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成梅
很多開設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院校把更多的教學精力放在了文化課、教育理論上,忽視了對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例如院校安排的藝術類課程課時比較少,藝術類教學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例如聲樂和舞蹈教學中,實踐課時不足,學生訓練時間不足,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比較緩慢。
學前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的是未來的幼師,藝術素養(yǎng)又是一個幼師的必備能力,藝術類課程也是幼師開展教育教學的重要窗口。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藝術類課程設計應該和幼兒教育緊密銜接,根據幼兒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特點來開展教學。例如聲樂課應該以兒歌和童謠教學為主,而不是以流行音樂、民族音樂為主,旋律簡單、歌詞朗朗上口的歌曲更適合幼兒學習;在舞蹈教學中應該以身體律動為主,避免一些高難度動作的教授。
傳統(tǒng)的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設計上以教育理論教授為主,針對幼兒藝術教育的課程很少涉及,課程設計不太合理。例如沒有針對幼兒藝術教育特點,開設簡單樂器教學,例如打擊樂器教學,例如手鼓、搖鈴的演奏;雖然開設了繪畫課程,但是針對幼兒的簡筆畫、卡通畫的講授基本沒有,針對幼兒舞蹈編舞設計的課程也很少涉及。
隨著我國教育不斷改革,學前教育專業(yè)也得到高度的重視,要做好幼兒藝術教育,首先要培養(yǎng)具有較高藝術素養(yǎng)的幼兒教師。因此,各大院校在學前教育人才培養(yǎng)中,要提升對藝術教育的重視,增加藝術類課程的課時,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訓練機會。例如院??梢远ㄆ陂_展校園藝術大賽,鼓勵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以聲樂、舞蹈、書法、繪畫等表演形式參與其中,營造濃郁的藝術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藝術才能的舞臺。藝術教育最終也是為幼兒教育服務的,考驗的是幼師的教學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藝術大賽是一個很好的檢驗機會,既可以引起學生對藝術課程的重視,也可以讓學校意識到藝術教育上不足,不斷完善藝術教育模式,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
學前教育專業(yè)在藝術特色人才培養(yǎng)中,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幼兒藝術教育活動,做好藝術教育和幼兒藝術教學的銜接工作,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例如可以結合目前在幼兒園火熱的手工DIY活動,開展手工DIY剪紙作品評比,指導學生以創(chuàng)意剪紙為主題,設計一堂藝術課,讓學生走上講臺體驗幼師的角色,把剪紙藝術和教學藝術進行糅合,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此外,還可以開展廢舊材料手工藝品設計大賽,變廢為寶也是當前幼兒藝術教育的熱門主題,學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制作符合幼兒審美、認知規(guī)律、動手能力的幼兒教具或者是玩具,例如利用廢舊包裝盒制作城堡模型、利用粘土和廢舊塑料瓶制作的插畫藝術品。學生通過參加藝術教育活動,對幼兒藝術教育和幼兒身心特點有一個更透徹的了解,提升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
學前教育專業(yè)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可以采取學分制度,設計一些針對性比較強的藝術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進行選擇,結合本校的綜合水平制定一個標準。例如可以開設口琴課、簡筆畫課、漫畫課、手工課等,學生至少要選修2-3門課程,才可以得到相應的學分,這一舉措旨在引導學生發(fā)揮特長,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強化學生的藝術特長。對藝術特色人才的培養(yǎng)刻不容緩,這需要有藝術教學課程,還要有各種各樣的樂器,對藝術具有一定的審美觀,還要提高唱歌、跳舞、彈鋼琴、畫畫、講故事等方面的能力,還要對育兒,早教等知識深入掌握,為學前教育專業(yè)提供多種多樣的教學器材從而提升教學實踐能力。
總之,學前教育藝術特色人才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各個學校要綜合考量幼兒藝術教育和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特性,完善藝術素質課程體系,推廣藝術教育在學生中的普及,培養(yǎng)學生藝術審美和鑒賞能力。此外,還要增加藝術實踐類課時,開展獨具特色的藝術活動,讓藝術之花盛開在每一位學生的內心,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促進藝術特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推廣。