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薄皩W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必修課?!秉h史課程一直是黨校教學的重要內容,在黨史教學中如何貫徹中央黨校提出的“用學術講政治”的要求,充分發(fā)揮其對學員的黨性教育作用,是黨校教師必須深入思考的重要問題。
黨史是黨校的專題課,一般會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進行專題講授輔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近百年歷史的政黨,如果按照歷史發(fā)展脈絡把所有的歷史事件都講到,很容易會“蜻蜓點水”。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加深黨史課程的思想性和理論性,這就要求教師教學過程中不能追求面面俱到,要以重要問題為引領來展現黨史課程的精髓。
(一)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產生的歷史必然性。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毛澤東同志為什么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稱為“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個問題是黨史課必須回答的問題,對于這一系列問題的解答,歸根到底就是講清楚黨產生的歷史必然性。因而,在講課過程中不能簡單化、片面化,要將內因與外因結合起來說明。毛澤東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黨史》一文中提到:“我們研究黨史,只從一九二一年起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恐怕要有前面這部分的材料說明共產黨的前身?!闭f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我們必須從近代中國出發(fā),重點關注20世紀初中國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著眼于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二)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發(fā)展與壯大的偉大歷程。經過近百年的歷史,我們黨從一個50多人的小黨發(fā)展到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大黨,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為什么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黨史是一段苦難與輝煌并存的歷史,黨經歷過許多挫折磨難,黨校教師要通過在不同歷史時期選取典型歷史事件來說明黨的三大偉大歷史貢獻,讓學員充分了解黨的輝煌歷程,明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凝聚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三)講清楚中國共產黨奮斗歷程的經驗與啟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資政育人,近百年來黨的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重要經驗與啟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校教師在黨史課程中必須將理論與現實緊密結合,總結歸納好黨的奮斗歷程中的基本經驗,激勵學員從革命前輩的手里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完成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維護和發(fā)揚黨的勝利成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關于方法問題的重要性,毛澤東同志曾說:“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通?!敝v好黨史課是黨校的基本任務,要想用學術講政治講好黨史課,必須要有科學的方法作指導。
(一)必須把歷史與理論相結合。黨史課既是歷史課,也是政治理論課,必須堅持“史由證來,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基本方法,從史實中引出理論,用史實說明理論,用理論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黨校教師在講授黨史課時,一是善于學會引導學員對史實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分析,培養(yǎng)學員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二是要善于利用典型的歷史論證和解釋理論,從歷史事實中引出理論,使學員理解理論的來龍去脈。同時,用史實批駁錯誤觀點,把握正確方向,讓學員加深對史實與理論的理解,使學員從心底里信服。三是善于厘清思路,講清楚歷史與理論的辯證關系。黨校教師要根據變化了的實際不斷修正,對有爭議的地方也要向學員說明。尤其是當歷史和理論與時政熱點相比較時,難免會出現一些差距。黨校教師應正視現實情況,對現實狀況進行實事求是的全面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且要對理論進行客觀的、恰如其分的評價。
歷史與理論相結合是具體的歷史的,既要論從史出,又要看到理論對史實的分析具有指導作用,但是理論和史實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誰都不是誰的“萬能鑰匙”,不能生搬硬套,這樣只會讓自己陷入被動境地。黨校教師在黨史課程中要盡量充分地根據歷史資料,分析歷史史實,總結和發(fā)展理論,達到歷史與理論的高度統一。
(二)必須把歷史與現實相結合。人們常說“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黨史課是一門具有強烈歷史感和現實性的學科,作為黨校教師不能以論代史,不能以今天的需要和標準去改變或剪裁歷史事實,黨校教師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用最新的理論觀點,來觀察和分析歷史,以闡明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一要具備從歷史中發(fā)掘現實和用現實去發(fā)現歷史價值的眼光,從歷史中發(fā)現學員感興趣的地方的能力。黨史課不是為了講黨史而講黨史,這會讓學員感覺空洞乏味、枯燥死板,從而喪失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黨校教師具備歷史與當前的時事新聞、熱點問題相結合的意識,通過歷史觀照現實。二要具備用比較的方法將歷史與現實結合的能力。比如:講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成就時,看似大而空,實際上教師可以從自身生活體驗出發(fā),分析自己這些年生活中感受到的變化,這樣學員也有代入感,最好使用一些權威的統計數據進行對比,這樣學員很容易理解和感受。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使黨史的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多姿多彩。黨史教學應立足于當下,科學地認識昨天,更好地了解今天,繼而科學憧憬明天。在黨史課中應把眼光放在現實上,根據現實社會運動和發(fā)展提出的問題,分析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加深對歷史和現實問題的認識,培養(yǎng)學員能用歷史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理解現實生活。
