錯誤認知經(jīng)驗中解脫出來。對于試題自身難度跨度很大的問題,學生自評、互評都沒有解決,這時就需要老師點撥思路,讓學生去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總之,科學使用教材,改變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興趣,加強測試點評四方面合理結合,就能完成構建高效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教改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