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晨曦
“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清朝康熙年間的大學士張英讓出三尺宅基地給鄰居的故事流傳至今,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我家,爺爺也總是教導我們:“盡己力,解人憂,遇事能讓則讓?!?/p>
有一次,媽媽告訴我,在我很小的時候,家里的生活十分拮據(jù),常處于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狀態(tài)。家里姐妹多,吃穿用度各項花銷使得生活捉襟見肘,舉步維艱。一家人擠在一間不大的房子里,常??苦従拥膸椭热?。
那時,爺爺?shù)膯挝环窒铝艘惶讍卧?,媽媽想著終于能改善生活了,高興得合不攏嘴??墒?,一家人又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分割連在一起的院子。爺爺想到隔壁家人口更多,住在一間一室一廳的房子里,實在太擠了,便動了惻隱之心,想把院子多分一些給鄰居。媽媽聽了爺爺?shù)奶嶙h后覺得很不可思議,她認為院子應該平分,不應該哪家人多就多分。爺爺勸媽媽說:“都是單位同事,我們能幫一把就幫一把,萬一哪一天換我們家有困難,我相信人家也一定會毫不吝嗇地解囊相助的?!眿寢屄犕隊敔?shù)囊幌捄蟪聊?,最終她同意了爺爺?shù)臎Q定。
鄰居家知道了這件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只是連連點頭。老街坊們也對爺爺贊不絕口,還說爺爺是一個大好人,一定會有好報的。
不久之后,爺爺?shù)昧搜埕瑁毙枳鍪中g(shù),但巨額的手術(shù)費,我們家根本拿不出來。一家人想方設法借錢,把能聯(lián)系的親戚都聯(lián)系了,東拼西湊了一筆,但仍然不夠,焦灼無望的氣氛籠罩著我們。鄰居們知道了,紛紛解囊相助,滴水成川,手術(shù)費終于湊齊了。爺爺?shù)氖中g(shù)很成功,視力恢復得也很好。
聽了媽媽講的關(guān)于爺爺?shù)氖?,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爺爺以身作則,帶頭樹立了助人、謙讓的良好家風。作為晚輩,我們應該沿襲著助人、謙讓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讓”出和諧,“讓”出鄰里情,這樣豈不美哉?
◆江蘇徐州市樹人中學云龍校區(qū)
(指導老師 董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