(三)必須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馬克思曾說:“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秉h校的黨史教學要讓廣大黨員干部明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的問題,是為了讓廣大黨員干部提高應對新形勢下產生的各種新問題的能力。黨校教師在黨史授課過程中一要充分認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大意義。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程度和質量直接關系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落實,關系到黨的事業(yè)和國家建設的成敗。其次,我們必須看到當前黨員干部在理論和實踐結合方面存在脫節(jié)。有的把理論與實踐簡單劃等號;有的重工作輕學習,以干代學,工作就事論事等等。這些現象都不是理論與實踐真正的相結合,長此以往,必然會對黨的事業(yè)產生危害和影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對黨校教師更高層次的要求,需要在授課過程中將這種方法傳遞給學員。因此,黨校教師自身必須要注重調查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要用事實說話,要避免閉門造車,有針對性地研究,體現鮮明的政治性,摒棄一切謬論和誤斷。
黨史課在黨校的課堂上年年講月月講,如何講得出彩,在娓娓道來中既把黨史講清楚講透徹,同時又把理論講清晰講明白,既能讓學員接受和認同,又受益匪淺;如何按照中央黨校提出的“用學術講政治”的要求講好黨史課,這都需要黨校教師花大功夫去研磨。
(一)著力于在黨史研究上下功夫。黨史的學習是一個“走心”的過程,學識的提高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講黨史課的教師必須要深化黨史研究的工作。一要積累學識,扎實理論功底。讓教育工作者先獲得教育。講黨史課的教師必須理論扎實,自己要有“一桶水”,掌握精深的學科知識,教學本領過硬,不然很難在黨校課堂上游刃有余。黨的歷史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黨校教師對文史哲等方面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著作都要比較熟悉,這樣才能運用自如。因此,黨校教師必須不斷汲取新知識,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時時有“活水”,實現自身的長遠發(fā)展。二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用學術講政治”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學術接口,搭建學術框架,將現實問題轉換成學術問題。黨校教師要重視學習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了解全黨和全國的大局,自覺服從和服務大局。
(二)著力于在講好黨史故事上下功夫。在黨史課程中,大量的歷史事實是教學的主要內容,黨校教師要充分用好講故事的歷史素材。一是學會講故事。以故事的方式表述歷史更為學員所接受,這要求黨校教師能夠依據故事的不同情感,引經據典,用接地氣的言語、富有感染力的聲音描繪,讓學員去感悟。二是用故事講道理。道理講得太多會變成說教,激不起學員的興趣。只單純講故事而忽略故事背后展現出來的理論又缺乏深刻性。對于黨校教師而言,就是要用一個個歷史故事來展現故事背后真理的力量。三是提高鑒別意識。用學術講政治必須突出政治性和學術性,講好黨史故事的前提是全面占有史料,黨史故事不同于一般故事,內容上必須是真實的,真實的基礎上才是講究故事的生動性,在內容上必須要選擇權威黨史書籍和權威黨史專家的觀點。
(三)著力于在打造精品課上下功夫。黨校教師要嚴格遵守“學術研究無禁區(qū),課堂講授有紀律”的要求,優(yōu)化黨史課堂教學的效果。一是根據學員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案。如果是給初任公務員班或者副科級班等學員上課,學員一般都比較有朝氣,工作熱情比較高,思維也很敏捷,所以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要加大黨性修養(yǎng)方面的內容,同時可適當通過視頻、圖片等年輕人樂于接受的方式增加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如果是給青年班、處級班等學員上課,必須考慮他們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在工作經驗方面比教師還要豐富,那么在這些班次的課程設置中,就需要對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進行講解,提高理論的深度和廣度。二是注重語言表達藝術,發(fā)揮學員主體作用。講課不是背材料也不是演講,在備好課的基礎上,黨史課教師應自信滿滿地走向講臺,講課時對材料要信口拈來,娓娓道來,游刃有余。在黨史課的教學中,語言要干凈利落,用詞要準確肯定,同時要注意語速和聲音的高低。如在講授近代中國的屈辱、彷徨時,語速不宜過快,要充滿激憤??稍谡n程中安排一到兩個互動的問題,增加黨史課的感情色彩,如:當初你為什么入黨?入黨是為了什么?可以讓學員上講臺來分享,把灌輸式的講授教學變成主動學習。三是課后反思。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不管課前和課中準備得再完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肯定會產生自己不滿意的地方,所以,每次上完課以后都需要認真總結反思,彌補不足,不斷提升自己。
黨校姓黨,黨校教師更姓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校教師是我們黨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師隊伍,是我們黨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論力量。”用學術講政治是每一名黨校教師的首要政治責任,尤其是在黨史課堂中,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更大,必須將“學術”與“政治”有機結合起來,帶著感情和責任講黨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