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紅
(吉林省公主嶺市第二實驗小學,吉林 公主嶺 136100)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正式化、系統(tǒng)化學習的初始階段,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教學引導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其在注意力和自制力方面的表現并不理想[1],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難度[2]。實質上,班級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其內容涵蓋學生的學習、品德、行為、身心健康等多方面。在新時期背景下,班級管理工作對小學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小學班主任,要立足于班級實際,認真分析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遵循學生的心理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著眼于學生成長的長遠角度,提高個人綜合素養(yǎng),進一步提高班級管理效果,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時代在發(fā)展,我們的育人對象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在物質和精神文明發(fā)達的今天,小學階段學生的自主意識更加強烈,個性也越加鮮明[3]。在此背景下,我們班級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也要隨之適當地進行調整。從采集數據分析結果來看,當前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的一些問題要引起廣大班主任的關注,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重智育輕德育。受到應試教育大環(huán)境的影響,部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將重心放在學生學習成績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階段教學的愿景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種不均衡的教學模式與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4],從學生成長的長遠角度來看,這種“揠苗助長”式的行為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其次,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他們有著自己的想法和特點。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要正確認識這種差異,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與他們交朋友,以尊重平等的姿態(tài)進行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家長”姿態(tài)。
人們常說德才兼?zhèn)?,這里的德指的是道德、品德,才則是才能、才智。德在才的前面,由此可見,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品德培養(yǎng)更加重要。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從學生成長的角度來看,小學階段是學生發(fā)展的初始階段,也是打基礎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教育引導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我們教學的意義并不僅在于教授給學生知識,更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與行為。從小處講,這會影響學生個人發(fā)展;從大處看,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的發(fā)展。作為小學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智育兩手抓,可以通過開展主題班會、組織演講等多種形式滲透德育,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尚小,他們的思維和行為都不成熟,在學校生活中需要班主任更多的幫助和引導。所以,班主任個人綜合素養(yǎng)的高低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班級的發(fā)展,進而影響學生的成長。時代在發(fā)展,我們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方法也要與時俱進。作為班主任,要積極地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他人成功的育人方法,將其與當前班級的實際情況有機的結合起來,探索出一套契合實際的班級工作管理方法。同時,要遵循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多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從而將班級管理落到具體實處,切實促進學生發(fā)展。
作為班級的主體,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fā)。一方面。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有的人覺得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制力不足,所以他們事必躬親,學生只需要執(zhí)行和服從就可以了。在這種管理模式下,極大地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善于發(fā)展學生的優(yōu)點,給予學生一定的實踐和空間,使他們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找到合適自己的角色。在實踐過程中,我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班級各項事務的管理過程中,這個過程雖然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學生在此期間收獲了很多,也成長了許多,整個班級面貌煥然一新,班級也更加團結,學生也更加自信。另一方面,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多以朋友的身份與他們溝通,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與學習動態(tài),切實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使學生知道老師一直在關心,期待著他們的成長。
作為小學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的班級管理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而且能夠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作為小學班主任,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多換位思考,與學生平等溝通,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來,從而打造一個更有凝聚力,更有溫度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